给爸妈当“秘书”
2021-12-20刘凯
刘凯
别看父母都是普通市民,可他们晚年却拥有一个家庭专职秘书,那就是我!
我自幼就对写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平时经常向报刊投稿。父母退休后,每天翻看报刊编辑部给我家寄来的样报、样刊,禁不住也跃跃欲试起来。我觉得老年人写文章是件练脑健身的好事情,于是就极力鼓励二老学写作。我还把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写稿、投稿经验倾囊相授。一来二去,二老还真就迷上了写作。
二老搞文学创作,我便当仁不让地成了他们的“专职秘书”。每月初,我要为父母讲明当月写作的重点,以使二老有的放矢,写作和投稿更有针对性——文章合为时而著,投稿亦讲时效性。比如三月,我就要提醒二老:多写一些春天题材的文学作品,包括颂春、踏春、春天的饮食风俗、春季保健知识等等。如春季时,父亲就创作了《老年人防春困八法》,母亲就写出了《唤春》《跟着春的脚步去“穿越”》等文章。
每天上班前,我还要负责给二老搞创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每人沏上一大杯热茶;父亲的写字台前还要放上一包香烟、一个打火机;母亲的写字台上要放上老花镜、新华字典、成语词典;稿纸,圆珠笔、纸篓等也要为二老预备好,同时还要在写字台前的墙上贴上小纸条:“写作超过一个小时,必须活动一下,外出转一圈!”——没办法,二老一拿起笔,就忘记了时间,完全陶醉于文字所营造的氛围中。父亲最近腰疼,我还要特意在椅子里放上腰部按摩器。
当二老的“专职秘书”必须心细如发,甚至连给二老的手机充电这种小事都不能忽略,否则我下班回家,肯定会挨顿“批”。
“专职秘书”光心细还不够,还要经得起“改稿”的考验。二老稿子写好后,都要经过我一字一字地修改,然后再用电脑打成电子文档存进一个专门的文件夹。父亲的文章写得还是比较成形的,我基本不怎么改动;母亲的字迹虽大,但很草,我辨认起来有些吃力。所以母亲经常坐在电脑旁给我念稿,然后由我把稿子用键盘敲出来,再在电脑上进行修改,母亲管这叫“现场直播”。
为二老改稿是颇费脑筋的:首先要通读全篇文章,然后再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总体脉络去寻找、圈定应该修改的地方。因为改稿,我常和二老争得面红耳赤。二老虽说表面上“装”得像小孩一样谦虚,但一旦对其精心“培育”出的“秧苗”动“手术”时,那种强烈的“护犊”心理就表现出来了!于是我只好细细讲修改的“必要性、可行性”。當然,更多的时候二老还是比较配合的——他们逐渐发现,经我修改后的文章,确实比原文出彩多了。
文章修改完毕,接下来,我这个“专职秘书”的工作,便是替他们把稿子投到报刊社去。我通过网络,将二老写的各类稿子一一投出去,然后和二老一起静候佳音。每当看着二老翻看样报样刊的陶醉、怡然,我心里满是欣慰。能让二老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我这个“秘书”再苦再累也值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