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艾森:家风温润如玉,人生自强不息

2021-12-20孙展

新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双人金牌教练

孙展

蔡元培曾在《中国人的修养》里写:“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胚胎于家庭中。”好家风有如春风化雨,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扎根每个家庭,不仅有助于家庭和睦、人才辈出,而且促进了社会和谐。

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来自广州的跳水运动员陈艾森成为了双冠王,他是奥运历史上第一位在男子跳水项目上同时收获单人10米台和双人10米台金牌的运动员。今年,他和搭档曹缘在东京奥运会男子双人十米台决赛中以1.23分的微弱劣势输给了英国运动员,夺得银牌。随后的全运会上,他先是帮助广东获得了男子团体冠军,此后又获得双人赛的金牌,收获了两金一铜。最近,他接受了《新天地》杂志的采访,和大家分享了优秀的家风对他运动生涯的影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虽然他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奥运冠军,但一切来得并不容易。陈艾森在采访中坦言,刚开始他觉得跳水“很累很辛苦”,但渐渐产生了兴趣,最终坚持了下来。

陈艾森自小就活泼好动,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被体操队选中。教练觉得他特别倔强,身体比例、协调性都很好,是个力量型的好苗子。于是4岁的小艾森就加入了体操队,练习吊环、单双杠,有时吊单杠手磨破了皮,小艾森包点纱布后依然继续训练。在一旁陪同的妈妈看着虽心疼不已,但还是坚持每天风雨无阻地送他到体校锻炼。

不久,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跳水教练看中了他,想把他招进跳水队。不过,他的妈妈心里并没有底。因为她好几次带儿子去游泳的时候,儿子都表现得特别怕水,一下水就抱着她又哭又闹,非常恐惧。

而教练却并不在意小艾森怕不怕水,让小艾森在蹦床上和弹网上各种玩。兴趣一旦被激发,随即就有了让家长意想不到的表现。特别怕水的他竟然在所有试训的小孩中,第一个学会了游泳。仅半年时间,他就已经能潜入5米深的水池底把钉子给拿上来。

尽管陈艾森的跳水天赋明显,但是竞技体育要想达到一个高水平,一个简单的动作需要重复上千次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最终定型。陈艾森谦虚地说,虽然从小就开始学习跳水,但是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特别地喜爱,直到第一次拿到成绩,他才逐渐爱上了这项运动。

坚持让他实现人生的突破

2014年,陈艾森在第 19 届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中获得了男女混合团体赛冠军;2015 年,他获得了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双人十米跳台冠军。2016年,首次参加奥运的陈艾森成绩亮眼,男子双人十米跳台决赛中,他与搭档林跃夺得冠军。在之后的男子单人十米跳台决赛中,陈艾森也顶住了压力,起跳、转体翻腾、入水,看完他的最后一跳后,央视解说嘉宾激动地喊道:“金牌!金牌!中国跳水队又收获了一枚金牌!”至此他也成为了在单届奥运会上同时夺得男子单人、双人十米台冠军的第一人。

回忆如何突破自己的心路历程,陈艾森说:在里约奥运会之前,虽然也获得了几个世界冠军,但是参加的项目不是自己的主项,也不是奥运会项目。第一次走上奥运赛场,他还是非常激动和紧张的。第一个动作结束后,他稳定了自己的心态,加之当时的搭档——他的师哥林跃的沉着冷静也深深影响了他,当他走上跳台开始准备第二个动作时,就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中,脑海中“观众都消失了,心中只有我、搭档和要完成的动作”。

2017年至2019年期间,陈艾森经常无故出现神经性的手臂無力现象,此外还伴有脚踝损伤,伤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训练,对他的运动员生涯也影响很大。但在领队、教练、队友们的鼓励下,他坚持训练,终于调整了状态,找回了原来的自己。陈艾森说:“心中要有梦想,要专注,要坚持‘朝着自己选择的方向去走’这个信念。”

“站在领奖台上,我只想到我的祖国。”是祖国培养了他,给了他很好的训练条件、衣食住行条件。站上领奖台时,他很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团结的集体让他学会拼搏

陈艾森曾经是一个喜欢磨蹭和偷懒的小孩,也曾遇到过训练瓶颈,有过想要放弃的冲动,但正因为这些像家人一般的教练和队友在身旁,不断的鼓励与陪伴,渐渐成为了推动他进步的力量。他说,跳水队里的氛围非常好,大家互相帮助,互相进步。师兄师姐们对待师弟师妹又有爱心又有耐心,他先是喜欢上这个集体,又慢慢地喜欢上跳水这项运动。

在跳水队,教练们对队员说得最多的一点就是要“互相帮助、以老带新”。在今年东京奥运会上,陈艾森的小师妹——来自广东湛江的14岁小姑娘全红婵,5个动作拿了3个满分,拿下女子10米跳台金牌,这都是跳水比赛历史上很罕见的。陈艾森说,团结一致就是中国跳水队取得傲人的成绩最主要的原因。中国跳水队几代人、数十载的坚守,将领先的压力转化成动力。跳水队自创了陆上翻腾训练法,提高了训练效率,引领了世界潮流,还探索出高效的人才培养和管理办法,挖掘出陈艾森、全红婵等一批优秀运动员。每一枚珍贵的奖牌、每一次精彩发挥的背后,不仅饱含运动员的刻苦与拼搏,也汇聚了队伍的心血与努力。陈艾森说,奥运赛场上,每个人的成功都来之不易,背靠着的是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中国跳水队团结一心,“梦之队”成了“拼之队”,才能保持领先位置,而他作为老队员也会把这个精神发扬光大的。

在被问及“精进跳水技能的学习之路上,最重要的教练是哪一位”时,陈艾森深情地说:“我是一个吃百家饭长大的运动员,每一位教练都对我非常地重要。各个时期的教练都教给我不一样的技术,带给我不一样的帮助。”

温润的家风滋养君子性格

多年来,陈艾森刻苦训练、克服困难、为国争光,他的优良品质令人敬佩,而他的家人,多年来也默默付出,给他强有力的支持,让他没有顾虑,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当陈艾森进入省队后,和父母见面的机会变少了。家人知道职业体育难免会有伤痛,可是他的父母把担忧藏在心里,并没有给他太多的压力,而是从细节上提醒和关心他。父母不想让自己的担忧影响到儿子,总是努力给儿子正面的引导。听陈艾森抱怨训练太辛苦,父母就安慰他、鼓励他挨过去。父母不断地强调,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要时刻做好准备。运动生涯中,陈艾森曾有过瓶颈期,觉得自己很难再提高,父母就经常看望他,在他低迷焦虑的时候,父母总是鼓励他,自始至终从没有训斥过他。

陈艾森说:“父母给我最强大的武器就是坚忍不拔的精神,他们经常说,选择了跳水就要坚持下去,不要半途而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父母都告诉我,已经走到这一步,一定要咬紧牙关继续下去,要努力去做,想办法把这件事情做好。”

跳水运动爱好者曾这样评价陈艾森:“场上比赛型,家中孝顺型”。虽然常年在外,但陈艾森对父母还是非常体贴和关心的。无论去哪里比赛,他都会留心当地的特产,挑选一些适合父母的伴手礼或者保健品。看到妈妈没有往年那样精神抖擞,看到爸爸脚疼,走路不利索,他十分心疼。尤其让他伤心的是,今年备战奥运时,疼爱他的外婆不幸去世了。但是因为封闭训练,他无法回家见外婆最后一面,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陈艾森说,看到父母逐渐老去,他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作为运动员,国家的荣誉高于一切。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为国争光,他舍弃了无忧无虑的童年,也不能承欢膝下。其实,不只是运动员、教练员,还有后勤保障人员,大家跟家人相处的时间都比普通人少,因为,大家都在为了一个目标去奋斗。

最后,陈艾森向全国的中老年读者问好,他希望年轻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回家看看,因为世间最大的爱莫过于天伦之情,世间最值得感恩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不要让距离隔断我们与亲人之间的关系。

猜你喜欢

双人金牌教练
公园里的双人瑜伽
Coach,Where Are You?教练,你在哪儿?
双人面具
——为小提琴与钢琴而作
贪玩教练
“双人运球”乐翻天
加油
“双人运球”乐翻天
有惊无险的金牌
金牌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