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经典《大学》对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启示

2021-12-20史润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哲学思想职业生涯规划启示

摘 要:当代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面临就业难、职业生涯规划难的问题日益突出,亟待解决。因此各大高校都开设了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并且尝试将更新的思路引入其中,希望对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有所启迪。本文尝试将儒家经典《大学》当中珍贵的思想精神与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其对于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产生的启示,期望对大学生未来个人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儒家经典 《大学》 哲学思想 职业生涯规划 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数量猛增,人才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尤其是到了千禧年之后,大学生就业难、择业难的问题开始日渐突出。2010年至今的十年时间,国家人才与工作岗位的供需矛盾愈演愈烈,许多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抑或是就业后反复转岗,无法胜任工作岗位要求等问题。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帮助他们做好清晰、准确的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成为各大高校十分重视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反观浩如星海的儒家经典,实际上并未过时,反而蕴含着深刻的现代哲学价值。其中被奉为四书之首的《大学》虽不过两千余字,却充满深刻的人生智慧,冥冥中早已经给现代人指明了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道路。其中诸多的启示,尤其是关于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看法,显然能够对当代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理清思路、排除障碍、指明方向。具体来看,《大学》给当代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带来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调了“目标、志向”的重要价值

《大学》三纲领之首则是“明德”,《大学》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学》的开篇语,也阐明了这两千余字的核心之一。这句话的含义大致是:阐明了大学存在的宗旨,就是在于让人能够弘扬立于世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让人能够不断完善自我,从而达到优于过去的更好自我,并能够保持追求不断地自我完善。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未来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仅是为了职业发展而做的规划,更是对自己未来人生道路的规划。因此,首先应当明确,自己对个人的要求是什么?自己渴望成为怎样的人?具有怎样的道德品格和人生追求?在明白了这些之后,通过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去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这就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清晰的道路和明确的准绳,在实践中更便于发展。《大学》遵循“人之初,性本善”的理论思想,认为人的本性是向善的,这里提出的“明德”更多的是说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一种灵犀,认为人应当追求本真里面符合天道伦理的那份善良和自我,而这并非是成为社会附加给人类的要求,实际应当是人类自我对人性的要求。“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强调的是,人应当以“明明德”作为目标,首先明确自己要什么?对未来的规划是什么?在清楚了这样的追求之后,才能够有坚定的志向,矢志不渝地向着这个目标奋进。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做好未来职业生涯规划,首先应当为自己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的实现,努力地完善自我,在遇到困难时及时寻求解决之法,静下心来进行周全的思虑,总能找到突破的办法,并能得到超乎往常的沉淀与积累。

二、指明了“不断学习,保持自我”的积极作用

如果说《大学》将“明明徳”作为人学习发展的先决条件,那么想要实现“明明徳”,就必须要不断学习。这里的学习,在《大学》中对应“亲民”,将“亲民”认为是不断与新的自我靠近的过程。为了达到“亲民”,人必须要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感悟新的体会,提高新的技能,通过这样不断地刷新自我,从而不断地向着“明明徳”靠近。这里将“亲民”视作人不断实现自我突破的途径,而这种途径有一个准则,就是要遵循自我心中的“善”,首要的是宣扬了在自我德行方面的不断提升,认为通过不断地追求更好的自我,不断向善,就能永远在完善自我的道路上发展,每天都有新的突破和成绩。同时,“亲民”也是一种祛除内心杂念和恶念的途径,要求人恪守本心,不断完善自我,从而遵循“明明徳”的既定轨迹。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在自我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当中,首先要做一个维持本心,善良亲民的人,并且要本着这样的心境,不断地努力突破,学习上进,丰富自我。通过这样的不断学习,大学生能够丰富自我知识和技能,同时获得心灵上的强壮和治愈,这将更好地指引他们实现个人对于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所树立的坚定目标,并沿着正确的成长轨迹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行。《大学》强调了人生的多变性,也预料到了人生的发展绝不是一片坦途,因此,通过不断的学习,大学生能够在这样纷繁复杂的世界上,无论遇到怎样的困境、逆境,都能够保持初心,祛除杂念,坚定地通过不断突破和完善自我来实现自我对于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因此,当代大学生,要做好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前提是必须在大学期间认真地完成好学业,将各门功课的理论知识夯实,不断追求自我进步,才能为未来职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明确了“最大限度的心灵自由”是个人发展的终极目标

《大学》提出的“至善”,其实就是指人对于自己内心最大限度自由的追求,认为“至善”应当是人不断发展进步,追求自我完善的终极目标,最终要达到自我与自然的完美统一。然而,这种完美统一又是永无止境的,源于自然发展的无穷无尽,因此人对自我发展的追求也应当是无穷无尽的。从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发展来看,人一生的潜能是无限的,有时候达到的目标是自己都未曾想到过的,然而也有时候远远不能達到自身的期许。但无论怎样,追求最大限度的心灵自由,都是让自己未来发展走得更高、更远的终极目标。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除了学习之外,一些来自外部的期盼和压力,包括父母、学校、社会、亲友等等都是这些期盼和压力的来源,作为传统的中国人,往往期望满足所有人的期待,尽量不想让任何爱自己的人失望,更不愿意在激烈的竞争中落于人后。这样的高压环境极易造成大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规划的扭曲和妥协,最终得不到个人发展的快乐,而是成为别人眼中的优秀者。面对这样的局面,大学生应当明白,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追求内心的富足与自由,活好自己的人生,而不是为了成全他人的期待,更不是为了超越所谓的假想敌,让自己看起来“活的不错”。因此,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一切应当以自我发展、自我追求为核心,不断地完善自我,让自己内心富足,成为自己的底气,也成就自己的快乐人生。

四、警醒大学生“不切实际”难以成功

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看起来是一个充满期待与假想的词汇,难免让人深陷其中,订立一些超乎自我能力范围的目标。如果不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深刻而清醒的认知,久而久之,这种规划将变得失去其价值,甚至会误导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这就是为什么在现实工作场景中,当代大学生往往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心比天高”的窘境,而后又被现实生活狠狠打脸的根本原因。如《大学》所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这就是说,真正遵循本心发展的人,不能自欺欺人。要在恪守本心的基础上,真实地估计自己的实力,了解自己所能达到的能力范畴,从自我的能力、实力所能达到的层面出发,为自己订立一个合适自己发展的目标。如果对自我的认识不彻底,不清醒,每天活在自我建造的假象当中,很容易丧失“规划”的价值。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人只有建立了对自己的清醒认知,才能进一步地追求符合自己发展的目标,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根基。即便自己高估自己,为内心描绘了一种自己“美、强、惨”的处境,将自己的发展不顺、进步不大、不受重用等归结为“自己很优秀,只是无人赏识”,这只是在进行虚伪的自我慰藉而已。实际上,每个人的真实水平和样貌,都在他人眼中有一把衡量的标尺,正如《大学》中所渗透的道理一般,你是美是丑,能力是高是低,从你做的每一件事当中,他人眼中自有评判。因此,大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当中,要学会用“君子慎独”的标准要求自己,时时刻刻反省自我,以求对自己的真实水平有一个完整、公正、真实、客观的评断。之后,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拟定一个更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这种规划是长期的,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变化,不断地做出适应性调整,保持符合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是从品德、行为、思想、心态、社会阅历等方面综合考量的一种规划,而这种规划势必是要不断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划,只有坚定不移的人生理想。大学生只要坚定个人理想,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学好专业技术知识,完善个人品德修养,就能不断地靠近目标,坚定内心,保持本真,努力向着更好的自我而做出努力。这大致就是《大学》能够给到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真正启迪。

参考文献:

[1] 郭明净,张宗榜. 中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18年:现状、热点与趋势——基于中国知网CSSCI来源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J]. 中國大学生就业(理论版),2021(3).

[2] 韩星. 儒家学问之道——以《论语》为主的讨论[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5(4).

作 者: 史润,硕士,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教师,研究方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编 辑: 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哲学思想职业生涯规划启示
《西风颂》中的矛盾与调和
论中国养生文化
以“微积分”理念推进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高等数学中的哲学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