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知识图谱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回顾与展望

2021-12-20方昌敢

保定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发文聚类中医药

曹 洋 ,方昌敢

(1.中国旅游研究院,北京 100005;2.梧州学院 商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0)

近年来,人们对自身健康重视程度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健康产业的热度与关注度也随之快速攀升,健康旅游逐渐成为未来旅游者出行的热门选择之一。

中医药学作为我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系具有较大的经济发展空间和重要的文化价值,其中中医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很多省、市及地区重点关注与发展的领域。《“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均为我国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中医药健康旅游作为健康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医疗旅游资源,这不仅能有效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健康服务需求,还能让消费者在进行旅游观光的同时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内涵,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因此,本文采用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绘制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发展知识图谱,揭示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的发展历程、前沿热点和未来趋势,为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作为样本框,为保证检索数据的权威性与可用性,准确把握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研究发展方向,在检索中以“中医药健康旅游”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得到2000—2020年相关检索结果共计132个;对检索结果进行逐一筛选,排除11篇报纸、20篇学位论文(1篇博士论文、19篇硕士论文)及1篇国际会议论文后,累计得到100篇有效文献,并将有效文献数据以“Refworks”格式导出备用。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CiteSpace5.6.R4版本为主要研究工具[1]。CiteSpace作为以科学计量为基础方法的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是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应用广泛的知识图谱绘制工具之一,其强大的文献数据发掘能力,能够较为直观地揭示研究对象的发展历程以及相互间的结构关系[2],通过相关信息的集合与汇聚,对研究对象或某一学科的热点和前沿进行有效识别和动态把握,全面揭示该领域的发展状况。

二、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现状分析

(一)年度发文量与发文作者分析

1.年度发文量分析

基于上述文献数据的处理方法,我们可以获取到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的发展趋势,如图1所示。

图1 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期刊文献年度分布(2000—2020年)

从图1可以看出,2000年至2020年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的期刊发文量大致呈现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0—2009年),2000年第一篇关于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的学术论文发表,到2009年累计发表13篇学术论文,这段时间对于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研究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第二阶段(2010—2015年),对于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研究相比于第一阶段出现小幅上升趋势,在2013年出现了第一个小高峰,发文量达到8篇,这是由于在2013年印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3],文件中指出了要整合中医药特色养生保健资源,发展养生和医疗健康旅游。第三阶段(2016—2020年),是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期刊发文量的激增阶段,尤其是2017年发文量达到顶峰,一年内共发文19篇,5年内累计发文61篇。2015年11月17日原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了发挥我国中医药旅游资源的优势,倡导中医药健康旅游新观念,推进旅游与中医药的融合发展[4],该指导意见的下发为我国旅游业与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2.发文作者分析

通过对发文作者的分析,我们能够有效识别某一研究领域主要作者群体以及这些作者之间合作的强度和互引关系[5]。本研究设置时间切片为1,Node Types设定为Author,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领域发文作者共现知识图谱如图2所示。

图2 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领域发文作者共现知识图谱

在图2中各个节点代表不同文献的发文作者,节点与作者名字的大小表示作者发文数量的多少,节点与作者名字越大则表示发文数量越多,反之则越少,发文3篇及以上的作者,见表1;同时他们之间的连线则代表发文作者之间的合作情况,连线数量越多、越粗表示作者之间研究关系越紧密、合作的强度越大,反之则越小。图 2中共有 177个节点(Network:N=177)、214条连接线(Network:E=214),网络密度为0.013 7(Density=0.013 7),这说明虽然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较多,但研究成果较为分散,作者的发文量普遍在2篇及2篇以下,缺少相关性及系列性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少数作者之间联系较为紧密,大多作者处于独立的研究状态,影响力较大的作者和核心研究团队尚未出现。

表1 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领域发文量较高的作者

未来,在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领域,应该加强作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协作,更好地扩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的科研进展与成果产出。

(二)研究机构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领域的学科跨度及基本特征,我们对相关研究机构进行系统分析。

1.研究机构共现分析

设置时间切片为 1,Node Types设定为Institution,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领域发文机构共现知识图谱见图3。在图3中共有 113个节点(Network:N=113)、112条连接线(Network:E=112),网络密度为0.017 7(Density=0.017 7),虽然节点数量很多,但是突出节点数量较少,节点之间相对较为分散,说明研究中医药健康旅游机构很多,对各研究机构的二级机构进行合并汇总,整理出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发文量排名前十位的研究机构,见表2。不同研究机构之间虽有合作,但具有较大的分散性,合作的普遍性不强,比较显著的是成都中医药大学、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河北中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中医药报社、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天津市河东区卫计委、开封市中医院和北京养生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之间的合作。

表2 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领域发文机构排名前十位

图3 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领域发文机构共现知识图谱

从表2中我们能够看出位居发文机构前十位的研究机构主要以高等中医院校为主,这种现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高等中医院校是为了培养现代中医药人才而设立的独具中国特色的医学类高等学府,大多为一省一校,而且各地的高等中医院校也都具有本地特色;二是为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各高等中医院校也相继成立经济管理学院,加快推动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我国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奠定基础。

2.研究机构时区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领域不同研究机构的发文时间,我们在图3的基础上进行“Time-Zone”视图转化,得到图4。

图4 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领域发文机构时区知识图谱

从图4中可以看出,云南中医学院是第一个关注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的机构,2000年在其成果中就阐明了云南作为我国的“药材宝库”,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中医药旅游的优势[6]。随后进入了四年的研究空档期,直至2005年安阳师范学院再一次把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拉回学术研究的视野,对中医药健康旅游的概念、形式以及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全面发展进行了探讨[7];随后,湖南工程学院、山东交通学院、西南大学、沈阳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相继开始围绕中医药健康旅游展开研究工作。

三、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关键词与前沿趋势分析

(一)文献关键词分析

在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领域内,某一关键词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有效代表该领域研究热度的高低,高频关键词能反映当下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领域内的热点。对100篇有效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在CiteSpace内设置时间切片为1,Node Types设定为Keywords,得到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领域文献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如图5所示。

图5 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领域文献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图5的知识图谱中,共生成195个节点(Network:N=195)、346 条连线(Network:E=346),密度为 0.018 3(Density=0.018 3),可看出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虽然经历了相对长的一段时间,已经初具规模,但是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更加准确地把握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领域的热点关键词,我们分别提取关键词出现频率最高的10个词语(如表3所示)及中介中心性最高的10个关键词(如表4所示)。

表3 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领域前十位关键词排名

关键词出现频次反映了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领域的热点情况,而关键词中介中心性则表示了它所控制的关键词之间信息流的数量以及对整个网络资源的控制程度[8],它表示了一个节点在中医药健康旅游领域整体网络中起连接作用的大小,中介中心性越大,表示该节点相对越重要,反之则越不重要。我们对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领域排名前十的中介中心性词语进行整理,如表4所示。

表4 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领域前十位中介中心性排名

通过表3和表4之间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领域关键词出现的频次与中介中心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从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热点的总体特征看,研究主题较为丰富,研究热点突出,并且各研究热点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关联性。此外,关键词出现的频次与关键词的中介中心性在一定情况下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其中介中心性就越强,例如:“中医药旅游”(频次:41,中介中心性:0.75),“中医药”(频次:26,中介中心性:0.40)等。

从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的热点角度分析,“中医药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旅游”“中医药文化”和“医疗旅游”这6个关键词在表3和表4中同时出现,在进行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时可以重点围绕这6个关键词展开,不断探寻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二)前沿趋势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在不同时段的变迁以及当前的研究前沿趋势,本文采用了CiteSpace中的突变词分析方式进行识别。在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领域突变词突然出现的程度越高,表明该关键词受到的关注越强,反之则越弱。因此,通过分析突变词的变化,能够较好地甄别现阶段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的前沿趋势,如图6所示。在图6中有11个突变性关键词,线条中加粗部分为关键词突变的时间段,Strength为突现度,Begin为起始年份,End为终止年份。结合图6所反映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出,2014年以前的中医药旅游以“医疗旅游”作为基础开展研究,2015年开始伴随着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相关文件[9],健康旅游、大健康等概念被引进到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领域,大力推动了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2018年伴随着我国机构改革,原国家旅游局和文化部合并组建为文化和旅游部,使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在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领域,中医药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不断加深,一直延续至今。

图6 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领域突变性关键词知识图谱

四、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特点分析

我们利用CiteSpace对高频共现关键词进行聚类,并结合已有文献对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的特点进行系统的分析。依然将Node Types设定为Keywords,时间切片设置为1,在生成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后,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图7。

图7 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领域文献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

图7中9个聚类标签为:#0中医药旅游、#1中医药健康旅游、#2旅游、#3健康旅游、#4大别山区、#5旅游开发、#6中医药服务贸易、#7境外游客和#8开发策略。我们根据聚类标签与现有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领域内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出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的4个特点。

方法:一般泡脚水的温度以40~45℃为宜,最好不要超过50℃;泡脚时间最好选择在晚上临睡前,以15~20分钟为宜。

(1)旅游及中医药文化基础理论研究:包括“#2旅游”和“#3健康旅游”2个聚类。

“#2旅游”聚类中出现的关键词有:旅游、阴阳学说、阴阳鱼、发展对策、中医药文化等。“#3健康旅游”聚类中出现的关键词有:健康旅游、保健服务、旅游品牌、旅游产业、药膳等。总的来说,早期的研究文献将中医药旅游归纳到生态旅游当中[10-11],并且是一种探索性的、尚未被开发和享用的旅游资源[6]。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发现,对于中医药旅游的研究大多文献都是把中医药传统文化和旅游业单纯叠加[12-14],并没有把中医药旅游的业态优势、开发模式和发展路径等相关问题梳理清楚。

(2)中医药健康旅游理论研究:包括“#0中医药旅游”和“#1中医药健康旅游”2个聚类。

“#0中医药旅游”聚类中出现的关键词有:中医药旅游、养生养老、发展状况、对策、医疗保健等。“#1中医药健康旅游”聚类中出现的关键词有:中医药健康旅游、专项旅游、养生旅游、旅游教育改革、创新型高端旅游人才等。中医药旅游已经从生态旅游业态中过渡到了健康旅游业态中[15],并且是医疗旅游业态中的重要分支,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重视。与此同时,国内学者还对中医药旅游发展的现状[16]、发展战略[17-18]、竞争力[19]、消费者满意度[20]、潜力[21]以及高端人才培养[22]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医药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部分问题。

(3)中医药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包括“#4大别山区”“#5旅游开发”和“#8开发策略”3个聚类。

“#4大别山区”聚类中出现的关键词有:大别山区、湖北、大健康产业、秦巴山区、一带一路等。“#5旅游开发”聚类中出现的关键词有:旅游开发、南阳市、深度开发、张仲景等。“#8开发策略”聚类中出现的关键词有:开发策略、旅游资源、湖南、中医药旅游、中医药等。中医药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国内学者也陆续以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对中医药旅游特色资源进行深入研究[23],例如:刘丽以“御医之乡”祁门历溪古村为例对安徽省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进行了阐述[24],陈志广对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佛山发展中医药旅游的措施进行了分析[25],王晓敏对“中华药都”、著名医圣张仲景故里的南阳市发展中医药旅游进行了探究[26],曹诗图等学者对堪称“中药宝库”的神农架地区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进行了探讨[27],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医药旅游资源开发已经开始受到各地区重视。

(4)中医药相关产业研究:包括“#6中医药服务贸易”和“#7境外旅客”2个聚类。

“#6中医药服务贸易”聚类中出现的关键词有:中医药服务贸易、企业、旅游服务贸易、引进来、走出去等。“#7境外旅客”聚类中出现的关键词有:境外游客、中医药健康旅游、创新经营、整合资源、东南亚等。当今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共建阶段,“一带一路”的新实践也正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入新阶段,而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名片之一,在实现国家之间的联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怀文惠等学者从国际视角下对中国东北地区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进行了研究[28],聂平香对我国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进行了分析[29],侯胜田等学者对中医药服务贸易阻碍因素及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30]。总之,中医药相关产业研究已进入新阶段。

五、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本文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内关于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领域内的期刊文献年度发文量、发文作者、研究机构共现、研究机构时区、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等进行深入分析,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国内在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研究深度不够,研究内容比较零散

从现有的文献看,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多停留在表层,甚至有些文献研究成果只是把中医药基础理论与旅游管理理论简单结合,缺乏适用于中医药健康旅游及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因此导致相关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及解释力有待提高。目前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开发、发展策略上,中医药健康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业态,对其理论体系及知识体系构建研究的相关成果还比较缺乏,碎片化特征较为明显,缺乏对于中医药健康旅游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的研究,不同主题之间的研究也缺乏跨领域、跨学科的深度融合。

2.研究者与研究机构相对分散

现在虽涌现出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领域的研究者,但研究力度不够,发文数量普遍偏低,缺乏权威性的研究著作,各学者研究领域受区域限制较为严重;同时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较为分散,各学者之间缺乏交流合作。面对“健康中国”背景下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热潮,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对其展开深入研究,多以高校为主,其中又以中医药高等院校居多,政府机构及社会机构的研究参与较少。

3.研究方法多以描述性分析为主,缺乏实证研究

研究方法的独特性和适用性是判断一个学科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尺[31],通过现有的文献我们发现,国内学者对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研究,不论是在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发展现状、发展策略上,还是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开发、竞争力构建及发展对策上,多以描述性分析为主,缺乏更深度系统的实证研究。因此,相关研究得到的多是表层政策理论性研究成果,缺乏足够多的案例与数据支持。

(二)研究展望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国内学者在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中医药健康旅游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旅游特别是中医药健康旅游的需要也会日益提高。作为新的旅游业态,中医药健康旅游在未来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笔者认为未来从以下两方面对中医药健康旅游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丰富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研究内涵。

1.研究内容

随着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发展,旅游新业态将逐步走向成熟,其发展的内涵和外延也会逐步扩大,这也给相关研究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未来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从以往的宏观研究、政策研究、理论研究逐步转向微观层面的多案例、多地域对比方面的研究,从关注度高的热点区域逐渐向偏远或中医药健康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经济发展较弱的地区过渡,从以往的管理学、中药学研究向地理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多视角综合性研究迈进,同时应因地制宜、分门别类进行研究,如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旅游、旅游对中医药的影响、中医药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研究等。此外,一方面应关注政府职能部门为主导的行政驱动力,在有关政策建议与措施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的同时促进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如政策对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影响研究,经济、社会、环境及文化对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影响分析等。另一方面,当前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研究多注重从旅游开发主体的视角进行研究,如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开发对策、发展对策及发展战略等,缺乏旅游活动中利益相关者的视角。中医药健康旅游中旅游者的体验构建、旅游动机、满意度、行为意图及重游意愿,中医药旅游节庆及展览,中医药旅游与中医药文化旅游的理论构建等,或许会成为未来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的趋势。

2.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

当前,对于中医药健康旅游,国内学界主要将中医药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进行研究,以产业融合理论作为其研究的理论基础。作为新的旅游业态,对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研究,可以采用旅游研究中的相关理论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如利益相关者理论、旅游凝视理论、旅游展演理论、体验理论等。而在研究方法上,对于新的旅游业态,在理论构建上可以采用扎根理论进行研究,在扎根理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相关的理论构建。而在游客的体验、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影响等研究上,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增强研究结果的可操作性。对于中医药健康旅游的产品开发、发展策略等研究,则可以在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相关数据对提出的结论进行实证研究,增强研究的可信度等。

猜你喜欢

发文聚类中医药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一种傅里叶域海量数据高速谱聚类方法
一种改进K-means聚类的近邻传播最大最小距离算法
AR-Grams:一种应用于网络舆情热点发现的文本聚类方法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