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问题教学法在“学困生”教学中的应用
2021-12-19卢彩妍
卢彩妍
摘要: 高中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兴的问题教学法恰恰也符合了这个要求。以问题教学法的理论内涵和特点为基点,分析“学困生”的学情,阐述问题教学法在“学困生”教学中的意义,明确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将面临的挑战,提出在语文教学中针对性地运用问题教学法时应遵循的原则。
關键词: 问题教学法;“学困生”;影响因素;实施原则
一、问题教学法及其特点
问题教学法属于探索性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注重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又培养发现探究问题的能力,通过学思结合,锻炼思辨能力,有效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其主要特点一是结构性、逻辑性。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按照教材知识的逻辑程序进行教学设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二是启发性、发展性。高中语文的学习本是学生自我调节内部认知的活动,问题教学的“问题”在已有知识的前提下产生,并通过教学活动进行思维,产生思想,在原来的认知结构基础上接受新知识,再通过内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而知识的掌握、认知结构的发展又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三是交互性、融洽性。由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讨论活动,发表看法,相互评价,从而获得更深见解,课堂气氛更加和谐,学习效率更高。
二、实施问题教学法面临的挑战
学生基础薄弱是根本问题。作为县里唯一的高中,“海纳”全县中考各个等级和邻县中考“落榜”的线下生。据2020年秋统计,全校学生3900多人中,录取分数线下的学生占35%之多,A+等级的学生37人,不到0.1%;A等级的学生70人,仅占1.8%。“学困生”人数占多数,课常因学生懒得想不愿说使得教学难以展开。
大多数学生很小就沦为留守儿童,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性格孤僻不自信、阅读量极为狭窄、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差和综合素质低等。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中突出的问题是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参与度不高,不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不爱发表看法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即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人们一旦发现问题就会产生困惑、怀疑、探究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又会进一步驱使人们积极的思索,不断提出问题,力争解决。教学过程应该是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在《祝福》阅读课中,为了从人物形象衔接到小说主题。我以祥林嫂捐门槛为抓手切入:祥林嫂有什么罪?抛给问题后,引导他们进行小组思考,“捐门槛”为了是什么?为什么捐门槛了也无法自救?学生不断的相互追问,最后明确鬼神说、三从四德等封建思想的罪行。然后就自然归纳出祥林嫂形象,明确小说主题。老师是评说员,作适当补充归纳,学生全员参与积极思考,课堂高效。
三、如何克服困难实施问题教学法
首先,明确角色和营造环境是前提。问题教学法注重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来,变“学答”为“学问”,把学生的主体参与放在首位,让他们积极进行探究和创造性思维活动,使“主体真正地“主动”起来。同时,明确教师所扮演的多重角色。教师是设计者。课前必须做好上课内容的预先设计,让问题切中课堂目标且投合学生的经验和兴趣爱好。教师是向导。教师编排好学习探究小组,要深入学生的活动之中,做好跟踪记录和引导。教师是“专业”评说员。即对学生探究问题过程的评价,对学生探究成果的评价和对老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情况的评价。
其次,进行合理的问题情景设计。问题情景是实施问题教学的一个中重要环节,问题情境作为一种心理困境,它包括了当前学习任务中的新的未知东西、学生探究新知的动机和学生解决当前任务的潜在可能性等内容。问题教学通常是以教室为讨论的主阵地,与问题解决有关的其他场所为辅,它们可以是图书馆、食堂、草坪等。如在《我与地坛》的阅读教学中,我把课堂搬到田径场。在多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围绕“我与地坛”和“我与母亲”两个部分内容提出疑问,然后每个学习小组中优选一个问题,进行群学探讨:“我”在地坛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母亲希望“我”寻找到怎样的人生之路?是谁在引导着“我”?然后根据这个中心问题进行导学,引导学概括母亲形象,再引导学生以特殊的方式跟史铁生的母亲对话作为小结。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留守生活,穿越时空对话史母,同学们从提出疑问思考问题中来,到解决问题而再次陷入沉思与感动,感恩父母的话停不下来。显然,问题教学,在他们身上也很成功。
四、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原则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适用范围广泛,可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法。在新课改新高考的背景下,“学困区域”更应推广使用,但应具体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一是以学生为本。问题教学法当然同样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宗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兴趣。二是对话性。“对话式”教学便于相互沟通、交往、理解。也可以使人与世界、时代、文本间相互认同和体验。对于不善于表达的“学困生”而言,意义重大。只有带着引领性问题去认真地阅读教材,才能很好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增加表达欲望。通常学生的基础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如果对问题作全面解答,既费时费力,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相反,如规定时间让学生开展讨论,那么较容易的问题就能在学生间自行解决,减轻了教师负担,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学生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答案,教师须参与学生的研究讨论,做出正确的引导裁决。三是合作性。新课程的高效课堂是要注重师生间、学生间的共同交流发展,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形式共同获得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技巧,并获得情感的体验。四是探究性。问题教学法中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而不是简单机械的展示标准答案给学生,要保证学生的探索性学习落到实处,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把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类总结,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问题是教学的神经中枢,提问和被提问的灵活应用是组织好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门艺术。问题教学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我们的提升空间更广、发展潜力更大。相信通过践行以问促思,以思生疑,以疑促学的优质问题教学法,能让学生领会到探究问题的机智和勇敢,给学生提供更多锻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在学而思中享受语文、热爱生活。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
[2]祝中录.让学生用“心”回答[J].江苏教育研究,2003年第10期P32-34.
[3]陈钟钱.问题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J].浙江教育网,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