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教学管理改革路径分析
2021-12-19马党库
马党库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教育体系日益优化的背景下,中职教育获得迅速发展,中职院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学管理问题。因此,如何提升教学管理的有效性俨然已成为中职教育发展中的重点。基于此,本文对现阶段中职教育在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改革路径,以期促进中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中职教育;教学管理;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现阶段中职教育在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教师对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视有待提高
部分教师在对中职生进行管理时,往往会产生一定的错误认知,认为中职生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其可有效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故而其不会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投入大量的精力,未对学生的特点及性格进行深入分析,未对其予以充分的关怀,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较深,学生对教师尊重有余,但敬爱不足,使得教学管理的成效得不到显著提升[1]。与此同时,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时,未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与互动,只是单纯地指挥学生如何去做,怎样去做,教师与学生未建立一定的信任关系,甚至可能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的躲避,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近况,对学生生活及学习的情况掌握不足,学生对教学管理工作产生一定的抵触,制约该工作的推进速率。
(二)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仍需完善
教学管理体系的完善性建设是教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及依据。而部分中职院校在进行教学管理体系制定时只是一味沿用传统的方式,未充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发展需求进行体系的编制,使得教学管理工作的推进较为困难,与预期管理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差距。还有部分中职院校制定的教学评价体系合理性不足,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仅是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及学习过程未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评价有失公允,与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相违背,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降低学校的管理实效,使得教学质量的提升陷入一定瓶颈。此外,也有部分中职院校对教学管理的重视不足,将教学重点放在课程教育,其制定的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性不足,相关教学资料的引进不足,使得管理工作的运行速率变得缓慢。与此同时,部分中职院校对教学管理工作的各项职能划分不清晰,使得管理流程较为混乱,其在进行专业设置时未充分结合自身的教学特色,设立的同质性专业较多,教学方案的制定规范性不足,未充分明确教学的重点,未充分结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进行课程内容设置,使得人才培养计划与社会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
(三)对教学方式的恰当性运用亟待提升
教学方式的恰当性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推动教学成效的高质量建设,甚至可以对学生的潜能予以激发[2]。但现阶段部分中职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倾向于以惩罚的形式达到自身的教学目标,若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未遵循相应的规定,教师就会对其施予一定的惩罚,如惩罚学生站立、惩罚学生面壁等,在众目睽睽下对学生进行惩罚,可能教师是想起到一定的“杀鸡儆猴”作用,避免学生再犯同一错误。但中职院校面向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强烈的自尊心,若教师对其进行此类惩罚举措,不仅会使学生感到自尊心受挫,而且会觉得教师对其尊重不足,进而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大大降低,甚至学生可能会对教师产生较强的抵触心理,对教师的管教并不服从,不利于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对教学管理成效造成不良影响。
二、推动中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顺利改革的有效路径
(一)创新教师教书育人的方法
恰当的教学管理手段有利于学生配合性的提升,使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严格遵循相应的制度,为教学管理成效的提高奠定基础。首先,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建立与学生发展相适应的思维模式,综合考虑学生的成长特点及发展需求,结合自身的教学风格,创新教学手段,促进与时俱进教学管理措施的建立,进而教书与育人的成效。其次,教师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学生互动,推动二者交流频率的提高,对学生的想法予以了解,明确学生的需求,并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强化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程度,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高度参与性。最后,教师应注重教学氛围的营造,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建设,使学生在相对愉悦与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助推学生素质与知识的同步提升。
(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
相较于高职院校的学生,中职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即青春期。在该时期,学生不仅具有较强的表现欲,而且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其希望教师对其予以充足的尊重,提升教师与同学对其的认可程度。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时,可以学生的此种心理特点为依据,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首先,教师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加以重视,并开设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使其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提升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为学生心态的平稳性浇筑良好基础。其次,教师可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对学生的就业方向及计划进行指导,使学生对自身的未来具有一定规划,并鼓励学生制定自身的成长计划,让其为自身的就业做好准备。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遵循自身的成长计划进行学习与生活,使学生对自身进行管理,提升其自我管控能力,使其获得一定成就感,强化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三)加强实践教学的开展
一般而言,中职院校会与一些企业建立一定的合作关系,二者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首先,学校应加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调整实践课程占据的比例,使学生具有更多的课时对自身的实践能力进行锻炼。其次,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学校可邀请企业中的骨干人员对学生进行经验指导,使学生对工作技能具有一定了解,提升学生知识运用的灵活性,为学校与企业的良好人才衔接浇筑基礎。最后,学校应加强实训基地的建立,企业应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习机会,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推动学校与企业长效联动机制的建立。
综上,我国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中职教育,其在向社会输送其所需人才方面具有突出的价值。而现阶段,部分中职院校在教学管理工作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其应采取一定措施对此类问题予以解决,如对教书与育人的手段进行创新,使学生养成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等,推动其教学管理效果的良好性建设,为中职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乐,芮杨.信息时代背景下中职教育的教学管理有效性及改进途径研究[J].山西青年,2021(21):183-184.
[2]马静,刘顺.社会职业视角下中职教育的管理模式分析[J].山西青年,2021(21):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