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教材 灵活拓展

2021-12-19林淑金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教材

林淑金

[摘 要]以教材为根本,结合历年中考真题,重视教材中相关知识点和重要几何模型的梳理,是教师在上每节新课前要做的功课.教师应重视挖掘教材,并灵活拓展,让学生真正进行深度学习.教师教学,既立足教材,又灵活拓展,能有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角平分线;性质定理;教材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35-0018-03

一、学情分析

《角平分线》是北师大版教材八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证明》中的内容,学生已经在七年级探索并认识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在八年级上册学习了“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具备了一定的几何推理能力,基本掌握了几何图形研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但是对定理间的内在联系及定理的应用缺乏深入的研究.我们借助引导学生学习角平分线性质的逆定理(在一个角的内部,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让学生厘清定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探索并证明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性质的逆定理);能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解决问题.

难点:命题中的条件对命题的影响;归纳整理出几何模型.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分析角平分线性质定理中包含的条件和结论,并合理调换条件和结论的位置产生新的命题,展开对新命题的研究.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通过对新命题的深入研究,提炼归纳对角互补的几何模型,加强几何模型归纳和应用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1.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问题1:“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这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条件是角平分线上的点到两边的距离,结论是相等.

问题2:你能结合图形用几何语言正确表达出来吗?

学生动手画图,书写已知和求证.

已知:如图1,点[P]在[∠AOB]的平分线[OC]上(改成[OC]平分[∠AOB],点[P]在[OC]上),[PD⊥OA],[PE⊥OB],垂足分别为[D],[E].

求证:[PD=PE].

问题3:这个命题证明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学生:两角一边的条件可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进而证明对应线段相等.

问题4:你能用几何语言表达这个定理吗?

学生:可以.∵[OP]平分[∠AOB],[PD⊥OA],[PE⊥OB]

∴[PD=PE].

师:标注条件①②③.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就是①②⇒③.

①[OP]平分[∠AOB];② [PD⊥OA],[PE⊥OB];③ [PD=PE].

设计意图:教材中对这个定理的证明有完整的过程,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分析定理中的条件和结论并正确表达出来.通过画图(如图2)、标注条件、编朗朗上口的句子、画完整的图形等教学细节,使学生加深对定理的理解.

2.角平分线判定定理的探索

问题5: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这个定理的逆命题是什么?是真命题吗?

学生: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其实学生不太懂,课本上写着就照念了)

问题6:标注条件角平分线的性质是①②⇒③,性质的逆命题大多数是它的判定定理.例如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前者是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后者是平行线的判定定理.那么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命题是①③⇒②还是②③⇒①?

学生回答:②③⇒①.

问题7:你能结合图形(如图3)写出条件和结论吗?

学生:可以.

已知:(补充“点[P]为[∠AOB]内一点”)如图4,[PD⊥OA],[PE⊥OB],垂足为[D],[E],[PD=PE].

求证:[OP]平分[∠AOB].

问题8:这个命题证明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学生:一角两边的条件可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进而证明对应角相等.

师:不够准确,这里的两边一角并不是[SAS].应该是直角三角形的[HL]證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进而证明对应角相等,得角平分线.

问题9:你能用几何语言表达这个定理吗?

学生:可以.

∵如图4,[PD⊥OA],[PE⊥OB], [PD=PE],

∴[OP]平分[∠AOB].

师:标注条件①②③.

①[OP]平分[∠AOB];②[PD⊥OA],[PE⊥OB];③[PD=PE].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就是①②⇒③.

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就是②③⇒①.

设计意图:在几何教学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互逆定理,这些定理很多时候都是图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教学时,教师可以不断地使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这两个最初的互逆定理来启发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几何的过程中能够厘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3.对条件和结论调换位置产生的新命题

问题10:上面的标注条件①②③,有①②⇒③,还有②③⇒①,那么有没有①③⇒②,大家动手画图试看看.

学生:应该有吧.

师:根据已知条件,边演示边讲解.

问题11:如图5:这个作图过程说明了什么问题?

师生:已知[OP]平分[∠AOB],[PD=PE](以[P]为圆心,[PE]的长度为半径画圆,交[OA]于[D]点),但不能保证 [PD⊥OA],[PE⊥OB],也就是①③⇒②这个命题是假命题.这也说明了条件②是研究角平分线定理的前提条件,标注条件①③分别作为条件和结论构成了互逆定理,这样也符合互逆命题的概念.

问题12:如图6、图7,已知[OP]平分[∠AOB],[D],[E]分别在[OA],[OB]上,且[PD=PE].

师:大家分组看看,针对这样的已知,可能会提什么问题呢?(设计题目)

生1:如图8,若[PE=PD=5],[OE=8],点[P]到[OB]边的距离等于4,[OD=]                      .

师:出题者上台讲题.

针对已知题设可能会出现的两种情况,根据尺规作图很容易分类讨论.

这类填空题是有区分度的好题.

生2:如图9,求证[△ODP≌△OEP].

师:很好,我们分析一下条件.[∠DOP=∠EOP],[OP=OP],[PD=PE]能直接证明吗?

生2:(上台讲题)先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作辅助线[PN],[PM]得[PN=PM];再根据[HL]证明[△PDN≌△PEM],间接得到[∠ODP=∠OEP];最后根据[∠ODP=∠OEP],[∠DOP=∠EOP],[OP=OP],证明[△ODP≌△OEP].

师:非常好.根据图形直观判断,我们肯定可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在条件不满足全等判定条件时,我们通过二次全等得以证明,生2思路很清楚.

生3:如图6,求证[∠ODP=∠OEP],[OD=OE].

师:根据上面问题的解答,这个问题就很显然了吧?延续生2的全等三角形思路,对应角、对应边相等就没有问题了.大家再想想如图7的情况可以求证什么?两个三角形全等?[∠ODP=∠OEP]?

生:不可能,看着就不相等.

师:角不能相等可能会有什么其他数量关系?

生4:如图10,求证[∠ODP+∠OEP=180°].

师:非常合理的猜测,证明看看.

生4:(上台讲题)先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作辅助线[PN],[PM]得[PN=PM];再根据[HL]证明[△PDN≌△PEM],得到[∠ODP=∠PEM],间接可以得到[∠ODP+∠OEP=180°].

师:好棒!思路清晰,讲解完整!点C在角平分线上的位置不同,图形也不一样,如图11、图12、图13.

问题13:应用我们这节课所学,大家能否解下面的题目?

已知:如图14,在四边形[ABCD]中,[∠ADC+∠ABC=180°],[AC]平分[∠BAD].求证:[BC=CD].

问题14:角平分线,对角互补,线段相等,三条件解题的关键是:角平分线基本图形辅助线是什么?

学生:两垂直.

师:非常棒!动手试看看,谁可以上台来讲题?

生:作两垂直线段如图15,根据对角互补可以得到[∠ABC=∠CDM],根據角平分线的性质可以得到[CN=CM].还有直角这个条件,就可以证明[△BCN≌△DCM].

师:看来大家都非常熟练掌握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对于它的基本图形中的两垂直也是印象深刻.对角互补的模型应用值得我们继续研究,将它整理成一个专题,希望你们在课后查有关对角互补模型的资料,我们下节课再来一起分享和展示.

设计意图:对于初中阶段出现的几何模型,学生一直是一知半解,大多是在解题时教师才提及这个就是对角互补的模型.但是对于各个几何模型的根源及原生形态,很少有人提及.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注重拓展知识的自然性,有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联想到最原始的基本图形,分解图形,降低难度.

4.课后作业

(1)如图16,[∠AOB=∠DCE=90°],[OC]平分[∠AOB],求证:[CD=CE],[OD+OE=2OC].

(2)如图16,[∠AOB=∠DCE=90°],[CD=CE],求证:[OC]平分[∠AOB].

以教材为根本,结合历年中考真题,重视教材中相关知识点和重要几何模型的梳理,是教师在上每节新课前要做的功课.教师应重视挖掘教材,并灵活拓展,让学生真正进行深度学习.

[   参   考   文   献   ]

[1]  佩利格里诺,希尔顿,沈学珺.运用深度学习提高21世纪能力[J].上海教育科研,2015(2):1.

[2]  朱绍志.中学数学教学要追求“五精”[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8(35):46-49.

[3]  李军.重视互逆命题教学,提高解题教学品位[J].中学教学,2014(14):32-33.

(责任编辑 黄桂坚)

猜你喜欢

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模因论对开发对外汉语教材的启示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