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软件工程混合式教学中过程性考核评价指标的优化与实践

2021-12-19郝爱语密海英孙伟雷晖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32期
关键词:过程性考核混合式教学

郝爱语 密海英 孙伟 雷晖

摘要:结合混合式教学法在高职《软件工程与建模》课程中的应用,该文首先介绍了混合教学模式的含义和优势,其次在原有过程性考核评价方案的基础上,基于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特点改进优化过程性考核评价指标,最后指出优化后的考核评价方案的有效性。

关键词:软件工程与建模;混合式教学;过程性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32-0189-02

1 混合式教学模式

1.1 混合式教学的含义

最先将Blended Learning概念引入中国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对于混合式学习,何教授认为:“所谓B-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学习(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

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则认为:“B-Learning是人们对网络学习(E-Learning)进行反思后,出现在教育领域,尤其是教育技术领域中较为流行的一个术语,其主要思想是把面对面(Face to Face)教学和在线(On-line)学习两种学习模式有机地整合,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种教学方式[2]。”

虽然学者们对混合式教学的定义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认为混合式教学是将线上面授教学与线下在线学习相融合,有助于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以达到有效学习的一种学习模式。

1.2 混合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通过图1的对比分析,可以明显地看到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混合式教学有显著的优势:

(1)激发学生学习的互动性、积极性。混合式教学“推翻”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利用云班课、优慕课等多种先进的教学平台,学生在课外借助网络手段就可以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变成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教学互动场所,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教学的互动性。

(2)打破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课堂学习的同步性较差,教师始终面对着“众口难调”的问题,而基于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打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世界中知识无所不在,学生在各个环节均可反复观看教师共享在网络平台中的视频、课件等,从而将异步教学渗透于同步教学之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能及时得到教学反馈。混合式教学通过优慕课等应用性软件平台的使用,不仅可以得到全面的教学反馈信息,而且能快速应对学生的求知需求,做到因材施教。

2 研究对象介绍

2.1 课程信息

《软件工程与建模》是我院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内容主要围绕着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软件系统的(即新能源汽车数据平台)开发而展开。该项目由汽车管理、部门管理、故障报修等六個子模块组成,囊括了软件技术专业(岗位)主要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也融入了软件工程设计思想和开发技能,它不但能分解成许多小的项目实例,也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应用系统。本课程在多媒体机房中开展教学,教师按照企业开发软件的流程组织教学,全程负责传授技能,答疑解惑,控制教学进度,指导项目设计,实现教学目标。

2.2 实验对象

实验研究对象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软件技术专业18级的两个平行班,实验班是软件18C2班,采用混合式教学的过程性考核评价办法,对照班是软件18C1班,采用传统教学的过程性考核评价办法。

开学初以上机考核的形式对学生的软件开发基本操作能力进行了全面测评,结果显示是两个班级的成绩较为接近,任课教师是笔者本人,两个班级教学学时相同,授课信息如下:

授课班级:软件18C1班、软件18C2班

选课人数:93人

授课学期: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分学时:3学分、48学时

3 过程性考核评价指标优化

本文提出的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过程性考核评价指标的优化和实践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传统教学模式下过程性考核评价方案存在的问题;二是如何利用混合式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优势,优化改进原有的过程性考核评价指标,并加以实践。

3.1 原有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过程性考核评价指标及存在问题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过程性考核评价指标分三个部分:平时表现、过程考核(作品成绩)和期末考试,其中过程考核环节的分值最大,具体评价指标和分值见表1所示。

过程性考核是一种良好的考核评价方法,但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但若执行不当,授课教师没有及时跟踪反馈,及时改进,它的考核结果就存在有失公平的问题。特别是在分组合作学习的情况下,由于没有学期末的试卷考核,平时过程考核评价数据的来源又单一,客观性不够,可靠性不强,这就给个别学生造成一个误区,只要跟着团队拿分数,自己学不学都能轻松过关。

3.2 优化后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过程性考核评价指标

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优慕课网络教学平台,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如在线时长、登录次数、参与论坛话题讨论情况等一系列客观性的评价数据,本文在传统的过程性考核评价办法基础上,提出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过程性考核评价新方案,分别从线上和线下两个角度进行优化改进,成绩构成共包含三个部分:综合素养、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综合素养和总结性评价主要考查课程目标中情感目标的达成情况,过程性评价主要考查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达成情况,而过程性评价又分为线上成绩(由优慕课网络教学平台提供数据)和作品成绩(软件作品)两部分,作品成绩所占比例最大,具体优化后的考核评价指标如图2所示。

3.3 实验结果对比

选取部分教学内容(工作任务1至工作任务4)进行过程性评价,和对照班相比,教师发现实验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课堂互动性较强,作业提交率也高,很少有缺勤现象,前四个单元的作业成绩对比如表2和表3所示。

4 结束语

软件工程与建模等计算机类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虽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要考核手段,但由于缺乏科学客观的综合性评价数据,因此传统教学模式下过程性考核方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有待于提高,而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利用跨时空的互联网教学平台,教师可全方位采集到学习者的动态学习行为数据,这使得改进后的考核评价方案更加合理有效,有据可依。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25(3):1-6.

[2] 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25(7):1-6.

【通联编辑:代影】

收稿日期:2021-03-20

作者简介:郝爱语(1980—),女,江苏苏州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软件工程;密海英(1980—),女,江苏苏州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Web应用开发;孙伟(1974—),男,山东枣庄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数据挖掘;雷晖(1979—),女,江苏苏州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猜你喜欢

过程性考核混合式教学
应用型法学课程过程性考核方式探析
论高职物流专业包装课程开发与改革?实践
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校课堂教学过程性考核的信息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