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

2021-12-19高云殷晓春王利钢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32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数据库

高云 殷晓春 王利钢

摘要:高职院校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作为计算机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学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帮助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树立为祖国腾飞而奋斗的远大理想,促使学生紧跟行业发展以提升专业学习水平,有利于学生提升自身职业素养,丰富个人内涵。课程思政的实施需要强化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理念,丰富课程资源中的思政元素,优化教学方法,使得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素养的提升有机结合,完善考核机制,过程化全方位考核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数据库;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28-0187-02

高职院校为我国培养了大量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应用领域广泛分布到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为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行业中往往位于程序员、网站设计、网络管理、系统运维、客服销售等应用型工作岗位,必须具有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完成相关任务的能力。不仅如此,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还必须与工作岗位相关的职业素养,如政治素养、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团队精神、沟通能力、抗压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遵纪守法意识等等,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必须为以上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供支撑和保证。

1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分析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是一门不可或缺的专业课程,往往开设在第二或第三学期,课程所学内容贯穿于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中。课程包含了数据库理论知识和数据库专业技能,要求学生掌握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基本概念;掌握关系数据库理论和关系代数的使用;掌握数据库的设计和规范化方法;掌握MySQL的安装和工具的使用;掌握MySQL创建数据库及数据库中对象的方法;能编写SQL语句完成对MySQL数据库中数据的增删改查;掌握基本SQL语言的使用;掌握数据库中存储过程、存储函数、触发器、事务等的使用方法;掌握数据库的管理和备份恢复方法。课程理论性强,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管理意识。课程同样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理论知识存在相对应的专业操作,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完成数据库的实施、管理和使用操作。

2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思政规划

高职院校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是思政教育元素在专业课程中的隐性体现,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政目标与课程教学目标相结合,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技能相结合,使得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既学习了做事,更学习了做人。课程思政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同时,课程思政促进了学生对于专业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质量。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思政教学规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树立为祖国腾飞而奋斗的远大理想。现在的高职院校里,部分学生自我意识强烈,乐于表现自己,但政治信仰不明确,受外界不良思想影响,功利心过强,是非不分,片面追求自由,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我国目前仍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处于转型时期,社会中出现的乱象使得學生不能正确判断,容易出现偏激或颓废的思想。《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与课程思政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认清现实,紧跟党和政府的指导,为社会主义教师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从而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人生目标。

2)紧跟行业发展以提升专业学习水平。高职院校学生对专业认识往往不足,相当多的学生只是机械地按照学校安排完成学习任务,期末通过考核即可,对于学习内容的实际运用不甚了了。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必须贴合行业发展,符合行业要求,能在行业基层完成实际任务。在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下,信息技术革命推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层出不穷,使得我国国力日益增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课程思政元素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中的应用能够使得学生更多地关注行业进步,关注专业技术在实际中的运用,通过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加深对专业和岗位的认识。

3)提升自身职业素养,丰富个人内涵。当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行为和个人行为不同程度存在问题。学习方面,部分学生基础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知识面窄,学习中不求甚解,眼高手低,当遇到困难时容易退缩或采用非正当手段[1]。个人行为方面,部分学生缺少对自己的清醒认识,对未要么迷茫,要么寄予不切实际的期望,不注意行为小节,不善于沟通交流,诚信意识、团队意识不强,心理素质较差 [2]。《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中,数据库理论的缜密体系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良好素材,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管理能力,以小组形式开展的项目制作帮助学生提高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结合教学内容,学生还会了解规范的职业行为和违法的职业行为,以保证将自己的专业能力用于祝福人类和社会。

3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思政实施方法

3.1 强化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理念

专业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实施者,也是课程思政的开展者。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专业教师对于开展课程思政往往存在多方面问题和顾虑,诸如专业内容和思政内容不相容,思政教学挤占了专业教学时间,专业教师不具备思政教学经验,教学活动中添加课程思政会增加教师和学生的负担等等[3]。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够完成实际任务,更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职业素养,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专业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课程思政的内涵和作用,明白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中的意义所在,并切实地落实在教学中。围绕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目标,专业教师既要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也要提高自己的思政水平,强化自己的课程思政意识。

3.2 丰富课程资源中的思政元素

首先,应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明确课程的思政目标。课程的思政目标应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服务社会发展和行业进步相结合,与职业素养和个人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内容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其次,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丰富应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内涵为主,可以通过课程各单元的教学内容展开[4]。课程思政教学要素设计如表1所示。

3.3 优化教学方法,课程思政和专业知识有机融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与课程思政元素相结合,在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的推动下,课程教学面目一新。课程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以实际的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专业教师将多元化的课程资源灵活组合,以学生能听懂学会的方式呈现在课堂上,以理论带动实践,以实践促进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举一反三以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5]。同时,课程中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巩固所学内容,自身能力得到锻炼,获得成就感,提升自信心。课程中的研讨和项目活动使得学生在师生交流过程中得到思想的碰撞,心灵得到丰富,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到提高。

3.4 完善考核机制,过程化全方位考核学生学习效果

考核不是学生学习的结束,而是对学生已有成绩的肯定和进一步学习的促进。《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考核以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每单元采用过程性考核,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采用笔试、机试、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考核,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督促作用。终结性考核采用项目组形式完成一个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数据库的设计与实施,既能了解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更突出了学生的政治素养、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让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培养了学生的业务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6]。

综上所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的课程教学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把握好课程思政的本质要求和实践逻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落实课程思政的基本理念,这是课程建设的长期任务。只有全面貫彻落实党和政府对高职教育的方针政策,把“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牢记心中,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持之以恒地优化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才能跟上国民经济的腾飞,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输送合格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晔,戴文静,李洪军,等.高职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调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154-156.

[2] 张友梅,金玲,尹悦.新时代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调查研究[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4):3-8.

[3] 杨娇娇.高校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9.

[4] 祁志钢.高职院校课程思政阐发的八个维度[J].北京青年研究,2021,30(1):93-98.

[5] 孟然平,宿曼.从理论到实践的高职学生学习规律探析[J].高教学刊,2017(9):184-185.

[6] 蔡文玉.高校课程思政实践策略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9.

【通联编辑:光文玲】

收稿日期:2021-03-05

基金项目:2020年度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级基金项目“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以《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为例”(项目编号:YS20201503)

作者简介:高云(1970—),女,河北衡水人,本科,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数据库技术。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数据库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