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能力培养研究

2021-12-18陈文华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11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

陈文华

摘  要: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党支部作为党在民办高校的基层组织,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当前民办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功能定位入手,分析了民办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的现实困境,探索研究提升民办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能力的有效路径,以期实现民办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能力综合提升,推动高校党建工作向前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能力培育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3-7164(2021)42-0122-03

民办高校教师党支部是党在高校中设立的基层组织,民办高校教师党支部在学校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高校落实党组织建设的力量源泉。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入,民办高校要重点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主动研究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服务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组织强不强,关键在头羊,民办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的能力对于支部的发展至关重要,好的支部书记能够带领党组织走得更远。民办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要主动创新思考,突出自身“双带头人”的作用,以支部工作的“主心骨”身份推动工作,以教学科研“领头羊”的角色指导实践。本文将从功能定位、现实困境、有效路径三个层面探析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的能力提升路径,坚持标准化建设、品牌化推进,让教师党支部成为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核心,使党组织更富有朝气与活力。

一、当前民办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功能定位

(一)支部工作的“主心骨”

民办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作为民办高校教师党支部的第一责任人,是党支部的灵魂存在,是全体党员教师的主心骨[1]。基础党支部工作质量高不高,关键就要看党支部书记抓的到不到位,履职认不认真。因此,民办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自身必须要认清自身职责,提高政治站位,扎扎实实履职做贡献,激活党支部的创新活力。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发挥党支部的主体作用,认识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优化党支部设置,抓好党支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规范组织生活制度,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等,把党支部建成党员之家和教师之家。

(二)教学科研的“领头羊”

教师党支部书记首先自身教学要过关,科研要突出,使党员教师和普通教师信服。民办高校应有计划地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和管理骨干,使广大教师党员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表率。作为教师党支部书记,首先要成为教学上的“领头羊”,成为教学上的佼佼者。作为一名教师,首要任务是讲好课,站稳一尺讲台。只有自身优秀,才能引导其他教师成为教学上的骨干,党员教师理所应当成为教学上的示范者,支部书记更应成为教学上的引领者。其次要成为科研上的“领头羊”,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教研,作为党员教师,支部书记,要积极带头进行科研,科研是创新的需要,也是教育大势所趋。重教学、强科研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春风化雨的“双带头人”

2018年,教育部对教师党支部书记提出明确要求,号召其成为党建和学术的“双带头人”。“双带头人”的提法为高校对于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培育、选拔、考核提出了方向[2]。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建工作能力要突出,要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谈心谈话基本制度,以教师党支部的标准化建设推动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提升,牢记自身“第一责任人”的身份,树立责任意识,在支部的建设中挖掘支部的品牌化特色。同时,又要在学术上严格要求自己,成为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能力突出的带头人,带领支部党员在学术上成长成才,使教师党支部党员成为学术上的佼佼者。只有教师党支部书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才能促进支部发展,带领教师成长,引领学生的成长。

二、民办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的现实困境

(一)工作机制欠缺,保障措施有待完善

2018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对党支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2018年7月伊始,教育部每年都会开展样板型的高校、院系、党支部的培育工作,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的通知》指出,基层党组织要立足提升组织力,开展“七个有力”党支部建设。民办高校也相应下发了基层组织建设章程,开展了基层党组织建设,但是研究和探索时间相对较短,仍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党支部书记考核制度不完善、激励保障措施不健全。一方面,在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中,过于强调奉献精神,不少高校没有设置相应的工作津贴,在评价机制上存在非量化考核,即考核更多取决于上级领导的感性认识,缺乏相对客观的工作评价。另一方面,党建工作量也未与教师个人考核、个人薪酬等相挂钩,教师党支部书记无法在党建工作中得到相应的价值认同,因此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党建工作中,存在敷衍的工作心态[3-4]。

(二)党务能力不足,责任意识有待强化

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党务能力会直接影响到支部党建工作质量的实际成效。从当下民办高校的具体现实情况来看,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党务能力与现实工作需要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有待提升的空间[5]。一方面,教师党支部书记的三重身份导致教师工作内容庞杂,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完成工作,难以协调三重身份所带来的工作量。据了解,民办高校教师每学期有着较高的基本教学课时量要求,除此之外,还有相应的科研、毕业设计和服务社会实践等其他工作,因此在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时,不可避免会出现敷衍应付的心理状态,从而导致支部党员凝聚力和归属感不强。另一方面,党务工作专业性较强,教师党支部书记需要进行相应的专题学习,并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增长才干。然而,教师的上课时间相对分散,在培训时间上无法集中安排,且培训内容的理论多于实践,这些特点和现实情况无法有效解决教师党支部书记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导致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发力不足。

(三)任职条件较高,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要求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大力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培育工程。“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原则上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一般应兼任本单位行政职务。这样的任职条件对于民办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的选拔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可选人选较少,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方面,民办高校高职称教师比例较低,从广东省肇庆市的几所民办来看,博士学位教师人数较少,且不少高职称教师为外聘和退休返聘,無法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另一方面,民办高校教师队伍流动性较大,相对公办学校而言稳定性较差,由于教师党支部书记在于长期的培养和工作实践,这一流动性特点导致无法很好地培育出优秀的教师党支部书记[6]。

三、提升民办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能力的有效路径

(一)全面夯实“制度保障”,激发党建内在动力

一是以精选优配为原则,把好“入口关”。在民办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岗位上,首先要构建一套完整的培养与选拔体系[7],制定全面客观的党支部书记选拔流程。在制定选拔工作细则的过程中,要充分注重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结合,符合民办高校教师党支部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从思想、工作、群众评价等角度综合考量。二是以能力提升为关键,把好“培养关”。课程设置上要更加突出政治导向,在支部书记的教育培训中,要重点加强政治理论的课时量,用党的理论知识教育党员干部。培训内容上要更加突出需求导向,按照“党支部书记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不同时期设计不同的培训计划,切实加强培训教育的实际效果和实用度。三是以健全机制为基础,把好“保障关”。建立完整的教师党支部书记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从思想素质、工作绩效、创新效果等综合评价,充分发挥党员民主,书记工作开展好不好,重点要看师生认可不认可。对于民办高校教师党支部而言,制度建设十分重要,能为全面规范高校教师党支部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深入研究“课程思政”,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求,各类课程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构建思政大格局离不开任何一名教师,全体教师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上要形成“一盘棋”,民办高校党支部要积极为课程思政搭建载体[8]。一是创设支部品牌,“一支部一品牌”做法是亮出支部名片的重要措施,要充分通过“课程思政”打造支部品牌,使党支部在品牌建设进一步深入发展,这种品牌化立项的方式将推动专业建设和党支部建设一体化发展,使党支部建设和专业建设有效融合起来。二是充分鼓励研究,通过“课题立项”研究支部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党支部的具体建设过程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高校教师可以在党支部建设理论研究中贡献巨大的力量,民办高校教师党支部要充分认识到教师这一特性,要鼓励引导教师通过课题立项参与到党支部的建设中。三是把握课程团队,充分运用好“课程团队”这一重要载体,通过课程教学团队的模式建立起相应的党小组或分队,针对学科特点,团队充分讨论开展支部建设,使支部更加有效地服务师生,这种课程团队能够在研讨交流中互相促进,打造精品课程、精品课题、精品团队,从而打造精品支部。

(三)充分发挥“头雁效应”,挖掘创新工作方法

一是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方法,在当今世界,各种技术手段不断更迭,新的载体也不断出现,根据教师党员的特点,要针对性选择新媒体平台开展支部党员管理和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党支部书记要提升自身新媒体运用的能力,主动学习新媒体技术,建立线上线下教育管理一体化平台,打造云端支部,从而解决教师党支部组织生活难以线下开展的现实问题,。二是探索打造党支部工作室,使教师党支部迸发出新的工作活力,工作室要同学校实际相结合、同专业建设相结合、同课程思政相结合,也可以吸纳企事业单位、社区参与进来,挖掘出一条党建创新路径。三是永葆学习精神,常学常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增强学习本领排在必须增强的“八大本领”之首,可见学习的重要意义。在新时期,各种信息繁杂,不学习就难以辨别真假,如迷雾探花,这就要求教师党支部书记做到主动学习,善于辨别新生事物。具体来说,就是要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向群众学,学习是一名党员干部永恒的主题,学习永不过时[9]。

民办高校要主动研究,进行顶层设计,抓住教师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的核心问题,构建教师党支部书记人才管理体系、教育培训体系以及保障激励体系,促进教师党支部书记能力实现大跃迁,推动党支部工作跨越式发展。教师党支部书记自身更要主动思考,把握新时代发展契机,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培育党建工作创新能力,推动教师党支部党建工作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1] 刘欣. 民办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基于能力层次结构理论视角[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2):101-103.

[2] 吴林龙,孙海英. 新时代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培育策略[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03):145-149.

[3] 汪武芽,徐子静.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助力“双高计划”建设探析[J]. 党史博采(理论版),2020(04):33-34.

[4] 余洁芳,杨子生. 基于“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视角的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路径探讨[J]. 科教文汇,2019(20):06-09.

[5] 付冬娟. 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构成、素质要求和提升的对比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9(13):49-50.

[6] 李丽红.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头雁效应发挥的研究与实践——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为例[J]. 工程技术研究,2020(08):235-236.

[7] 王志光. 民办高校教师党支部效能发挥与路径构建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0):233-234.

[8] 许飞,董绍辉,王丹石. 课程思政视域下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研究[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3):109-114.

[9] 陈森青,魏雪婷. “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生成理路、现实困境与思路创新[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8(06):13-18.

(荐稿人:张敏,广东理工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责任编辑:罗欣)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完善民办高校办学运行机制研究
引导支持民办高校转型发展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方向思考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扶持政策体系构建研究
民办高校税收筹划的几点建议
以高度责任感 做好民办高校统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