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2”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教学模式成效初探

2021-12-18谢丽程泽信董江水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通过率分段专科

谢丽 程泽信 董江水

摘  要:“3+2”高职-本科分段贯通培养是一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全新培养机制,其教学效果显少得到研究。基于此,本文分析了“3+2”高职-本科分段培养与传统大学本科培养模式经验及实际操作过程,以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将“3+2”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模式与大学本科培养模式、专科教育模式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2”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模式与大学本科培养模式相比,学生课程成绩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优于专科培养模式(P<0.05);“3+2”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略低于本科生;但与专科学生相比,“3+2”的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显著提高(P<0.001***)。说明“3+2”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及职业发展。

关键词:“3+2”高职-本科分段培养;大学本科培养;课程分析;教学效果比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43-0140-03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在层次上已较为完善,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体系。这一体系主要是针对学术型人才的培养。而社会和企业对于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是极为迫切的,当前学术型人才产出过剩,与社会和企业的需求逐渐脱轨。因此,普通本科教育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向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转变,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专本衔接对口贯通培养作为一种有利的补充、有效的尝试势在必行[1]。金陵科技学院动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动物医学专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分别在2013年和2014年与江苏农牧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实施“3+2”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人才试点项目。针对教学对象及主体——学生,合作院校进行了从入学到转段的全程跟踪和监控,以传统本科培养模式作为对照,选取一个动物医学专业统招班(38人)、一个动物医学专业“3+2”班(40人)和一个高职动物医学专业班(40人)在最后两个学期安排同一教师、同样学时及学分、同一试卷期末考核的课程成绩比较,分析了专科模式、“3+2”模式和本科培养模式下不同专业(动物医学专业和食品工程专业)学生的英语四级成绩差异,探讨了“3+2”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方式实际应用的效果。

一、不同生源学生成绩统计分析

(一)考试成绩各分数段分布情况

对各分数段学生占比的分布情况统计分析可知,和“3+2”及统招本科班的学生相比,专科生成绩明显更低,处于低分段的学生较多(不及格人数超过15%)。而“3+2”和统招生低于60分的人数比例非常低且无显著差异。但在90到100分的高分段,统招本科生明显占优势。“3+2”分段培养的学生成绩更加趋近于正态分布。说明“3+2”分段培养模式可以从整体水平改善学生成绩,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见表1)

(二)考试平均分统计统计情况

从表2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专科班的平均成绩明显低于统招班和“3+2”班,兽医寄生虫病学课程专科班的平均成绩分别为统招班和“3+2”班的86.9%和86.4%;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专科班的平均成绩分别为统招班和“3+2”班的84.1%和88.4%。多重比较可知,专科班和本科及“3+2”培养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差异显著(P<0.05*)。

(三)不同生源英语四六级成绩情况分析

参与研究的3个班级大学英语四级(大于425分)通过率如表3所示。统计采用卡方检验,动物医学专业本科培养模式和“3+2”培养模式学生的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专科培养模式的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45%)差异显著(P<0.001***);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统招本科生的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显著高于“3+2”分段培养学生(P=0.005**),且这两种培养模式学生的英语四级通过率都显著高于专科培养模式學生(40%)(P<0.001***)。

二、不同培养模式学生学习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

大多数地方高校农学学科的理论教学根据生源情况的差异会出现学生成绩和能力两极分化现象[2-3]。但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本科和“3+2”培养模式下,两种不同生源(统招vs.对口单招)学生的学习习惯、考勤率、作业完成情况、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等方面无太大差异,专科学生的学习氛围、学习能力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则远不及他们。这说明,对口单招生源的学生获得本科院校的学习机会后,学习意愿变强。

“3+2”分段培养的学生成绩更倾向于正态分布,这导致高分段的学生数量很少;而本科统招生源的学生,处于高分段的学生人数明显更多。这说明两种生源学生的文化基础的差异仍然存在。尤其是英语,其对文化基础要求较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3+2”学生的CET-4通过率明显低于统招生仍要归因于其相对较差的文化基础知识。但任课老师普遍反映“3+2”的学生懂礼貌、爱学习,在课堂上与老师沟通好,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对于这个三年前失之交臂的大学,学生格外珍惜。这已经足以说明“3+2”分段培养模式设立的成功性和重要意义。

三、“3+2”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有学者针对高职生源和本科生源学生,研究了他们的学习目标、计划、习惯和方法等,通过随机抽样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高职学生上课认真程度、作业完成情况及学习热情不如统招生源。从不同的题型来看,但凡要花时间和精力去整理、记忆的题型(如名词解释、填空题、论述题等),高职生源的学生较统招生源学生表现要差[4]。综上可知,高职的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普遍不高,在学习态度、自我约束力、学习习惯和方法方面也逊色于统招生源学生。高职生源的学生进入本科的课程学习时,会出现基础知识的断层和学习方式的不习惯等问题。因此,针对“3+2”生源学生需要因材施教,在本科培养模式下对教学计划、教学理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一定的调整。

(一)打造专升本课程衔接体系

“3+2”分段培养的学生专科和本科的教育地点在两个院校,需要分别研究两个院校的课程设置情况。若本科类的课程在专科已经进行过学习,可以减少学生在相关课程的课时数;若有相似课程,可将相似课程合并,开设衔接类课程进行过渡。在此基础上充分整合专科和本科的课程体系,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新技能、新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高职学生在专科阶段的教育使他们相对于普通本科生有更多的专业技能上的优势,进入本科阶段的深入学习和训练不该弱化他们的优势,应该在他们已有优势的基础上,不放松专业技能和实践技能的训练,使他们在理论知识得到升华和丰富的同时,可以成为更有知识、更懂技术的农业科技人才。

(二)针对“3+2”分段培养课程的教师进行培训

课程计划的改革要求增多专本衔接课程,这些课程和单纯的高职课程及本科课程都有一定的差异,要求分段培养的学生进入本科阶段后,也要有相对应的老师可以为他们上课。这就要求一部分老师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这部分学生的特点,并在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上课方式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变。这些老师还可以提前介入高职阶段的相关课程的教学,为后续课程的衔接打下基础。

(三)找准弱项,定点击破

从英语四級通过率来看,“3+2”学生的文化基础弱势较为明显,尤其是英语、高数等公共基础课程。但一般本科院校授予学位对大学英语四级等都是有要求的,且大部分本科学生在前两年都已经达到要求。但“3+2”的学生在升入大学阶段时,英语四级达标率仅为约50%[5]。对本科院校来讲,这些弱项将拉低整个这一届学生的学位授予率,势必打击本科院校对于“3+2”这种办学模式的积极性。这个问题不能依赖本科阶段解决,应在高职阶段抓紧,争取大部分同学带着合格的英语四级成绩等基础课程成果进入本科,这样才有更多的精力学习本科两年的专业课。双方学校应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深度合作,针对这些弱项,强化训练,让对接的本科院校看到高职学生入学后的潜力,这将是该项目长期健康发展的保证。

(四)引入分层培养模式

学科分层教学法强调在个别学科上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6]。“3+2”学生的成绩更接近于正态分布,即处于中上游成绩的人数较多,甚至高于本科班级的。这一部分学生应受到重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模式可引入“3+2”培养模式。即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将学生按照“学科分层”“分科选修”等方式进行分层教育。

参考文献:

[1] 钱玉文,叶云屹. 论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制度路径[J].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96-98.

[2] 赵明珍,张萍,王丽群,等. 对不同生源学生《动物药理》课程学习效果的分析与对策职业教育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14(10):97-100.

[3] 郁惠珍. 不同生源下《化学品分析与检验》课程分层教学探讨[J]. 职教通讯,2017(06):52-54.

[4] 张建,刘志雄,刘乐承. 不同生源学生的《普通遗传学》课程学习效果分析——以长江大学为例[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14):68-70.

[5] 金琎,董延茂,陈佳佳. “3+2”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教学经验初探——以苏州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为例[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9):196-197.

[6] 金雪燕. 中高职衔接下会计教育的分层次教学模式研究[D].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荐稿人:戴鼎震,金陵科技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汪旦旦)

基金项目:金陵科技学院校级重点学科“畜牧学”;2019年江苏省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动物医学)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谢丽(1987—),女,博士,金陵科技学院动物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动物医学;程泽信(1964—),男,硕士,金陵科技学院动物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猪生产学和家畜生态学;董江水(1966—),男,硕士,金陵科技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水产养殖。

猜你喜欢

通过率分段专科
2018年—2020年山西省普通高考成绩分段统计表
分段函数的常见题型及其解法
2020年全国成人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时间表
山东省首个专科医联体成立 55家联盟医院正式挂牌
例谈分段函数单调性问题的解决
寻求分段函数问题的类型及解法
新形势下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技能考证探讨
如何提高大学英语统考通过率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的几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