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学实践教学有效策略研究

2021-12-18李霞

求知导刊 2021年36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应试教育模式逐渐被摒弃,现代教育提倡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高中生物学教学除了课堂理论教学,还要加强实践教学,这可以有效转变以往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使学生获得长足进步,并加强学生的协作意识,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领悟程度。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6-0040-02

引 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各级教育工作者开始反思传统死记硬背式学习方法的不足之处,倡导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如果所学知识无法付诸实践,学习的意义将大打折扣[1]。高中生物学是一门极其注重实践和自然的学科,若教师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那么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将难以保证。

一、实践教学概述

人在掌握知识的初期阶段,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着力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取得一定的进步后,人会通过大量的分析和经验总结得到的新知识[2]。受应试教育模式的长期影响,很多学生在学习时难以清晰认识到知识与生活间的联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实践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所学知识,并引导其发挥主观能动性,教会其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宋朝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提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首诗歌深刻地描述了知识与实践的关系,阐述了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方能真正被掌握。当前,实践教学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闪光点,但许多学校和教师对实践教学的应用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一些学校和教师甚至担心实践教学占用的课时过多,会影响学生考试成绩。

二、高中生物学实践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物学是一门十分生动有趣的学科,它的探索对象是整个自然。但是从以往的教学来看,应试教育强调对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探索和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学生甚至会出现厌学心理[3]。而在实践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并通过实践完善自己对知识的认识,从而锻炼动手、动脑能力,发现知识规律,积累学习和实践经验。在开展实践教学时,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会更加频繁,这会在无形中增强师生间的情感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实践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做到手脑合一,并非通过一味地死记硬背记住概念,而是从亲身经历的角度出发,通过实践操作内化知识[4]。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高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贯彻实践教学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生物学的意义并非追求考试分数,而是獲取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学生不再只听从教师的讲述,而是主动探索、整理知识,扩展思维,锻炼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三、高中生物学实践教学的策略

(一)增加课外实践

从当前高中生物学实践教学现状来看,很多学校出于对教学成果及学生安全的考虑,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而这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为了响应新课程改革,高中生物学实践课程的课时正在逐渐增加,但仍有生物学实践课程时间被占用的情概况。

另外,在实践课程中,由于教学目标不明确,有时学生即便上完实践课,也无法准确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实践[5]。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已经掌握了理论知识,所以实践是不必要的。归根结底,教师并未对实践课程给予重视,没有让学生认清实践的重要性,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对实践课程产生懈怠心理。

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增加课外实践课程,着手对现有的教学环境加以改善,力求让课程实践更好地贴近生活,让学生形成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意识[6]。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具体的生物学知识开展调查活动,以培养他们善于探索的品质,提升他们的自主能动性。

(二)增加实践课程数量

为了落实生物学的实践教学要求,学校应增加实践课程课时,通常每学期要保证实践课程数量多于30节。通过具体分析可知,高中生物学和初中生物学间存在明显差距,其知识的数量和难度有了明显提升。并且,高中生物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特征,在知识考查方面十分灵活,学生若只是单纯地背诵理论知识而不加以深度思索,只会事倍功半,无法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而学校增加实践课程课时,可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频率,使学生更加精准地掌握生物学实践细节和过程,对生物学知识的思考会更加深入,这也符合高中生物学考核中实事求是的原则[7]。不难看出,增加实践课程课时已成为不容忽视的教学要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尽可能地从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实践结果进行考量,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知识,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

在当今社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逐渐普及,基本渗透于各行各业中,其中也包括教育业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课堂教学如果忽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是对这种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

多媒体技术被应用于高中生物学实践课程中,能够通过视频和图片等方式使教学内容和实践过程变得更加直观明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原核生物”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赤潮”“水华”的相关图片,直观展示其造成的危害。这会对学生的内心产生极大的冲击,给学生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抽象的生物变化过程,将其直观展现出来,以降低生物学知识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一课中,教师如果只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口头讲解,那么这部分抽象的内容可将难以被大部分学生理解,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清晰地演示出来,能够帮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四)成立生物学兴趣小组

在高中生物学实践教学中,建立兴趣小组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共同突破重难点知识,解决学习难题。教师可将教学内容合理设置成学习任务,再将各个学习任务安排给各个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将知识学习从一味灌输变为自主探究。这样的教学方法还能加强学生间的互动,增强学生生物学学习的趣味性。

在建立生物学兴趣小组时,教师首先要合理分组,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将其分为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层次,然后秉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尽可能地保证每组的能力平衡。这样,在实践操作中,因为学习水平基本相似,组间的竞争意识会十分激烈,而且学优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会无形中带动学困生,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举两得。

(五)组建生物学社团

高中生的学习生活十分紧张,面临沉重的学习压力,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因此,对高中生而言,建立生物学社团的意义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其保持学习积极性。

此外,生物學社团纳入了兴趣相同的学生,成员之间集思广益,畅所欲言,进行思维碰撞。由于生物学社团少了课堂的约束,学生的发言和实践不再只是为了掌握知识,而是更加注重交流过程,能够以一种轻松的状态辅助高中生物学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结   语

生物学实践课程可以使学生更快地理解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因此,教师应充分理解实践教学概念,总结实践教学经验,掌握和运用多样的教学策略,从而使教与学变得更加顺利、高效。另外,在实践教学中,学生间的互动更加频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全面发展,这对提高生物学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麻智春,尤剑.彰显学科特质 践行立德树人:让核心素养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落地生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14):59-61.

[2]朱晓燕,张罡,解凯彬.深度学习理论在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实践[J].生物学教学,2019,44(04):21-23.

[3]邓纯臻,隆平.学科融合在高中生物学“科学思维”素养培养中的实践:以“物理力学与渗透原理的融合”为例[J].生物学教学,2019,44(04):74-76.

[4]何勇涛,金晓琳,倪青山,等.参与式微生物组在生物信息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重庆医学,2019,48(07):1245-1247.

[5]陈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实践:以“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为例[J].生物学教学,2019,44(03):45-48.

[6]孟全海.高中物理有效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究:在教学过程保持教学节奏与学生认知节奏一致性的若干思考[J].物理通报,2018(12):8-11.

[7]张登华.“问题情境化”策略在高中生物学复习中的应用:以“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例[J].生物学教学,2018,43(08):32-3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生物学实践基地教学体现的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03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霞(1985.9—),女,甘肃会宁人,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高中生物学中不可逆性问题分析
数学知识在高中生物学中的应用
揭示错误本质提升资源价值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