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遂川民国宣纸产地考察记

2021-12-18曹天生

寻根 2021年6期
关键词:遂川县泾县稻草

曹天生

在宣纸发源地安徽泾县小岭,长期流传着一种说法:被尊封为民国宣纸状元的曹廷柱曾到江西传授宣纸制造法,一度获得成功,后由于各种原因又停产。其具体情况,一直未详。戴家璋等著《中国造纸技术简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4年)中说:“抗战时期,曹廷柱以其古稀之年,还受聘于江西赣州遂川县盆袒乡造纸厂,传授宣纸制造法,开江西造宣纸之先河。”更加详细的情况,语焉未详。不过,小岭曹氏族人口碑相传与研究专著提及的给我们留下了调查这一情况的宝贵线索。

关于遂川造宣纸的记载

2016年8月1日下午,我们在遂川县地方志办蒋燕先生的帮助下,查阅到《遂川县志》中有当地造纸的记载:

土纸生产,为县内民间传统工艺。清道光年间,已具相当规模,后逐渐发展成为全县一大宗土特产品,主要产区分布于碧洲、横岭、衙前、营盘圩、巾石、上坑、大汾、禾源、草林、盆珠、五斗江等10多个乡,尤以碧洲乡为县土纸生产的重要地区。县产土纸的主要品种有:毛边纸、表芯纸、绵纸、草纸等。民国期间,土纸生产繁荣。民国23年(1934年),全县有纸槽668户,从业1710人,年产草纸12.8万担,表芯纸2.4万担,重纸、宣纸、粗纸各1.2万担,以及书皮纸、连史纸、楮纸等共21.79万担。三十年代,今碧洲乡境内,有三分之一農民从事土纸生产,更优常年和季节性纸槽420个,年产土纸2.25万担,最高可达3万担。而安之前、丰林又为全乡产量之冠。高垣、大坑、汉坑、九姑仚、赤坑还联合建立过纸张生产运销合作社。

此中明确记载了遂川县土纸生产的起源和抗战时期各种纸张生产的地点、品种和产量等,其中提及产有宣纸1.2万担。

《遂川县志》还记载了民国时期该地宣纸生产的简要情况:

民国30年(1941年),安徽难民17人,在盆珠上烟坑办起造纸厂,置有洗料、碓屋、槽房、焙屋、剪纸、堆房、晒场等设施。以稻草和洋桃藤为原料,制造宣纸,月产100余刀,成为县内土纸生产由家庭作坊向专业生产厂家发展的开端,后因原料不足,改制书画纸,月产800刀。

这段记载了制作宣纸的人员来源、地点、制纸厂房、原料、产量,以及停产原因等。

县志中记载宣纸“以稻草和洋桃藤为原料”是不准确的。宣纸是以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为原料的,杨桃藤(也称洋桃藤)是制作宣纸的植物药料(纸药),其汁液在抄纸中起均匀悬浮作用。县志中这样写,可能是对宣纸制作所用材料等情况不甚了解。至于当年月产100余刀,这产量是非常小的,通常一帘槽至少要生产260刀四尺宣纸。月产这么少,推测是离开原产地到外地生产,环境条件不充分、原料不充足、技工人员经验不足等所致。

根据所查到的材料,大家交谈之中,发现两个问题:

第一,《中国造纸技术简史》上说的江西造宣纸的地点在“盆袒乡”,而我们并未查询到这个地名,蒋主任等人也明确表示遂川只有盆珠乡,没有盆袒乡。盆珠乡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当下,都是该县产纸的地方。那么,盆袒乡会在哪儿呢?

第二,宣纸制作,其原料是青檀皮和沙田稻草,捞纸时所用悬浮剂材料是杨桃藤。而1996年版《遂川县志》上却并未提到青檀皮,何故?

我们在1996年版《遂川县志·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划》中查到:民国28年(1939年),遂川县实行新县制,“30年(1941年)1月,全县为6区、31乡、377保、3873甲。4月,增设一乡为32乡。”其中在一区中,分别设有“水北、水南、鹏抟、裕塘、禾源”,到民国36年(1947年)5月,对保甲做出调整,全县辖31个乡镇262保3342甲。其中有“鹏抟乡”,鹏抟乡驻地在“鹏抟书院”。我们认为,“盆袒乡”应是“鹏抟乡”的误写。鹏抟乡在1950年4月归辖藻林区,以后便不再有这个名字的行政建制。第一个问题就这样解决了,剩下来的问题就只有到实地考察解决了。

上烟坑宣纸作坊遗址

8月2日上午8时,我们一行三人在县城乘坐出租车来到泉江镇盆珠村,然后向人打听新中国成立前造纸的地方,路旁的知情者热情地给我们指路。我们沿着乡间公路步行1公里来到坑口村,走进一家开始调研。

王正莲和李代称夫妇接待了我们。谈起新中国成立前造宣纸的事情,主妇王正莲说道,她知道造纸的那个地方,但那个地方不叫“盆袒”,也不叫“鹏抟”,而叫“上烟坑”,她原来的家就在山里距离当年纸厂不远的地方。说着,她便带我们去见同村时年81岁的刘传发老人。刘传发告诉我们,他们家父祖辈曾在宣纸厂干过,地点就在上烟坑,距离坑口村2公里不到。他那时还小,长辈们经常抱他到厂子里玩。后来,他在当地的表芯纸厂也做过纸。他说,上烟坑还有一位叫刘家茂的老人,他的家就在原来的宣纸厂所在地,当时他家里也住了不少工人,他家对面的一片地方就是原来的纸厂所在地。

告别刘传发,王正莲大姐要带领我们实地考察。我们四人沿着公路向山里走,王大姐向我们介绍,她1969年从外地嫁到上烟坑村更向里的一个村子,20世纪80年代从山里搬到交通方便的坑口村,平时进出山里都要经过上烟坑。这方圆几十里地稍有一点儿年纪的人也都知道1949年前这里造过宣纸。

大姐还给我们介绍了当地地名的叫法:“这个地方叫上烟坑的‘坑字,当地人念kāng(康),而不念kēng(坑),当地一直都是这个叫法。”我们一道出来考察的都是泾县人,因为在宣纸发源地泾县小岭乃至泾县全县,凡是地名“坑”,都发“kāng”(康)音。

上烟坑宣纸纸厂遗址所在地还住有两户人家。其中一家住着刘家茂老人,老人拄着拐杖,行动稍有不便,语言表达清楚,对当年的事情记忆犹新。

这两户人家位于公路路北的山脚边,公路右边石磡下部分是水田,部分是荒地。荒地是曾经的造纸厂工棚所在地。在平地的南面有一条山溪流过。在溪流南和对面山脚之间又是不大但连片的水田和地块,当年是水碓舂碓、洗料的地方。

刘家茂讲:我是1932年生人,从没有离开过这个地方。1940年至1941年,我当时八九岁了,已经记事了。记得为了造纸,来了十几个人,是从安徽来的。他们造的纸很好,是用来印钞票的。这里办宣纸厂时,我经常在厂里玩。我们家里那时也住过造纸的人。我也经常看他们在一起吃饭。

我们问了刘家茂、王正莲和当地中年妇女几个问题。

问:他们在此造纸的时间为什么这么短?

刘:造纸期间,工人中有人害病,死了好几个。

问:这个造纸的地方有没有碓臼?

刘、王和当地妇女异口同声地答:有!山溪旁原有一个大碓臼。

问:他们当时造纸用的是什么原料?

刘:用稻草做纸。

问:当地有没有青檀树和杨桃藤?

刘:我们当地只有檀黄树,也能用来造纸。什么是青檀树?我们不晓得。杨桃藤到处都是。

我们在附近山上和在路边寻找,果然未见有青檀树踪迹,杨桃藤确实见到几株。

问:造宣纸要有晒滩,你们这里有过吗?

刘:有。就在我家屋后山上,我见他们在上面晒了许多的稻草,白色的。

问:请您回忆一下当时造纸的规模。

刘:当时有碓臼,碓臼屋是很简易的草屋,还有纸槽、晒纸焙、检纸房、堆房等。当时还聘请了不少当地人打下手,如洗草、砍山毛柴等。那个刘传发的上人就在这里干过。后来厂房这些东西还存在很长时间,可惜现在都没有了,只有这块空地了!

问:后来这个地方还造过纸吗?

刘:没有!我们县很多地方都造竹纸、草纸,但这里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造过纸,70多年过去了,时间过得真快!

问:您知道什么原因吗?

劉:那些安徽人到这里造纸期间,不知怎么搞的,发生了瘟疫,死了不少人,后来就撤走了。可能人们害怕这件事,所以安徽人离开后,也没有人在这个地方接手造纸,很长时间东西(指厂房、碓臼、碾盘等)也没有人动。可能与那个瘟疫有关。几十年慢慢倒塌破坏,现在影子都很难找到了,要不是我还在,还知道这些情况,不然,哪个能想象当年这儿还有一个宣纸厂?谁还知道安徽人来造印钞票纸的那些事?

问:您了解造纸人是从安徽哪里来的吗?

刘:不知道!不过我知道安徽泾县那个地方造宣纸。

问:您知道造纸人姓什么吗?

刘:有曹师傅、张师傅,还有王师傅等。好几个姓的人。

问:您怎么知道?

刘:听他们喊呀!比如,曹师傅,吃饭啰!张师傅,吃饭啰!我就记住他们了。

问:安徽人在这儿造纸,这个地方是租用的还是买的?

刘:听说是买的。这几片山和这门前到山脚那边都是他们买的。

下午1时,我们在上烟坑的考察结束,告别了刘家茂老人、王正莲大姐等人。

总结与猜想

根据在江西遂川的考察,结合之前所掌握的材料,上烟坑制作宣纸的情况就较为明晰了。

1.在上烟坑制作宣纸的时代背景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由于宣纸销路中断,安徽泾县的宣纸生产受到打击,宣纸生产由鼎盛期转向衰落,纸槽歇业,工人纷纷远走他乡。可能是通过亲友介绍等原因,安徽泾县有十几个宣纸技艺人员来到江西遂川上烟坑建厂造纸。为何选择在上烟坑,应该是这里的地理环境和泾县造纸区极为相似,具备造宣纸的基本条件,而且在山区,较为隐蔽,不易受到外界干扰。

2.上烟坑造纸厂的规模和产量

上烟坑造纸厂的规模和产量,十多人的口述和《遂川县志》载“安徽难民17人”是高度吻合的。17人的技术力量,可以形成较为完善的原料制作、捞纸、晒纸、检纸、焙烧等工种搭配,可以形成2帘槽的生产规模。按在泾县正常生产的标准,2帘槽可以年产12吨纸。据记载,当时月产100刀,而且用于印刷纸币,考虑到实际情况,推算实际年产能力为3吨左右。

3.上烟坑生产宣纸的原料问题

无论县志还是当地人讲述,都是说用稻草做原料造纸,没有提到青檀皮,我们考察当地也确未见有青檀树,但宣纸是以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为原料的。《遂川县志》记载当地是1941年生产宣纸的,此说有一个问题需要解释。稻草加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至少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如果1941年生产宣纸从做原料开始,至少要到1942年才能生产出产品。如果1941年就产出了宣纸,至少应在1940年开始制作原料。二者必居其一。如果是后者,似乎不可能,因为县志记载和刘家茂的回忆都没有提到1942年造纸之事,而且当地多人都提到发生人瘟,后迅速停止造纸,这样1942年以后该地没有造纸这是肯定之事。

这样有了另外几种可能:

一是1940年安徽难民先到上烟坑制作造纸所需的稻草原料,然后于1941年正式生产,县志纪事就是以1941年正式生产时间来记载的。从口碑相传造纸人用当地稻草造纸来看,此说法从时间上成立。但考虑到所造纸是用来印制纸币的,质量要求高,仅仅用稻草是不行的,此纸必定掺用了树皮,而青檀皮纤维最佳,当然桑皮、楮树皮、三桠皮等的纤维也较适宜。1941年生产的宣纸极有可能是掺和了其他皮料的,否则纸张质量难以用来印制纸币。

二是安徽难民带着原料干燎皮和干燎草先来到当地,在紧锣密鼓地建设简易厂房后于1941年迅速生产纸张,同时也开始制作宣纸原料燎草。后因发生人瘟变故放弃。

三是稻草在上烟坑先行加工制作,安徽难民带来青檀皮纸浆干料,然后合制宣纸。从安徽泾县运送制浆干料到江西遂川,路途遥远,成本太大,不可能持久。他们在此实际制作的时间并不长,仅一年时间便歇业,也不是没有可能。如在封建时代,泾县宣纸作坊也是经常奉诏带原料到宫廷中进行现场制作的。即便是当代也有这种情况,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当时的中国宣纸集团就组织运送宣纸纸浆原料到北京做现场操作表演。

四是如果安徽难民用在当地制作的单一燎草直接生产所谓“宣纸”(只有青檀皮和稻草的结合才能称宣纸),无论色面还是整体质量都远远超过当地的三六表等草纸,再加上这些制纸人都来自安徽,因此被误认为就是真正的宣纸。在我们今天看来,当年遂川所产宣纸,应是用制作宣纸的办法制作出来的“仿宣纸”。这种仿宣纸由于采用了适合的皮料,是可以用来制作纸币的。

4.曹廷柱与上烟坑造纸

我曾走访宣纸发源地泾县小岭双岭坑人、民国期间担任泾县宣纸公会主席,被后世人公认为宣纸泰斗曹廷柱的后人,得知曹廷柱逝于皖南事变发生的那日,也就是1941年1月6日。据《小岭曹氏宗谱》记载,曹廷柱出生于清同治壬申年十二月十六日,即1873年1月14日,到1941年去世时,还差几天满70周岁。可以断定,鉴于曹廷柱的权威,安徽难民一定是由于他的社会关系而带到江西上烟坑的,厂址的选定、设计,生产过程的组织,一定与他的出谋划策分不开。曹廷柱晚年身体不佳,因长期生病且脾气暴躁,他不可能长期住在上烟坑,有可能住在遂川县城等条件稍好的地方,完成指导任务后便回到泾县双岭坑老家,不久去世。至于曹廷柱是否曾感染当年发生在纸工们中间的瘟疫,就不得而知了。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遂川县泾县稻草
有趣的稻草艺术
泾县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与溯源管理
养生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及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
一根稻草的经历
泾县蚕桑产业发展困境与破解对策
江西省遂川县重要森林风景资源调查与分析
遂川县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可养区规划地理标注工作调查报告
赶 集
遂川县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