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学生双创意识强度不够问题分析及建议
2021-12-18商圣虎
孙 闯,罗 伟,商圣虎
(1.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 430023;2.皖西学院后勤处,六安 237012; 3.皖西学院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六安 237012)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全面提高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至关重要,双创能力也成为发展培育高质量学生的时代要求[1]。新时期下结合“互联网+”新模式,也成为引领高校创新创业的重点发展方向,高校也为此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深化,但受西方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导致部分参与双创活动的学生、教师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无法正确看待双创问题[2]。可见提高整体学生的双创意识,是亟需进行全面优化革新的重要课题。
1 高校创新创业意识强度不够的现状分析
1.1 学生自身因素
目前高校入学新生,基本为2000年以后出生,大部分的学生为独生子女,进入高校之前基本由父母全心照料,相对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但是缺乏对事物的深入探究能力和对持续性输出的耐力匮乏[3-4];学生进入高校的开端,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对未来充满了疑惑,尤其是结束了高中三年阶段性的学习与考试后,急需放松的心理导致无心从事创新创业研究,并且也不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高年级学生,拥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后,不明确自己的时间安排,长期下去导致懒散,不想参与需要反复琢磨、修改的活动,因而造就学生自身因素缺乏创新创业意识[5]。
1.2 学生家庭因素
家长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以及原生家庭的生长环境,对学生能否进行创新创业或者创业之路走多远,有着较大的影响。对于学生创业,首先需要有启动资金,并有承担风险的勇气和能力,根据调研高校学生的创业方向多为“信息技术类”“电子商务类”,入孵学校孵化器,前期启动资金为2~5万元。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拿出2~5万元来给孩子创业试错的代价相对较大,这也直接决定了学生创业的可能性[6]。
1.3 高校自身因素
1.3.1 学校管理因素 部分高校未成立针对性的创新创业学院,也没有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学校对参与双创活动中的学生关注度不够,对参与学生没有较多的认可,官方气息浓重,将官场上的作风带到赛场,带到学生身边,对学生的内心满足感视而不见;学校对比赛和创业的抓手不对,只看短期效果考核,不看长期精力投入,让学生、教师力不从心[7]。
1.3.2 指导教师因素 学生所涉及的创新赛事、创业实践项目,多以自己的主管教师或辅导员为指导教师,而相应的教师要么具备单一的管理能力,要么具备单一的专业技能,无法形成多学科交叉的团队组建。而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其比赛团队、创业团队成员也多为同一专业的学生,导致整体结构性单一;而指导教师自身也缺乏实践性的创业理念和能力,一知半解地为学生进行辅导,或者放任不管,仅仅挂个指导教师的头衔[8]。
1.4 社会关注强度与政策因素
2015-201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均在800万人左右,就业形式不容乐观,国家和地方也出席一系列的鼓励有志青年走向创新创业的政策,如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 国发[2018]32 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校企协同、合作育人的要求等[9]。但这些并没有起到明显的推进作用,政策的落实难度大,不接地气,对学生吸引力小,使得真正参与进来并真实创业的学生很少,且每年考研人数明显增加,如见图1所示。
2 高校创新创业意识强度不够的原因分析
2.1 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优势低,缺乏自信
高校学生专业技能相对薄弱,学科交叉能力不足,对于项目整体开发的能力欠缺,多为现学现用的模式,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片面的叠加,对于创新、创业实践类的赛事缺乏自信心,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对创业策划书的认知停留在互联网共享的材料,无法把握策划书重点内容,如财务分析、团队管理、市场规模、竞争分析等[7]。学生的创新能力,源于正向的引导和梳理,面对一次性的团队,始于比赛,终于比赛,无法形成学习中比赛和比赛中学习的氛围,更难以形成“接力棒”传递给其他或者下一届的学生,没有梯队的传承,难以形成创新创业的实践自信。
2.2 教师技术研发转化不足,缺乏有效师生共创
在近年来的科技竞赛和学生创业活动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师生共创团队,师生共创团队有很多优点。例如在技术层面,教师具有更专业的技能,能够对团队的技术提供深度的发掘和服务;在社会阅历层面,教师拥有更多的人脉和经验,比初出茅庐的高校学生具有更强的业务推广能力和客户信任力[10]。高校教师现在正面临着技术转让的考核,与学生共同参与创新创业,既能够巩固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又能够带动学生参与实践,是一个很好的与学生融入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是,教师有自己的科研任务,对于学生的竞赛创业指导缺乏精力,且指导教师对交叉学科的教师认同度不一,很难与其他教师一起对团队进行辅导合作,往往各有各的考虑,这也是导致师生共创的匮乏,使得教师层面对创新意识不重视。
2.3 高校制度革新力度不足,师生缺乏满足感
部分高校领导层对竞赛创业缺乏高度认知与认可,只有当考核指标需要登记之时,才赶忙让各二级学院联系在校或往届毕业生进行创业情况登记,多数只为凑指标,对学生的创业情况和其中经历毫不关心,导致往届毕业生对领导缺乏认同感[11]。尤其以“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最为明显,高校毕业生五年内创立的企业都可进行参与,但部分省市实际参与的“成长组”赛事企业很少,并不是企业不想参加,而是高校未充分了解其企业的现况,是否处于盈利或者其他情况,企业如果参赛那就需要准备一系列的材料和长时间的精力付出,这对小微企业而言实属意义不大;对比长时间的政策、费用倾斜,高层领导更看重短平快,如何更快出成果,更快获得考评,没有长时间的付出,临时抱佛脚心理,让教师也只能临时抓人凑数量,至于质量也无能为力,侥幸获奖后,领导对其认可度不一,让师生心里有落差感,对创新创业的积极性降低。
2.4 家庭条件程度不一,看待创新意见不同
以“挑战杯”赛事为例,63.27%的学生明确表示为了获得奖励或获取保研资格,仅有12.2%的学生是为了尝试新鲜事务或完成一份自我满足的作品[12]。上述数据直观地表现出学生参赛的目的性很强,也侧面反映了家庭条件程度不一,对于同一事物的看待不一致。
2.5 社会政策的落地性不足,容错率低缺少包容性
社会对大学生的政策通知不到位,没有统一的官方发布平台,且涉及大学生政策的文件制定不属于同一政府部门,对于学生而言,政策文件的获取难度较大。以大学生创业贴息贷款为例,学生想去贷款的前提是需要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担保才可以获取额度,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创业难度,打消了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对于投资性行为缺乏容错率,对学生的创业缺乏实际的政策支持力度。
3 关于提升高校学生双创能力的建议
如图2所示,学生主体的创新创业意识影响因素,为学生自主性、导师因素、高校因素、社会因素,前期阶段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处于主动地位,部分学生对相关科技竞赛或创业实践活动完全不感兴趣,剩余学生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了实践活动,但由于缺乏韧性或耐力,中途放弃;二是通过相关的实践活动,得到了自我提高和自我认知,整体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创业新创能力。
3.1 学生及家庭层面:扎实专业技能,学习中比赛,比赛中学习
学生在校期间,应认真学习相关的专业技能,必要时可进行相应的辅修,真正让自己实现在比赛中学习、在学习中比赛,学校中相关的赛事很多,所涉及的专业组别也不同,除专业技能竞赛外,都可以进行对应尝试,并在每一次的赛事中打磨自己的技术方案和调整商业计划书的合理性,为日后创业道路积累经验[13]。
3.2 教师层面:调整辅导方案,交叉学科多层管理
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带学生参与实践,走进实验室,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联合校外合作企业,带学生走向社会、走向企业,让学生在校内校外的实践活动中进行多学科的学习,学习真实企业的运作模式,积累经验,教师也可以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学生一起创新创业。
3.3 高校层面:重视师生成果,促进高校联合协作
充分意识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意义,不可只求短平快,要注重对师生的持续投入[14]。充分重视研究成果和赛事结果,进行定性分析,并促进高校联合协作,真正形成学术的全面交流,不仅仅停留在高端技术研发上,也要促进教师融合、学生融合,深入学习和研究“三螺旋”理论[15]。
3.4 社会层面:企业主导,公平审核,提高政府政策落地性
赛事方面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推广,以企业实际参与管理,让参赛学生项目被公平公正审理,落地亲民可操作的大学生创业政策,对学生创业项目进行充分调研,对于通过的项目,可进行一定的创业资金扶持,拓展容错率,让学生真正敢想敢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