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2021-12-17于帅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专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肩负着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责任。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如何培养新时代符合社会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本文的分析重点。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一种重要形式,同时也是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在我们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中,人才培养是核心环节。如何有效地培养符合企业发展要求,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

职业教育首先聚焦于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在学生接受教育期间,应该积极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爱党、爱国意识,大力提倡职业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另外,职业教育还要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而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在拥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基础上,能够有效构建岗位能力的关键因素。

职业能力的培养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专业能力的培养。专业能力具体来说应是完成某一项具体岗位工作所具备的专项技能。

另外是方法能力的培养。方法能力应该说是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因为某一项具体岗位工作的专项技能,可以很明确地通过教师传授、实践练习就能够逐渐掌握,但方法能力却很难马上掌握。因为方法能力是处理同类问题的方法技能,也就是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而往往是方法能力,在整个职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不可能把将来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所有情况都让学生实际学习一遍,而学生走上职业工作岗位,面对的是各种可能出现的实际问题,因此如何在学校就陪养好学生的方法能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鉴于此,我们尝试最有效的方法能力的解决途径,就是能够让学生在学校接受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就可以直接面对真实的职业岗位工作环境。也就是让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直面企业的实际问题,那么就可以最大程度上让学生接受真实的工作任务,在解决各类工作问题,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不断的积累经验,那样方法能力就可以更有效地获得提升。

那么如何给学生创造这种在学校里接可以接受职业岗位实践的职业教育环境呢?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

德国“双元制“教学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首先借助于德国的宏观政策,要求职业学校的学生首先要”受雇“于某家企业,这有点像我们的委托培养生那样,实际上来职业学校里就读的学生具有两种身份,首先是企业的员工,同时又是职业学校里的学生。半天可以在学校里通过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增长知识能力。对即将进行的实践性工作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半天进入企业,进行岗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企业里,有专门的师傅进行实践性岗位工作内容的指导。这样在校期间,实际上紧紧围绕了职业岗位实践的核心要素,工作岗位中遇到的实际工作任务和问题都可以直接面对,这样就有效地解决了方法能力培养的问题。

在我们国内进行职业教育培养,可以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思路,职业教育目前大部分的专业还是普通班的教学形式,采取的是两年半在学校进行专业学习,最后半年去企业进行实习。当然有些学校可能会做到实习时间长一些,达到“2+1”的形式,即前两年在学校学习,最后一年去企业实习,但这还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形式,没有真正做到在职业教育过程中,企业实践工作内容完全融合到教学实际中去,换句话说,校企合作的形式有待深入。

我们有些学校的某些专业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就做了很好的尝试。比如与某些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形成的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意义上说,其实有点类似于德国的职业教育形式。学生在报考专业的时候,就已经非常明确自己报考的是校企合作专业订单班,因为授课的内容更加贴近于校企合作企业的工作岗位实践内容,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可以优先被该企业录用。尽管还没有达到进入学校就是企业员工的程度,但一定意义上来说,培养的方向已经设定好了。企业会安排专人在学校内进行人才培养,整个班级的课程设置是根据企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配置的,企业老师和学校老师共同对学生进行订单式培养,打造企業需求人才培养的学习环境。在校内,学生可以更早地接触企业的工作内容,在企业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学习实践,充分地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

另外,对我们大部分的非订单班专业,如果我们要在学校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与企业实际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触,可以考虑“校中厂”的模式。把企业实际工作项目和内容引入学校,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进入企业在学校内建立的工厂,进行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这样一来,企业也可以在学生实际工作过程中物色好的苗子,学生也可以更快速地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职业能力,同时还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职业发展方向,将来在毕业时,学生可以更便捷地同企业进行双向选择。学校又可以利用“校中厂”的模式,更有效地培育符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获得良好的社会口碑,可谓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

作者简介:于帅(1981年8月)男,山东省武城县,汉族,威海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电子商务。

猜你喜欢

专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
不同阶段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内在发展规律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对于中教专业发展的作用研究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