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引领力提升路径探索

2021-12-17张利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新媒体

摘要:提升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引领力,必须把握新媒体时代发展的机遇,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紧紧围绕构建高校意识形态领域话语体系、拓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渠道、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增强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意识形态  引领力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一方面为高校抢占意识形态安全制高点、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话语权带来机遇,另一方面也使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面临新的挑战。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引领力亟待提升。

一、构建高校意识形态领域话语体系

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使意识形态领域面临诸多挑战。在复杂多元的文化思想碰撞中,高校必须构建起意识形态领域话语体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巩固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地位,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年学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热点、难点问题,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

1.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校要高校意识形态领域话语体系,就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巩固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地位。一是要在理论层面发挥好新思想的价值导向与纲领指南的作用。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有力的思想武器,坚定高校学子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帮助同学们自觉抵御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的冲击。二是要树立科学的实践观,结合新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斗争情况,加强宣传舆论引导,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提升青年学子的理论修养,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积极自觉地拥护意识形态安全。三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培育斗争精神。要汲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思想精髓,培育斗争精神,促进学生在政治上清醒、信念上坚定、理论上自信、行动上自觉,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纷繁复杂,彼此交织,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更好地凝聚和引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具有重要作用。一是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精神内核。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内涵,把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要求有机融合起来,并用以塑造精神品质、指导行为实践。二是要始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内容充分融入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中去,引导学生涵养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目标,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三是要注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作用。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真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实践,用以抵御各种纷繁复杂的思潮的侵袭,促进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真正取得实效。

二、拓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渠道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要守好阵地,丰富形式,多措并举,不断拓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渠道,把新媒体的发展成果灵活运用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去。

1.用好思政课堂主渠道

要运用新媒体发展资源,不断提高思政课堂主渠道教学效果。一是要转变教学理念。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勇于创新,更新教育理念。在强化以人为本的同时,要积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聚焦学生的成长成才,在平等交流、相互尊重的教育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二是要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既要講好讲透思政课理论知识,又要分享意识形态内容相关的最新理论成果,传播专家学者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重大社会事件的看法和评析,不断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三是创新思政课教学手段。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整合各种信息资源,用好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用图像、声音等元素表现思政课内容,用形象直观生动的教学形式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不断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针对性实效性。

2.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德育功能。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良好的校风学风,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总结凝练具有学校特色的核心文化,使其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方向标。要加大核心文化的传播弘扬力度,充分发挥高校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每一个师生的内在价值追求,陶冶师生情操,提升个人品格。二是要把握住新媒体发展的机遇,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形式。要利用好时间节点,大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活动。要紧紧围绕意识形态安全这一主题,精心设计一些专题教育报告会、专题讲座、榜样宣讲、演讲比赛等,用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熏陶思想、提升境界,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到蕴含爱国主义情感和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活动中去,不断强化弘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旋律。

3.开辟网络媒体新阵地

高校要始终立足时代发展大势,不断开辟网络媒体新阵地,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功能,多途径开展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一是要创新教学模式,结合传统课堂教学,开辟线上“慕课”教育课堂。要以互联网为媒介,利用好慕课开放性、网络化等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涉猎感兴趣的课程内容和相关知识,通过互动、合作、开放的课程学习,不断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因材施教、增强教育实效性的目的。二是要利用网络新媒体,搭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第二课堂”。要利用好QQ群、微信群、客户端等网络新媒体平台,充分挖掘其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功能,分享学习资源,加强沟通交流,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理想信念,使青年学子的思想境界不断得以升华,从而增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三是要突出主流意识形态要求,加强宣传舆论引导。要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加大宣传力度,用好官网、官微、专题网站、校报、广播电台、橱窗等舆论阵地,紧紧围绕政治热点、时代主题加强平台内容建设,用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最新理论成果、道德模范优秀事迹等内容的宣传,引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信念。

三、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理论素质好、职业道德佳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队伍,是做好新媒体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在要求。

1.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引领力为重点,优化队伍结构,建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一是要全面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现“双带头人”支部书记选拔方式全覆盖,使教师党支部书记普遍成为“双带头人”,大力推进教师党支部建设。二是要抓好引进入口,严格实行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准入制度,在新入职教师选聘过程中,严格考察是否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在事关政治原则、立场和方向上能否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防止不合格、不称职的人员进入思政课教师、辅导员队伍。同时,还要加大对当前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力度,让教育者通过培训学习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

2.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队伍肩负着落实教育方针、实现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和特殊使命,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要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引领力,必须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一是要抓好政治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站位。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目标,加强教师队伍的政治引领,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要抓好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发挥师资队伍的引领功能,不断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对师德失范行为实行“一票否决”。三是要抓好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引导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手段,创新教育方式,提高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能力,不断探索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基本规律,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和时代感。

高校作为青年学子聚集地和知识分子活跃地,历来是各类社会思潮抢占的重要阵地,也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我们要着力推动習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大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担当精神[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06-14.

作者简介:张利,宜宾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新闻学,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为宜宾学院党建研究专项课题“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创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9SJKT006)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