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本科高校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特征分析

2021-12-17胡五生龚文霞

江科学术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产学工科民办高校

胡五生 龚文霞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官方认可,致力于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项目。自2015年开始,获批立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高校数量呈上升趋势,其中2018年立项普通高校共1906 所,占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总数(2633 所)的71.57%,近四分之三的高校成功获批。2015-2020年,全国2600余所普通高校共立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4483项,其中民办高校立项4001 项,占立项总数的7.34%。无论是历年立项总数还是获批立项的民办高校数,整体均呈增加趋势,2015年仅2 所民办高校立项3 项,2017年以来年均200余所民办高校立项千余项(见表1)。分析民办本科院校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特征,并对其所呈现的特征进行原因分析,有助于民办本科院校育人模式的创新和校企合作育人成效的提升。

表1 历年立项数总体分布

一、立项项目类别分析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主要分六类: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项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师资培训项目;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其中,“大学生实习实训项目”仅在2017年设置,2016年、2018-2020年均未设置;在2017-2019年“新工科建设专题”连续三年设置,2020年转设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2016-2017年,“实践条件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两类单列,2018年之后合并为“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大类。另外,2016-2020年,均设置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创业联合基金”“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师资培训”四类项目,其中,在立项总数与民办高校立项数两方面,“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均为各年度最高,且与各类项目合计立项数的各年度比值均超过30%,二者立项趋势基本吻合,“创新创业联合基金”“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两类项目呈现此消彼长趋势,2016-2017年间“师资培训”类项目与各类项目合计立项数的比值基本在10%-20%之间浮动,浮动趋势基本一致,“创新创业联合基金”呈逐年下降趋势,“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则逐年上升,基于此,可以看出,历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立项项目中,“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相关的项目历年立项数量均超过了三分之一,而“创新创业”类项目的立项重点逐渐从“联合基金”转变为“教育改革”,有关如何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愈加成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重要内容。

表2 历年各高校立项项目类别分布

二、立项高校类型分析

《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根据学校性质、任务和数量,将中国高校(包含重点大学和一般大学)分为8 种类型: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医药类、语文·财经·政法类(简称文法类)、艺术·体育类(简称艺体类)、民族类、农林类。基于此,本部分对近六年获批立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高校类型进行统计与分析,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2015-2020年间,获批立项的普通高校理工类数量最多,其次为综合类、师范类、文法类、医药类高校;民办高校理工类数量也最多,其次为综合类、文法类、医药类、师范类高校,此外,近6年间,无论是高校总数还是民办高校数,艺体类、民族类、农林类这三种类型都鲜有获批立项,可以说明,办学性质、专业设置等方面的不同,使得高校具有不同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特色,这种差异也导致高校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数量表现出显著差别。

表3 历年立项高校类型分布

三、民办高校立项数区间分布

2015-2020 年间,4001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分布在152 所民办学校,但分布极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一是139 所高校获批2532 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占比63.28%,其中,有88所高校立项数为1-20项,年均立项数不足4 项;二是累计立项数超过100的仅4 所高校,分别为潍坊科技学院266 项,西京学院240 项,大连东软信息学院202 项,广东东软学院118 项,这四所高校的合计立项数占总立项数的20.6%;三是如图1 所示,可以发现,民办高校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数量集中分布在1-60 区间,60-120区间的高校数量大幅减少,120-200区间出现断层,无高校立项,200-280区间合计仅3所高校。

图1 民办高校立项区间分布

四、民办高校立项主题特征分析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主题体现了民办高校在产教融合方面的侧重点和着力点,是项目主持人、相关高校、合作企业、政府部门多方主体协同作用的结果。由表4 可知,立项30 项及以上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民办高校共47 所,共立项2866 项,占总项数的71.63%。利用专业分词工具对2866 个项目名称进行切词处理,共得到1925 个主题词。根据普赖斯定律,m≈0.749(nmax1/2)(其中m 为高出现频次,nmax 表示最高出现频次),“建设”出现频次最多,累计1001次,计算得m≈24,基于此,确定出现24次及以上的词为高频主题词,共116 个(见表5)。结合项目名称,对这116 个高频主题词进行分析,归纳出民办高校获批立项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具有以下特点:

表4 获得30项及以上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民办高校名单

表5 高频词列表(m≥24)

(一)创新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鼓励相关企业深化与高校产学合作,促进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资源配置、管理服务的多方协同,培养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需要突出专业特色,符合市场需求,强化能力导向,建立符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人才培养教学过程和课程内容创新开展研究,是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重要立项依据。主要体现在:一是大数据背景下教学与课程改革研究,如“基于产教融合的大数据课程建设研究”“大数据下的数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基于Hadoop平台的大数据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数据课程建设”等。二是特定专业核心课程与教学实践研究,如“大数据时代下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大数据背景下“云代理记账”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研究实践”“基于大数据分析的IT课程教学实践与应用课程体系教学建设”“基于大数据的物流管理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等。三是特定专业“双师型”师资培养路径研究,如“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师资培训”“大数据财税应用师资能力提升建设”“基于大数据的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大数据时代下应用型翻译师资培养建设探究”等。

(二)对接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研究

近年来,民办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规模和质量,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围绕“四新”建设,明确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在实际教学场景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包括:一是“新工科”背景下工程专业建设研究,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器人集成机械设计方向新工科建设”“新工科范式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基于产学研协同育人物联网工程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等。二是“新文科”视域下文科专业建设研究,如“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应用型大学大语文教育理念创新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新文科背景下基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国学教学课程体系设置及探索”“新文科背景下基于教育信息化的商务外语实践教学师资培训探索与实践”“新文科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课程中思政教学改革研究”等。三是面向“新工科”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研究,如“与新工科交叉融合的园艺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新工科背景下校、企、行、政共建智慧冷链产业学院”“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基地建设”“面向新工科光纤通信实验室建设”等。

(三)综合青年教师专业培训与学生创新发展进行研究

教师是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实施者和参与者,是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的根本。近几年获批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针对青年骨干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进行了深入探索。对于民办本科高校青年教师,通过针对不同专业开设教学能力研修班,设置奖教基金,开展教法、教技培训等多种途径,具体体现在:如“青年骨干教师移动电子商务研修班”“青年骨干教师ZigBee网络开发应用培训班”“青年标兵奖教金”“翻转课堂教学法青年师资培训项目”等。关于学生创新发展,主要从创新创业课程、实习实训项目、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展开研究,如“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大学生智慧医疗实训项目改革研究与探索”“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OOC课程建设”等。

五、结论与建议

基于以上对2015-2020年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立项项目的多维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

第一,民办高校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总体立项数偏少,立项率偏低,且分布极不均衡,2015-2020年,152 所民办高校合计立项4001 项,仅占立项总数54483项的7.34%,并且,63.28%的项目分布在139所民办高校,其中,88 所民办高校合计立项低于20 项,同时,仅4所民办高校立项数超过100项。“新工科建设专题(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立项数过少,“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历年立项比例居高不下,此外,相较普通本科高校,师范类民办本科高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新文科建设”立项数尤为不足。另外,艺体类、民族类、农林类三种类型的民办本科高校,鲜有项目立项。

基于以上分析,建议:一是契合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政策导向,强化民办高校对项目申报的关注,逐步提升民办高校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数;二是进一步缩小民办本科高校之间的立项差距,挖掘不同类型民办高校专业特色,引导其适时调整项目申报侧重点;三是高度重视“四新”建设类项目,激励农林类民办高校在“新农科建设”项目上顺势出击,提高立项率。

第二,绝大部分高校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如“潍坊科技学院的两大育人模式,一是“校园一体”为特色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二是农圣文化”传承创新为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提出,明晰人才培养思路,实施T-C培养模式;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多方协同共育人才。”“武昌理工学院三维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突出立德树人、突出全面发展、突出专业能力、突出创新创业。”“郑州商学院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产业参与、校地互动的‘产教融合模式’,‘一院一特色’校企合作育人模式。”“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的‘12334’人才培养模式,即一个人才培养目标、两支队伍支撑、三大课程体系、三大实践平台、政行企校四融合。”“西安翻译学院提出,资源共建、全程参与、互利共赢的新型产教深度融合的合作育人模式。”分析以上高校育人模式的关键词可以看出,以创新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探索,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创新教育,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题中应有之义。

为此,针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率连年较低的高校,提出如下建议,一是改革培养目标,突出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要求。二是优化课程内容,科学设计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知识分类与行业分类相结合、课程结构与职业需求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三是创新教学模式,综合情境体验、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探究教学等,建立产学研结合、学用紧密联结的教学模式。

第三,创新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对接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研究,综合青年教师专业培训与学生创新发展,基本契合了民办本科高校立项项目类型集中分布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培训”“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工科建设专题”方面的特点,但是,高频主题词排序表(“课程群”仅30 次,“新文科”仅27次,“理念”26次,“机制”25次)反映出,项目“重实践基地建设,轻理念机制创新”“新工科建设强势,新文科建设弱势”“重学生专业能力提升,轻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特征,民办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建设具有先天的薄弱性,民办本科高校在产学合作、产教融合方面相对被动,民办高校向应用型方向转型,催生了民办高校重理工科专业发展,轻人文社科专业建设的弊端。

基于此,建议:一是确立应用科技大学办学定位,加强重点学科与特色专业群建设,提升民办高校的学科创新能力和专业群建设质量。二是顺应“新文科”发展趋势,结合产业需求和办学定位,完善文科专业建设。三是注重培养应用型文科人才,适度发展应用型理工科人才,找准人才培养定位,确立适合自身发展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

猜你喜欢

产学工科民办高校
戎子酒庄 搭起产学平台
基于产学协同的融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贵州中小企业产学联合问题研究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工科概率统计教材中引入Matlab工具的探讨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结合教育模式在路桥专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