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晟煤业复合型软弱顶板岩层控制技术

2021-12-17李大龙

现代矿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下山岩层锚索

李大龙

(霍州煤电集团紫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矿井顶板的安全治理是安全生产的重要问题[1],对于复合型顶板而言,已有不少学者进行过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支护方案,但是对于复合型软弱顶板岩层控制却少见[2-4]。

1 工程概况

紫晟煤业地表地形以丘陵耕地为主,地面标高为+593~+634 m,地表无建筑物,地表盖山厚度为430~482 m,矿井目前正在回采工作面2-105,煤层编号为2#,工作面回采期间,裂隙带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扩大,但是影响范围较小,对地表的影响可以忽略。

回采工作面的平均厚度为3.42m,煤层的平均倾角为10°,煤层顶底板岩性如表1所示。根据表1所示的结果,顶板岩层由呈现层状分布的泥岩和砂岩组成,为典型的复合型顶板。复合型顶板含有软弱性岩层,因此顶板的稳定性较差,需要对支护方案进行优化,以确保后期回采工作的顺利进行。

?

2 复合型软弱顶板岩层数值模拟

对于复合型顶板(含有软弱顶板岩层)而言,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主要以离层破坏为主,不同岩层之间的错位移动是最常见的变形,因为不同岩层力学性质的差异以及上覆岩层的重力作用,导致错位移动受到一定的约束作用,造成层间力随埋深的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

在巷道开挖后,围岩原岩应力破坏,应力重新分布,在工作面的回采过程中,受到扰动影响,围岩应力会再次进行分布,这是一个持久性的过程,如果不对围岩变形进行控制,离层失稳将造成工作面的停产,甚至造成人员的伤亡。在实际工程中,考虑到监测时间的持久性和经济效益,很难长时间地实现围岩受力及变形状态的监测,因,此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开采扰动下巷道围岩进行模拟,在宏观层面得到围岩的变形特征,根据模拟结果,可针对性地进行支护方案的设计。

本次模拟对象为与工作面采空区相邻的回风下山和轨道下山,巷道断面均为矩形,巷道尺寸均为5 m×4.25 m(宽×高),数值模拟采区剖面图如图1,2条巷道原支护方案均采用锚喷网支护,在回采扰动下,围岩变形较大,因此需要进行支护方案优化。

根据采区剖面图和岩层顶底板岩性,建立尺寸为100 m×50 m×100 m的模型,定义底部为固定边界,两边为水平移动边界,上表面施加的初始应力值为10 MPa。

对轨道下山和回风下山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图2、图3所示的结果,从图2(a)可以看出,顶板岩层受到的水平应力在岩层界面出现明显的转折,因此层间是容易出现错动的位置;整体而言,在岩层以及煤层重力的作用下,围岩受到的水平应力值较小,当水平应力值大于煤层强度时,岩层间出现剪切破坏,因此造成水平应力向浅部岩层移动,模拟结果显示水平应力集中区域主要出现在砂质泥岩的上部。从图2(b)可以看出,复合顶板区域受到的垂直应力值较小,巷道两帮的应力值也较小,在巷道两帮1 m的位置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分析原因,复合层状顶板在受力作用下因为软弱岩层的存在,导致垂直应力向巷道两帮转移,因此在巷道两帮出现应力集中区域(垂直应力核)。因此可以看出,在巷道开挖后,轨道下山围岩应力状态从三向平衡状态转向不平衡的二向受力状态,复合顶板的存在导致岩层积聚的弹性能向埋深较大的区域转移,造成了巷道两帮的应力集中现象,巷道围岩将会产生严重变形。

回风下山数值模拟云图与轨道下山数值模拟云图相似,从图3(a)可以看出,顶板砂岩层出现应力集中区域,因此可以得到,复合顶板中的软弱岩层承载能力较弱,较大应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导致水平应力集中向埋深较浅的稳定岩层转移;对于图3(b)所示的垂直应力云图而言,巷道两帮处的应力集中区域较轨道下山有了明显的增加,说明顶板砂质泥岩岩层甚至煤层已经发生破坏,弹性能的释放致使垂直应力集中区域增加,巷道围岩将会产生严重变形。

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原有的支护方案围岩稳定性较差,巷道应力集中区域明显,在后期采动影响下,巷道围岩的受力变形将会持续增加,因此需要进行补强加固,以防止围岩的失稳。

3 工程应用

为了防止复合顶板离层破坏,控制巷道围岩的变形,对轨道下山和回风下山进行加强支护方案的设计,提高支护体的承载能力,控制顶板离层量和两帮的变形量。因为轨道下山和回风下山变形特征相似。工程应用以回风下山为例进行讨论,对轨道下山的支护不再进行赘述。

3.1 锚注支护参数

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砂质泥岩岩层在原有支护方案下变形严重,围岩稳定性较差,因此选用锚注支护方案,通过向泥岩岩层中注浆的方式提高泥岩岩层的强度,减少复合型岩层的离层量。因为注浆巷道的服务年限较长,注浆材料应该选择强度大、硬化快的材料,根据以往生产经验,水灰比为0.7∶1的无机注浆材料满足本次加强支护方案的要求,采用管长为3 m、直径为28 mm的钢管进行注浆,注浆孔的间排距为1.5 m×2.5 m,其中,注浆锚索的直径为21.6 mm,长度为6 300 mm,间排距为1.4 m×1.6 m。

3.2 注浆施工范围及工艺

实际工程中,矿井回风下山0~400 m范围内顶板下沉严重,巷道两帮收敛量大,本次注浆施工选择变形较大的0~100 m范围内进行试验,通过注浆配合注浆锚索的方式完成联合支护。

注浆流程:首先进行糊缝操作;然后对3 m范围内的岩层进行浅部注浆工艺;最后进行预应力锚索的支护,通过锚索孔进行最终的注浆工作,完成对整个顶板岩层的注浆施工。

浅部注浆压力维持在4 MPa,确保浆液充分扩散,注浆时钻孔角度为7°,巷道两帮处注浆角度控制在25°左右,确保浆液充分扩散到两帮的松散岩层中。

注浆锚索直径为21.6 mm,长度为6 300 mm,间排距为1.4 m×1.6 m,通过锚杆钻机进行扩孔,待锚索和注浆管安装完成后,进行锚索的预紧,随后利用注浆管进行无机材料浆液,浆液注满后完成施工。

施工完成后,在巷道顶板和两帮处每隔10 m布置1个测点,监测巷道围岩的变形,通过对40 d内10组测点进行均值的求取,得到图4所示的围岩变形观测曲线,从图4中可以看出,40 d内巷道顶板的最大下沉量为39 mm,两帮最大收敛量为25 mm,且在支护的监测中,巷道围岩变形无明显大范围的波动,表明支护方式起到很好的支护效果,有效控制了围岩的变形。

4 结论

(1)根据实际工程,利用数值模拟得到的结果显示,围岩变形严重。因为复合顶板中的软弱岩层承载能力较弱,导致顶板砂岩层和巷道两帮均出现应力集中区域。

(2)通过注浆配合注浆锚索的方式完成联合支护,巷道围岩变形监测结果显示,顶板下沉量和两帮收敛量均得到有效的控制。

猜你喜欢

下山岩层锚索
高应力岩层巷道钻孔爆破卸压技术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双下山
地球故事之复理石岩层
下山记
小猴下山
煤矿深部高地压巷道锚索支护技术对策研究
不同锚索参数对预应力场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小猴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