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干化学分析法、尿沉渣分析仪、尿沉渣人工镜检联合检测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021-12-17赵军杨朝云

中外医疗 2021年28期
关键词:管型化学法尿沉渣

赵军,杨朝云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福建厦门 361003

尿常规检查是泌尿系统疾病诊断的主要方法,以往临床主要采用尿细菌培养检测尿液中病原菌,但耗时较长,容易导致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1]。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目前采用的尿干化学法、尿沉渣分析仪、尿沉渣镜检对提高尿路感染、肾结石等泌尿系统疾病检出率具有显著效果,有利于临床作出准确诊断和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也能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2]。但是尿干化学法、尿沉渣分析仪、尿沉渣镜检各有优点和不足,诊断效能也不相同,有研究表示尿沉渣镜检对泌尿系统疾病诊断灵敏度更高,可以检出尿液中的成分,以判断泌尿系统的类型,而尿干化学法和尿沉渣分析法能检出和评估泌尿系统感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3]。有研究指出,采用尿干化学法、尿沉渣分析法、尿沉渣人工镜检联合检测,可提高泌尿系统疾病诊断效果,以减少漏检和误检情况[4-5]。鉴于此,该研究方便选择2019年1月—2021年2月于该院泌尿科门诊就诊的100例患者的尿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尿液标本分别进行尿干化学分析法、尿沉渣分析仪、尿沉渣镜检检查,并分析尿干化学分析法、尿沉渣分析仪联合尿沉渣镜检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于该院泌尿科门诊就诊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该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对该研究知情同意。纳入标准:存在腹痛、尿急、尿频、血尿等泌尿科疾病症状者;临床资料齐全者;积极配合检查者;交流能力正常者。排除标准:合并尿毒症、排尿系统异常者;合并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者;尿液标本2 h内尚未送检者;未按照操作标准要求收集尿液标本者;合并精神疾病者;急性重症感染或急性传染病者;既往行肾移植手术者;检查前服用维生素C、抗生素、氯丙嗪等药物者。100例患者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23~88岁,平均年龄(52.36±6.85)岁;体质量40~70kg,平均体质量(55.36±8.85)kg;部分患者存在腹痛。

1.2 方法

收集尿液前女性患者需避开月经期,以清晨中段尿为主,均采用医院提供的一次性尿试管收集25 mL新鲜尿液,每例患者留存3份尿样待检。尿干化学分析法采用尿干化学分析仪及和配套试剂纸条展开,尿沉渣分析法采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展开,尿沉渣镜检选择普通光学显微镜和台式离心机展开。将尿液标本20 mL倒入尿沉渣离心管,平均分为2份,分别进行尿干化学分析法和尿沉渣分析法进行监测,时间1 min,对比相关参数。尿沉渣镜检:对尿液标本进行离心,离心半径10cm,离心速率1 500 r/min,时间5 min,留取沉渣0.2 mL,轻摇离心管,混匀管内沉渣有形成分,吸取20μl,置于显微镜玻璃片上,面积18 mm×18 mm,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镜检。所有标本检查均由经验丰富的检验医师在2 h内完成检验。

1.3 观察指标

尿干化学分析法诊断标准:以干化学仪判定的阴、阳性为准,隐血阴性,尿白细胞阴性。尿沉渣分析仪诊断标准:高倍镜下观察10个视野,红细胞0~25(μl),白细胞0~3(μl),透明管形0~2(μl),若上述各项检测指标均超出正常范围,即评为阳性。尿沉渣镜检诊断标准:高倍镜下观察10个视野,红细胞0~3(HP),白细胞0~5(HP),透明管形0~1(HP),若上述指标均超过正常范围,即评为阳性。以镜检结果作为金标准参考,对两种仪器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仪器检测法与镜检法对红细胞检测结果的比较

镜检检测显示红细胞阳性68例,阴性32例,尿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对红细胞检测有很好的敏感度,分别为92.65%和89.71%,尿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对尿液红细胞检测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0.09、0.39,P>0.05)。见表1。

表1 两种仪器检测法与镜检法对红细胞检测结果的比较

2.2 两种仪器检测法与镜检法对白细胞检测结果比较

镜检检测显示白细胞阳性76例,阴性24例;尿沉渣分析法对白细胞的检测敏感度为93.42%,而尿干化学法敏感度为73.68%,尿沉渣分析法与尿干化学法对白细胞检测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P>0.05);尿沉渣分析法对白细胞检测敏感度高于尿干化学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7,P<0.05);尿沉渣法对白细胞的检测准确度高于尿干化学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1,P<0.05)。见表2。

表2 两种仪器检测法与镜检法对白细胞检测结果的比较

2.3 尿沉渣分析法与镜检法对管型结果的比较

镜检检测显示管形蛋白质阳性80例,阴性20例;尿干化学法对管型无法识别,尿沉渣分析法对管型检测的敏感度仅为30.00%。见表3。

表3 尿沉渣分析法与镜检法对管型检测结果的比较

3 讨论

泌尿系统疾病主要包括膀胱、尿道、输尿管和肾脏,任何一个器官组织发病都可影响整个系统,甚至机体其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尿痛、血尿、尿急、尿频、排尿困难、腰痛等症状,疾病种类较多,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但大多数疾病是由外部细菌入侵感染导致,使泌尿系统发生炎症[6]。由于泌尿系统疾病发病症状无特异性,在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带来一定难度。因此,需要采用有效、快捷、安全的检验诊断方法提高诊断质量。

尿液干化学法、尿液沉渣分析仪和尿沉渣人工镜检是目前临床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常用方法,但是三种检验方式操作方法和原理各不相同,而且受到影响因素也不同,这就容易导致检验结果存在差异性,有研究指出尿干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尿沉渣镜检联合检测可以弥补单一检查的不足[7-8]。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沉渣分析仪可检测出尿液中的某些化学成分,主要由试带、光学系统、机械系统和输入输出系统等部分构成,通过计算机控制,收集和分析试剂块颜色,将信息转化为型号,最终输出测定化学成分的含量,以此判断泌尿系统的病理变化和生理变化,间接反映机体多脏器和系统功能,适用于炎症、结石、结核和肿瘤的诊断和疗效评估[9]。尿沉渣镜检是利用显微镜识别尿液细胞、结晶和寄生虫等各种病理成分,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鉴别诊断中起到有效辅助作用。两种检查方法联合检测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最大限度减少漏检的情况[10]。该研究结果显示,镜检检测显示红细胞阳性68例,阴性32例,尿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对红细胞检测有很好的敏感度,分别为92.65%和89.71%;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对尿液红细胞检测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红细胞检测方面,尿液中红细胞内的红细胞释放的血红蛋白具有过氧化氢酶样活性,经过过氧化氢烯钴或茄香素分解后,可以氧化为邻甲联苯胺,使尿液中的红细胞呈色;此外,采用尿干化学分析仪还可以检测出已溶解或已破坏的血红蛋白,使之呈色,准确标记,所以采用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尿液红细胞的灵敏度较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尿液含有多种多样复杂物质,如菌尿、肌红蛋白和易热酶,这些均会使试纸改变颜色,干扰检测结果,提高假阳性。同时,尿沉渣分析仪只能检测完成的红细胞,对已溶解的红细胞无法识别。因此,还需通过显微镜放大观察尿液中存在的有形成分,真实反映尿液中复杂的物质和细胞,更好地减少误诊或漏诊情况。因此,采用三者联合检测尿液中红细胞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该研究结果显示,镜检检测显示白细胞阳性76例,阴性24例;尿沉渣分析法对白细胞的检测敏感度为93.42%,而尿干化学法敏感度为73.68%;尿沉渣分析法与干化学法对白细胞检测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沉渣分析法对白细胞检测敏感度高于尿干化学法(P<0.05);尿沉渣法对白细胞的检测准确度高于尿干化学法(P<0.05)。这提示相比于单一采用尿干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和尿沉渣人工镜检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更高。在白细胞检测方面,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尿白细胞原理主要是基于中性粒细胞胞质含有特异性酯酶,可以作用于吲哚酚酯,并发生重氮盐反应,进而产生紫色缩合物,该缩合物颜色的深浅与中性粒细胞含量呈正相关关系,通过观察缩合物颜色,即可检测出白细胞在尿液中的含量。但是尿液中含有高浓度胆红素可能会改变试纸颜色,进而产生假阳性[11-12],同时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只能检测中性粒细胞,不与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反应,若尿液中含有大量淋巴细胞时,就会产生假阴性结果。尿沉渣分析和人工镜检可以清晰显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形态,故针对存在非中性粒的白细胞,能够排除尿干化学法检测假阴性或假阳性情况[13-14]。因此采用尿干化学分析法、尿沉渣分析仪和尿沉渣人工镜检联合检测可达到互补的作用,提高白细胞阳性诊断符合率。该研究结果显示,镜检检测显示管形蛋白质阳性80例,阴性20例;尿干化学法对管型无法识别,尿沉渣分析法对管型检测的敏感度仅为30.00%。在管型检测方面,采用尿沉渣分析仪和尿沉渣镜检可以直接反映出尿液中细胞有形成分的形态,如结晶、管型、肿瘤细胞、炎性因子,故在提高管形蛋白质诊断符合率中具有显著[15-17],但尿沉渣分析是基于人们的认知判断检测结果,每个检查医师对形态认知能力存在差异性,也有可能出现误认情况,该检测方法容易将颗粒管型和细胞管型误认为细胞或结晶,诊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同时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中尿液中大多数成分并不能让试纸显色,故该方法对尿液中的管型、结晶等成分也存在局限性[18-20]。因此,对管型检测还需要依据显微镜法反复检测以提高管形蛋白质诊断符合率。通过以上分析,发现3种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但在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或红细胞时部分检测方法都各自发挥重要作用。可见,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尿沉渣分析仪法、尿干化学分析法和显微镜检查法联合检查尤为重要,这对确保检测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一提的是,在尿常规检验中,无论采用何种检验方法,都需要依赖人为操作,而尿常规检测程序复杂、多样,人为操作和工作环境都有可能对检测带来一定的影响,故检验科工作人员应重视检验环境管理。有研究认为,部分检验误诊或漏诊都与检验操作不当、标本采集不当、环境因素有关,如女性尿液标本采集容易沾取阴道分泌物,可影响检测准确性,检验科人员应加强检验仪器检测方法的学习和培训,在引进新的检测仪器或技术时,积极更新学习和培训,提高操作水平,减少失误;此外,还要加强检验标本采集管理和环境清洁,避免出现标本污染、细菌污染等情况,制定尿液标本检验管理制度。这对提高泌尿系统疾病诊断准确率具有积极作用[21]。

综上所述,相比于单一检测,采用尿干化学法、尿沉渣分析仪联合尿沉渣镜检检测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优势显著,三者联合检测能起到互补作用,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管型化学法尿沉渣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湿化学法合成Ba(Mg(1-x)/3ZrxTa2(1-x)/3)O3纳米粉体及半透明陶瓷的制备
绝缘管型母线改半绝缘管型母线的工程应用
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沉渣检验的作用分析
尿沉渣中蜡样管型与不同类型肾小球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化学法处理电镀废水的研究进展
管型结构物维修摩擦叠焊设备研制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检测对尿路感染诊断价值的研究
湿化学法合成羟基磷灰石晶体及其表征
低射频下管型线圈感应耦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