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岱年先生讲学记录手稿*(一)

2021-12-17张岱年朱义禄

衡水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太虚张载本体论

张岱年,朱义禄

张岱年先生讲学记录手稿*(一)

张岱年1,朱义禄2

(1. 北京大学 哲学系,北京 100871;2. 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2)

张岱年;中国哲学;本体观念;本;本根;元;质用;体用;本体;实体

83.5.11张岱年先生讲

中国哲学中的本体观念

一、本,本根,元

二、质用,体用

三、本体,实体

四、中国哲学中本体观念的特点

一、本、本根、元

古代哲学中有人认为“体用”二字源于佛教。我认为体用范畴虽与佛教有关,但却是中国固有的。

孔子“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可见孔子已讲过“本”的概念。但在孔孟那里,“本”只是伦理学的范畴,而不具有宇宙哲学的意义。《天下》“以本为精,以物为粗”,把“本”与“物”对照起来。这二句话在《老子》中没有。《知北游》中提出“本根”的概念来。本根是看不见,但有很大作用。万物受它滋养,为万物的基础。“本根”也简称“本”。

道家讲“本”就是“道”。老子认为“道”先于天地。老子的贡献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天地起源的问题。我认为“道”是最高的抽象原理,是客观唯心主义。他讲无形、无象的相对于万物之上的一个绝对。这个绝对问题的提出亦是老子的贡献。

宇宙哲学。存在论:讲存在的根源,即来源论(本体论)。

道生出天地、万物之后并不消灭。[从]道作为天地万物的基础来说,这是本体论。庄子更进了一步,他扬弃了“始”的概念,庄子认为讲“始”讲不清楚,不讲为好。程颐不讲天地起源论,讲本体论,认为阴阳无始。

中国哲学还有一个“元”的概念,见于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唯有圣人能把万物统一起来到“元”那里。“元”是万物之本,这是董的说法:

“元”——表示万物的统一性,世界的统一性。

“元”——世界的始祖。

据现在史料考察,“元”始于《吕氏春秋》,认为“元”就是“气”。

二、体用、质用

体与用这对范畴起于何时?

李二曲认为,体用起于禅宗六祖惠能。事实上早于惠能前即已有体用二字。《荀子·富国》中“万物同宇而异体,无宜而有用”,这是体用并用为第一次,这里的体是指形体。

《墨经》讲“体”为“端”,“端”为一点。孟子讲“体”,为部分解。现在讲“具体”二个字见于孟子。孟子认为,子游、子夏得到孔子的一部分,只有颜子具备了孔子的各部分,这叫“具体而微”。包括各部分的全体叫具体。孟子这一说法类似黑格尔的“具体”。

“道”——普遍原理,“道体常而尽复”,荀子这里又用道来讲体。恒常性的本体的意义已具备,这在抽象思维上是一大进步,但荀子讲得不多。

魏晋时杜恕作《体论》,“体”是指政治原则,如君之体、臣之体。王弼说的“无”是指抽象的绝对。王弼虽“体用”并举,但意义并不十分明确。东晋韩伯的话是套了王弼的话。(《中国哲学发微》p34)裴頠讲“有”,认为只是“有”才是“体”,而不能讲“无”为“体”。

唐孔颖达(见《发微》p34)。孔在唐初,比惠能早。唐初另一经学家崔憬讲体用二词的意义较明确,在中哲史崔憬讲得最清楚,并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

“体”还有一个意义是原则。

总之“体”有二个意义:一是具体的东西,一是抽象的原则。

宋初胡瑗,他讲“明体达用之学”。所谓“体”——君臣父子、人伦关系是万世不变,这叫“体”。据这个“体”来用,叫做“用”。张之洞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体”是指抽象的原则。

质表示二个意义,一是物质之质,一是性质之质。

前者是客观实在,后者加以延伸,把“性”与“质”二字连用。“性”原指事物之特性,后来连用了,以“性质”来代“性”。

中国古书中讲的“本质”是指材料,而现在是指根本的性质。

三、本体、实体

常用的本体论是个翻译名词,与实体同义。辩证法为翻译名词,《黄帝内经》讲的“辨证”,与哲学上的意义截然相反。

“本体”最早见于晋朝。司马彪作《庄子注》,此书已失,但有逸文。《骈姆》篇“性,人之本体也”,也无上下文。(为陆德明所引)

张载说:“太虚,气之本体。”太虚即气,虚空即气,这是张载哲学的基本思想。太虚有二重意义:最高的实在与太空。太虚是气的本来状态。

“气”在中国古书中的意义非常复杂,有三层意义:

1、常识的气:空气、云气、呼吸的气。

2、哲学的气:构成万物的原始材料,在人的意识外边,原则上可以感觉到。气是有空间的,能运动的。

3、推广的气:任何状态都可称气,物质的东西可称气,精神性状态也可说气。如孟子说的“浩然正气”。

气和西方的原子、基本粒子有所不同。气有波动性,西方原子、基本粒子无波动性。西方物理学家对气的概念甚重视。

张载的“气”是第二层哲学意义的气。

本体指现象背后的实在,这是西方哲学流行的观念。张载讲太虚即气即本体,并不是指现象背后的实在。

本性也叫体,这是张载“体”的另一个意义。“德其体”(《神化》)“体之谓性”(《诚明》)“体”指永恒的本性。

程颐:参见《发微》p.36

最微妙的是理,最显著的是象。显著的与微妙的没有间隔。他以“理”作为“体”,这与张载以“气”为“体”大不同。

朱熹:讲性之本体,以“理”为“性之本体”

程朱又有“道体”的概念,一是指理,一是指世界变化的过程。程在解释“子在川上曰”这一话时,指变化的过程。朱熹在《四书集注》中也有类似的意思,虽比较深刻,但讲得不多。

王阳明讲“心之本体”,也即“天理”。心的本体指心的本然状态。

对本体的见解有气一元论、理一元论、心一元论的不同。

“实体”这一观念最早见于王廷相,称“气”是“造化的实体”。气是实体,是统一客观的实在。王夫之也讲过实体,“太和氤氲之实体”,认为气即实体。戴震讲阴阳五行是“道之实体”。三人都未作过详细的分析和解释。他们的“实体”有二个含义:

一是客观实在性。

一是永恒的存在。永恒的自己的存在。唯物主义认为“理”不能独立存在,必依附“气”。这与客观唯心主义有所不同。

四、中国哲学本体观念的特点(禄案:笔记上原本无,因得赶快记录之故,而前有了,故一时略了)

老庄既有天地起源论,又有本体论。有人以为本体论从王弼那里开始的,我以为老子的“道”有本体论的意义。庄子讲“道”讲无所不在,这也是本体论的意义。庄子哲学比王弼深刻。《淮南子》认为“道”是“一”,“一”是绝对,也有本体论的意义。中国古代哲学,天地起源论与本体论是结合在一起。

在古代本体论中有三个派别:气、理、心;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禄案:求快省,现补)

“自本自根”,自己以自己为原因。庄子这一点与斯宾诺莎相似。自己以自己为原因为本体,这是中西哲学相同的地方。

儒道本体观念的特点:

不是以实在与幻想来讲本体与用,而佛教以为用是假想,儒道均以为现象并未幻想。西方哲学以本体是实而不现,现象是现而不实,这种观点中国没有,不以实幻来区别体用。

强调体用统一,僧肇《不真实论》,认为实在离不开现象。汤用彤以为,僧肇也讲体用一元,尽管他以现象为幻想。(禄案:这是印度佛教向中国思想靠拢的表示。)(禄案:这是我当时的想法,不是张岱年先生的。)

自实证主义出现后,以本体为形而上学玄想,主张废除本体论的概念,这可以考虑。“实体”这一概念可以用,“本质”这一词恩格斯肯定过,我们可以讲,“本质”是一个科学名词。

10.3969/j.issn.1673-2065.2021.06.008

张岱年(1909-2004年),男,河北献县人,中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

朱义禄(1942-),男,浙江宁波人,教授。

B26

A

1673-2065(2021)06-0064-07

2021-09-10

*注:1983年5月,张岱年先生在安徽大学哲学系举办的“中外哲学史研讨班”授课,讲授了《中国哲学中的本体观念》《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剖析》《先秦哲学和宋明理学》《张载的天人合一论》。同济大学的朱义禄教授保留了这些珍贵的手稿,并将其赐予本栏目发表。

(未完,待续)

(责任编校:耿春红)

猜你喜欢

太虚张载本体论
本体与超越:生活儒学的本体论问题
张载“太虚”概念当代争端辨析
太虚之境——雷安德罗·埃利希当代艺术展
天问一号
张载的“变化气质”之道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关学”的精粹及其对后世的启迪——张载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当代太虚拳的价值审视与推广策略研究
不与乞丐拼下限
浅议古代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