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GNB-2018 版本的修订与启示*

2021-12-17陈东宇刘艺蓉

南方建筑 2021年5期
关键词:条文版块权重

王 静,陈东宇,刘艺蓉

引言

2008年,德国交通、建设与城市规划部和德国可持续性建筑委员会(The German Sustainable Building Council)正式推出了德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Nachhaltiges Bauen e.V.(德语,缩写为DGNB)。它弥补了第一代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英国BREEAM 和美国LEED)在经济及客端感受方面上的不足,在世界领先的建筑节能探索及实践基础上建立体系[1]。因此,DGNB 是一种系统先进且内容有特点的第二代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我国对DGNB 历次更新版本一直有学术研究。2010年,卢求介绍了DGNB-2008 版本,并阐述其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发展的意义[1];2013 年,朱玲等通过对我国2006 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DGNB-2008 版的对比,探讨了当时我国绿色建筑评价在体系及内容上的不足[2];2015 年,张凯对DGNB-2014版进行详尽的介绍[3];2017 年,杨栋将我国2014 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DGNB 国际版进行比较,阐述了DGNB 体系对我国当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市场上发展的一些启示[4]。由此看出,国内对DGNB 前两个版本已有较为完善的研究,DGNB 各个版本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不同版本都有一定启示。

目前,DGNB 体系已更新至2018 版本,它的具体内容较之前版本有较大改动,国内对DGNB-2018 版本的系统性研究稀少。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下,本文针对DGNB-2018 更新版本进行解读去探究DGNB 的修订规律、方向及内容,以求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德国DGNB 双认证工作给予一定帮助。

1 DGNB 引导德国认证绿色建筑迅速发展

在DGNB 的指引下,德国政府推出诸多的建筑节能法规、激励政策和市场金融工具,使绿色建筑的认证市场迅速发展:统计DGNB 官网数据,截至2020 年12 月底,全球通过DGNB 预认证及认证的项目总计1932个,其中1722 个项目位于德国;从2009 年到2019 年,全球26 个国家和城市街区开展了DGNB 认证,德国境内通过认证的项目总计1530 个,德国境外通过认证的项目总计192 个(表1)[5]。德国认证绿色建筑市场分为两个时期:2009~2013 年认证缓慢增长阶段和2014~2019 年认证大幅增长阶段。

表1 全球认证德国DGNB 数量统计表

1.12009~2013:德国认证绿色建筑数量的缓慢增长

2009 年,德国政府发布《促进建筑物节能的法案》第三版,此版本为所有新建的住宅和非住宅建筑设定了新强制性的最低节能标准;同一年,德国开发银行为绿色住宅建筑提供财政资金支持;2010年,德国政府又颁布《可再生能源法》,从法律层面要求使用可再生能源[6]。德国政府采取的广泛措施对绿色建筑的认证起到一定的帮助,从2009~2013年,德国获得DGNB 认证的绿色建筑数量从每年43 个增加到每年131 个。但其法规、资金激励、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建筑节能率,再加上DGNB-2008 版身为初始版本存在一定不成熟性,使政府政策与基于标准的认证目的有所出入。因此出现了依赖市场监管和自我调节的现象。并未给认证数量带来更多的增长,2013年下跌至107 个(图1)。

图1 德国境内外认证DGNB 建筑数量统计

1.22014~2019:德国认证绿色建筑数量的大幅增长

2014 年,《可再生能源法》进行大幅修订,要求新建筑符合规范中的节能要求,而旧建筑的改造则通过市场激励计划补贴;2015 年,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建筑和核安全部发布《可持续建筑指南》,强制性规定德国大部分城市街区的新建建筑符合DGNB 绿色建筑要求,同时德国开发银行通过低息贷款和投资补贴为认证DGNB 的住宅建筑、社会基础设施建筑、商业非住宅建筑和部分个人改造的住宅建筑提供财政支持;2016年,《能源节约法》进行重新修订,为鼓励业主建造绿色建筑,德国地方政府给地方项目提供额外的激励措施[7]。2014~2019 年,德国政府颁布的强制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法规、银行激励措施与DGNB 有机的结合,推动了绿色建筑认证数量的增长。此外,将DGNB 不同更新版本与每年认证项目数量与进行对应统计,发现2014 版和2018 版的修订使认证数量大量增长,特别是在2018 版全面应用后的2019 年和2020 年,DGNB 每年的认证数量分别为233 个和306 个(图1)。

综上所述,德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不同更新版本与其政府颁布政策的有机结合使得DGNB 认证数量增长迅速,探究DGNB 不同版本的发展历程及最新版本的具体内容可进一步了解第二代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 DGNB-2018 版本的发展由来与现况

到2020 年为止,DGNB 在全世界各国发展12 年,在不改变其大类“经济质量”、“生态质量”、“社会文化及功能质量”、“技术质量”、“过程质量”和“场地质量”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建筑类型与阶段推出诸多的评估工具。DGNB 共有3 个阶段的版本更新(图2),通过时间顺序梳理可了解DGNB-2018 版本的发展由来和现况。

2.12008~2014 年

2008 年,德国首次推出DGNB 新建建筑2008 版本,该版本仅针对办公和行政大楼,有金级、银级和铜级这3 个评价定级[8]。2009 年,推出针对商业、工业、教育和住宅建筑的评价工具。2010 年,推出国际版本的评价工具。2011年,推出市区评价工具,可评价城市住区。2012 年,推出实验建筑和会议场所的评价工具。2013 年,推出卫生建筑和小型住宅建筑的评价工具。2014 年,推出认证工业区的评价工具,DGNB因此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工业区认证提供商。

2.22014~2018 年

2014 年,DGNB 新建建筑的评价工具更新到2014 版本,建筑的认证类型增至5 类,分别是大卖场、酒店、物流、办公室和生产,评价定级增加了铂金级[9]。同年,推出国际版的评价工具。2015 年,推出运营中建筑评价工具。2016年,推出社区认证评价工具,可以认证市区,商业区,垂直城市,度假胜地和开放式活动场所等。2017 年推出体育场馆评价工具。

2.32018 年至今

2018 年,DGNB 新建建筑的评价工具更新到2018 版本,建筑的认证类型增至9 类[10]。同年,推出认证室内装饰的评价工具。2020 年,推出针对国际版本、运营中的建筑物、社区(适用于城市区、办公商业区、工业区、活动区)和拆除建筑的评价工具。目前,DGNB-2018 版本共包含6 个标准(图2)。其中,DGNB 拆除建筑2020 版的评价对象及建筑阶段较为特殊,针对旧建筑的拆除、建筑构件回收及建筑垃圾的处理。

DGNB 更新过程呈现出规律性,具体分为两点:①DGNB根据新建建筑版本延伸开发其他评估工具:自DGNB 首次推出起,每隔1~2 年标准的研究者都会在新建建筑版本的基础上去开发针对特殊建筑类型、区域、室内装饰或国际版本的评估工具;②DGNB 根据前一阶段反馈修订最新的新建建筑版本:在上轮评估工具都更新完毕后,标准的研究者会根据绿色建筑的发展理念、实践过程和反馈结果归纳DGNB 存在的不足。然后,结合归纳内容对DGNB 体系下的新建建筑评价工具进行重新修订。上述两点规律形成一个闭环,以促进DGNB 体系的持续更新。因此,DGNB 的发展历程及更新思路值得借鉴学习。

DGNB-2018 版本在目前正在使用的标准工具中占据主导地位。DGNB 正在使用的标准评价工具有本土版和国际版,分为新建建筑、既有建筑、室内装饰、城市街区四种标准类型,包含13 部专项评价标准,其中6 部专项评价标准归属于DGNB-2018 版本(图2)。

图2 DGNB 更新的3 个阶段

3 DGNB-2018 版本体系的调整与优化

DGNB 根据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会在不同版本中细化和修善其评估体系的架构和内容。DGNB-2018 版本在强调创新能力、循环经济原则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1)的基础上,优化了标准的结构设计和内容。在结构上,将实现条文的技术附在标准后面,并在标准条文中进行标记,以便更容易找到所需的实施方法;在内容上,每个评价条文开始位置描述其目标以及使用的好处,结束位置描述DGNB 在系统的下一个版本中开发该评价标准的预计划。以新旧的对比方式得出DGNB 体系架构的调整及内容的优化。

3.1 分项精简整合,适用建筑类型增加

DGNB-2018 版本对部分分项进行了精简整合,使得适用建筑类型从原有版本的5 种增加至9 种。此调整既提升了自身的系统性,又延展了指导的范围。DGNB 最初版本仅评价新建办公和行政大楼,随着认证建筑类型的逐渐增多,相继推出了针对不同建筑类型和阶段的评价工具,包含德国主要建筑类型。该做法增加了标准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全面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因种类过于繁杂,给评价与管理带来不便。因此在最新的修订中,对分项条文和建筑类型进行整合。在分项条文上,原有46 项精简成41 项(表1);在建筑类型上,对大卖场的评价拆成购物中心和大型超市,并将原有的商业、教育及住宅建筑的评价工具整合进该版本,最终适用建筑类型扩展到办公、教育、住宅、酒店、大型超市、购物中心、商业建筑、物流、生产这9 种,并将这9 种类型建筑的在不同分项条文中占据的分数权重整合进该版本中。

3.2 评价定级增多,评级难度降低

DGNB-2018 版本的评定级别增多,入门要求和评级难度都相对降低,创新性要求相对增加。2015年,DGNB 改变其对建筑物和社区的评定级别的分数比例设置,并引入铂金级作为其最高认证级别,但是当时铂金级的认证仅限于新建建筑。在2018 版本中铂金级才全面用于整个标准体系,适用建筑类型包括新建建筑、既有建筑、城市街区和室内装饰。在旧版本中,评价定级为铜级、银级和金级,对应指标权重分别不低于50%、65%和80%[8];在最新版本中,评价定级为铜级、银级、金级、铂金级和钻石级5 个等级,前四个对应指标权重分别不低于为35%、50%、65%和80%[10]。DGNB 钻石级是在建筑获得金级或者铂金级的基础上进行评定的(表1)。此外,这个级别有两个评定标准,一是方案阶段的创意设计,二是建成以后的建筑质量。其对建筑设计的创新性及建成建筑的绿色性能要求高,因此评价难度较大。截止2020年9 月底,仅有5个德国项目获得钻石级认定。

3.3 分项条文调整,大类权重微调

DGNB-2018 版本中分项条文部分内容及权重调整和大类指标权重微调(表2)。“生态质量”、”经济质量”、“社会文化及功能质量”这三项大类的指标权重没有变化,修改大类下的一些分项条文,调整后的分项条文更强调当地环境和气候对建筑的影响。“过程质量”及“场地质量”的权重增加,“技术质量”的权重减少,调整后的大类权重更关注建筑及其室外区域对城市规划的贡献。

表2 DGNB 新旧版本的分项条文数量对比

3.3.1 三大类指标权重不变,分项条文调整

在“生态质量”中,有3 项分项条文的调整。“ENV1.1生命周期评估”中前两项生命周期评估标准已合并为一项,权重从7.9%到9.5%,这种做法可尽早的在规划阶段考虑生命周期因素;“ENV1.3 可持续资源开采”在旧版的“ENV1.3 采购责任”上进行修改。新修内容包含两点:一是可持续生产原材料,二是二次原料的使用,权重从1.1%到2.4%。前者解决了产品对整个价值链(从原材料采购到加工)的生态和社会影响,后者确认了二次原料的使用以及这在多大程度上减轻了资源的开采,从而促进了负责任的采购;“ENV2.4 生物多样性”是新增条文,权重为1.2%。它阐述了建筑对自然界多样性的贡献,反映了绿色空间的质量以及场地如何帮助保护动物和植物或鼓励定居。

在“经济质量”中,有1 项分项条文的调整。“ECO1.1生命周期成本”增加了评估点“规划过程中的生命周期成本优化”,这样使得可以在规划期间审议生命周期影响评估的结果,权重从9.6%到10%。

在“社会文化及功能质量”中,有1 项分项条文的调整。修改了“SOC1.2 室内空气质量”,在其评估点“室内空气质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中甲醛目标值进一步降低,除此之外为保护非吸烟者和减少复印机和打印机产生的细颗粒物而采取的特别措施可获得额外加分,权重从2.6%增至5.4%。

3.3.2 “技术质量”指标权重从22.5%到15%

“技术质量”权重缩小了7.5%,有4 项分项条文的调整。在该大类中删除了“TEC1.1 消防安全”,将其内容纳入到“SOC1.7 安全和保护”;“TEC1.4 楼宇技术设备更新改造可能性”被修改为“TEC1.4 建筑技术的使用与集成”,新增评估点为配电系统工作温度的适应性(便于使用可再生能源)和建筑技术的可普及性,权重从2%到2.3%。目的是利用并推广低成本和普适的技术手段去解决建筑的问题,使建筑适应使用变化和技术革新;“TEC1.7 噪声源控制”被修改为“TEC1.7干扰源控制”,将所有类型建筑的排放控制标准和光污染均纳入其中,权重从0.6%增至0.8%;大类中增加了“TEC3.1 移动性基础设施”,评估点为汽车共享以及电动汽车双向充电的装备的安装,占据权重为2.3%。从该大类中改动条文上看出,该版本在“技术质量”中对各种技术的开放性更强,倾向于评估使用某种技术或解决方案对建筑的影响。

3.3.3 “过程质量”指标权重从10%到12.5%

“过程质量”权重增加了2.5%,有3 项分项条文的调整。修改了“PRO2.2 施工质量保证”,其评估点增加了“质量控制措施”,其内容为证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建筑材料进行了质量检查,若采取防止霉菌或真菌的措施会有加分,权重从1.4%增至1.6%;增加了“PRO2.4 用户沟通”,其评估点包括为用户提供可持续发展指南、建筑可持续性信息系统的实施和提供技术用户手册这3 项,占据权重为1.1%。这样可告知建筑用户关于建筑的可持续性信息,并激励他们以此种方式行事;增加了“PRO2.5 符合FM-规划”,其评估点包括FM 检查的性能、详细运营成本预测和优化用户及与使用相关的能耗这3 项,占据权重为0.5%。这样尽早在规划阶段考虑设施管理对后期建筑运营的要求,这让用户和服务提供商能够对建筑进行优化。从该大类中条文的删减可看出,该版本在“过程质量”中更注重正向设计对于建筑的影响,引导规划师和建筑师协同参与建筑的所有阶段。

3.3.4 “场地质量”指标权重从不计到5%

场地质量权重从不计到5%。在之前的版本中,颁发DGNB 证书时参考与现场质量有关的标准,但是不计入总分,然而在该版本中“场地质量”的分数计入到指标权重中。

阅读条文,发现4 项分项条文名称虽然不变但是内容发生较大改变。“SITE1.1 当地环境”占据权重为1.1%,未修改在之前版本中的14 个关于德国灾害性天气及环境的评估点,但是在后面增加了图表数据,以表达德国针对这14 个评估点的现况,并且给出韧性设计建议;“SITE1.2 对地区的影响”占据权重为1.1%,修改了评估点“提升/吸引”;“SITE1.3 运输通道”占据权重为1.1%,修改了包括“机动私人运输”、“公共交通”、“骑单车的人”、“行人交通”、和“站台的无障碍设计”在内的全部评估点;“SITE1.4 使用便利设施”占据权重为1.7%,修改了评估点“与建筑物/用途相关的基础设施”。旧版条文着眼于当前情况,新版考虑建筑对周围城市街区和社区的贡献,比如通过在建筑中发展都市农业以应对恶劣的场地环境。阅读文献,有项关于DGNB 认证的两个社会住房社区实际案例的研究。该研究阐述了两点:(1)在DGNB 认证的实际项目中提取与社会可持续性有关的指标;(2)社会和组织方面与现有标准相结合改进认证体系物理和功能布局。研究最后表明,认证必须考虑到住宅综合体与周边城市的关系,以及其随时间的发展和对未来需求的灵活性[11]。

基于以上可发现内容发生重大调整的根本原因在于两点:一是建造一栋绿色建筑对增加周边建筑群的价值方面是有重要贡献的;二是考虑周边城市街区和一个城市街区或社区内的情况,可以对建筑本身产生多种积极的协同效应。

4 DGNB-2018 版本条文的解读与启示

DGNB-2018 版本在原有框架基础上新增的4 个版块——“以人为本、创新领域、循环经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前3 个版块的研究关注点:以人为本版块强调可视化表达、创新领域版块关注建筑设计方案、循环经济版块立足建筑生命周期。而最后1 个版块主要将条文对标联合国27 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并没有核心的研究关注点。因此最终选取前3 版块的条文内容进行细致解读,并和我国2019 版本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条文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我国国情给出修订启示的结论。

4.1 “以人为本”版块:可感受化的健康与福祉指标

“以人为本”版块从社会可持续性角度整合与人的生理及心理相关的条文。“DGNB 系统中的社会可持续性直接关系到人,没有人的参与很难衡量社会持续性。通过与其他标准的对比,发现DGNB 绿色发展目标、学术研究和标准工具在社会可持续性的认识方面较优,可以系统地解决问题[12]。”由此可知,DGNB 通过人去衡量社会可持续性,并且在这方面较好于其他标准。“以人为本”版块围绕如何将社会可持续性运用到人及其活动环境中展开。条文内容在人的生理、人的心理及环境和建筑场地这三方面评价给予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一定的启示。

表3 DGNB 新旧版本的指标权重与评价定级对比

将“以人为本”版块条文与ASGB-2019 版本双认证对应条文进行对比(表4)。该版块12 项条文是从建筑物理、用户行为及外部措施这三个层级去考虑人的生理,重视用定量指标其考察人体的可感受化的舒适,国内绿建标准的条文涉及到定量指标,但是评估指标可感受化程度偏低;4 项条文从不同人群在建筑不同阶段的参与及需求的角度去定性考量人的心理需求,其内容考虑物业管理人员、建筑设计师、施工人员和业主这四类人。有研究通过横向对比DGNB 在内的十个认证体系,发现DGNB 十分关注社会福利,DGNB 具有最全的社会福利及心理需求的阐述,这是其他标准的系统中所没有的[13]。由此可知,DGNB 在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方面评价较优,这是国内绿建标准在评价内容上所欠缺的;8 项条文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指标评估自然环境、建筑及建筑周边这三者之间的相互促进的关系,重视场所的凝聚力。国内的绿色建筑标准可提升在生物多样性和灾害预测及韧性设计这两方面的评估

表4 “以人为本”版块条文的提升要点及对比分析表

“国外的经验将对中国绿建标准如何更多地从使用者角度出发,以及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提供了启示[14]。”国内绿建标准除了可细化更多定量的指标以外,也可增加更多从可感受化及可视化的健康和福祉评估指标措施,比如促进社会互动行为的室内外空间措施、在施工阶段对人的负面影响降低的措施记录和建筑对周围的协同效应评价等等。

4.2 “创新领域”版块:从评估建筑进阶到设计建筑

“创新领域”版块从经济成本和客端舒适的双重角度去启发设计的思路、指导设计的创新和实施设计的内容。该版块围绕如何从标准评估建筑转变为设计建筑展开。将“创新领域”版块条文与ASGB-2019 版本双认证对应条文进行对比,发现国内绿建版块条文内容对于设计方法和设计措施的引导有所欠缺(表5)。条文内容在这两方面给予我国绿色建筑标准一定的启示。

表5 “创新领域”版块条文的提升要点及对比分析表

在设计方法上,在该版块中有6 项条文阐述利益性空间和舒适性空间这两种空间的设计方法(表5)。条文内容强调市场和创新对建筑方案的双重指导,更鼓励定制性的设计。有项研究对四个已建成的DGNB 认证建筑设计过程进行描述,实例表明在DGNB 评估点没有介入的最初设计阶段,建筑设计概念阶段不但周期过长而且对最终的绿色效果贡献偏低,成本也高;数据表明评估点会逐渐变成建筑设计的一部分,评估点介入建筑设计的时间越早,建成建筑呈现绿色比例就越高,成本也随之下降[15]。由此可知,DGNB 的评估指标项所体现的设计方法可以有效的指导绿色建筑方案。国内的绿建标准虽然在2019版更加强调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但是其细致程度低于DGNB。国内绿建标准可借鉴其设计方法,在比如解决现有市场潜力和风险的设计方法和有效地利用空间以增加舒适等等。

在技术措施上,在该版块中12 项条文给出包括软性和硬性这两类技术措施(表5)。“与使用复杂技术相比,DGNB系统鼓励采用低成本技术且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去帮助全面评估和优化各种设计规划方案及智慧城市措施[16]。”由此可知,DGNB 的评估会给出低成本且普适的技术措施建议。国内的绿建标准尤其缺乏优化建筑物生命周期的评估方法和优化建筑生命周期成本的评估方法,而这确实是DGNB 的优势。因此条文内容可在高效的评估方法及可替代的低成本技术这两点上给予国内标准。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更重要的优化方向在于弥补标准体系在建筑运行阶段、城区尺度覆盖上的缺口[17]。借鉴DGNB 的经验,国内绿建标准可从两点入手。一是设计如何解决具体问题,设置的评估点应倾向于在初始设计阶段去解决问题,以培养一种解决方案的设计文化;另一方面可替代性的技术及方法的使用的。评估点倾向于建筑物及其室外区域对城市规划的贡献,可以启示一种更全面且绿色的规划设计方法。

4.3 “循环经济”版块:全生命阶段与循环经济融合

“循环经济”版块的条文在原来评价点的分数基础上设置额外分数奖励,用以鼓励在建筑全生命阶段和建筑行业中发展循环经济。DGNB-2018 版本鼓励设计师将循环经济模式和措施纳入到建筑设计的解决方案。2019年,DGNB 发布了一份将循环经济概念纳入建筑和房地产业的行动指南。该指南指出循环经济在建筑中的巨大发展潜力,并以案例形式去阐述如何将其推广到建筑实践中。其内容包含实用的行动建议、已实现的循环经济的示范案例及其解决方案的设计说明[18]。该版块围绕如何将循环经济的模式及措施与建筑全生命阶段的融合而展开。将“循环经济”版块条文与ASGB-2019 版本双认证对应条文进行对比,条文内容在循环经济模式和措施这两方面给予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一定启示。

在循环经济模式方面,该版块有3 项条文以“人—建筑—社区”这个系统去考虑循环经济模式在建筑业的发展潜力。具体实施模式可分为商业合作、共享经济和互动经济这3 类,这些均可和国内绿建标准中绿色金融去融合;在循环经济措施方面,该版块有7 项条文提出了在建筑全生命阶段实施务实的循环经济措施思路,具体措施涵盖建筑的招投标、规划、设计、评估、施工、运营、拆除这7 个阶段(表6)。以上均对国内绿建标准在建筑全生命阶段发展循环经济给予很好的借鉴。

再生资源回收以物资不断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正在成为全球潮流[19]。国内的绿建标准缺乏对于循环经济概念的渗透(表6)。该版块可从两方面给予国内绿建标准一定的启示。一则是循环经济的在建筑行业中不同情境下的实施模式,给予概念上的启示;二则是循环经济的在建筑全生命期中不同阶段的应用措施,给予内容上的启示。

表6 “循环经济”版块条文的提升要点及对比分析表

结语

DGNB 促进了德国认证绿色建筑市场的可持续性发展。从推出初始版本后根据市场需求去开发针对各类型建筑的评价工具。再到最新版本从管理者和使用者角度去简化及整合不同的评价工具。标准制定者一直根据德国绿色建筑认证过程中的实践和反馈对DGNB 进行修订。在DGNB-2018 更新版本中,标准研究者基于应用经济的理念调整并优化DGNB 体系,将更多的建筑类型及评价阶段整合到体系中。与此同时,在不打破旧版框架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版块:基于“以人为本”理念,从社会可持续性的角度整合与人的生理、心理及环境和建筑场地相关的条文,引导未来绿色建筑的认证向舒适、健康和幸福方向发展;基于“创新领域”理念,以创新定制的设计方法降低利益损失的风险,并保持建筑的长期价值,以低技高效的技术手段达到利用能源和资源节约的目的;基于“循环经济”理念,将其模式和措施整合进条文的评价要点中,引导绿色建筑相关人员在思维及应用层面转变想法和做法,使得政府、设计师、房地产工作者、指导建筑的经济管理并让业主和社区活动参与其中。

在中德政府联合发布《关于落实中德城镇化伙伴关系合作谅解备忘录》的政策背景下,我国已经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ASGB 与德国DGNB 双认证评价工作。期望本文对DGNB-2018 更新版本的研究能有助于中德绿色建筑双认证评价工作,并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下一步的修订给予一定启示。

图、表来源

文中图、表均由作者绘制。

注释

1)联合国可持续目标(SDGs):联合国组织发出的变革世界的17 个目标,分别是:无贫穷、消除饥饿、良好健康与福祉、优质教育、性别平等、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减少不平等、可持续城市和社区、负责任消费和生产、气候行动、水下生物、陆地生物、和平正义与强大机构、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更详细内容可见官网:https://www.un.org/sustainabledevelopment/zh/

猜你喜欢

条文版块权重
权重望寡:如何化解低地位领导的补偿性辱虐管理行为?*
读后环节在小学英语高年段故事版块教学中的运用
权重常思“浮名轻”
网络媒体我国冬奥雪上项目报道版面探析
——以新浪网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报道为例
论债法在民法典中的编写体例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权重涨个股跌 持有白马蓝筹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条文一则考义
法国拟立法禁止父母打小孩屁股
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现象的思考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