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整治工程对耕地产能提升的影响

2021-12-17赵彩云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33期
关键词:耕地灌溉整治

赵彩云

(陕西地建土地勘测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

引言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载体,一定数量、质量的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自然基础,是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耕地是农业最为基本的生产资料,一个地区的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都离不开耕地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土地整治工程对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和保护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位于关中平原东部,是黄、渭、洛三河汇流之地。全县总人口73万,县域面积约1700平方千米,是渭南市第一面积大县、第四人口大县。2019年底,大荔县耕地总面积105857.70公顷。根据大荔县耕地质量分等数据,大荔县耕地自然质量等介于6-11等之间,其中11等占总耕地面积25%;利用等介于7-11等之间,其中11等占总耕地面积22%。从数据可以看出,低等别耕地面积占比较大,为耕地产能提升留有较大空间。

本研究以大荔县羌白镇为例,综合分析羌白镇耕地质量状况,通过对耕地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实施合理的土地整治工程,分析产能提升成效。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羌白镇地处大荔县西南13公里处,东连官池镇、城关镇,西接下寨镇,南邻苏村镇,北与埝桥镇隔洛河相望,辖区总面积129.58平方公里。现辖22个村和羌白社区,17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7万人。以种植业为主,主产粮食、棉花、果菜等农作物。羌白镇低等别耕地(自然等11等,利用等11等)3400亩,占全镇总耕地面积的47.37%,主要分布在阿寿村、南庄村、西寨村等村及沙苑林场。

1.2 耕地质量生产能力因素分析

1.2.1 地貌

羌白镇地处渭北平原北部的渭河一级阶地,北傍洛河,南依沙丘,地势北高南低。洛河沿岸阶面大致平坦,略向洛河倾斜,海拔多在340~350米。在渭河北岸由于河水曲流摆荡,多在河湾发育成弧形河漫滩地,海拔330米左右,易遭洪水淹没。

1.2.2 气候与植被

羌白镇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干湿分明,气候多变。多年平均气温12.5℃;≥10℃积温,年均4445.6℃;年均日照总时长为2385.2小时,无霜期年平均210天。年平均降水量63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以8月最多。最大冻土层深40㎝。适宜农作物的生长,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

表1 羌白镇气候特征值表

项目区气候温暖湿润,自然植被覆盖率高,种类繁多。自然植被主要在沟坡、河滩和沙苑草地,而栽培植被则广泛覆盖在整个农田、林带和城镇村庄周围。

1.2.3 土壤

羌白镇沿洛河南岸和渭河北岸的一级阶地多属淤墡土和淤绵土,沙苑以北的一级阶地多属绵盖红垆土。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普遍低,平均为0.684%,8~9级低肥力和最低肥力土壤,高达71%。土壤中氮、磷比平均为3.35:1,洛灌区较好为3.14:1,沙苑地区最差为5.11:1。

1.2.4 水资源

羌白镇境内地表水径流极少,滩地和沙苑地势低下平坦,为不产流区。渭、洛河绕境穿流,年径流量相当大,水质化学成分为重碳酸盐类型,离子总数低于300毫克/升,矿化度小于1克/升,属于理想的灌溉用水。

1.2.5 生态条件

当地生态环境条件总体良好,无工业污染源,亦不存在白色污染。

1.2.6 经济条件

羌白镇农业基础良好,以发展西甜瓜、大棚冬枣等种植,沙苑养殖,以及农业观光、文化旅游、沙苑休闲度假产业为主。2019年人均耕地2.4亩,2019年人均纯收入12100元。

1.3 产能核定方法

根据《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增耕地核定技术要求(试行)》,提质改造耕地产能的核定,是根据评定的耕地质量等别和农用地质量分等相关技术要求核算产能,单位为公斤。

耕地提质改造增加的产能=(提质改造前耕地平均质量等别—提质改造后耕地平均质量等别)×提质改造耕地面积×15×100 (公式1)

从公式1可以看出,耕地提质改造增加的产能受耕地平均质量等别变化的影响,这里的平均质量等别按惯例为国家利用等。耕地在整治前、后耕地平均质量等别变化越大,产能提升效果越明显。

国家利用等的计算公式:

式中:αij为第i个分等单元第j种作物的生产潜力指数(旱地取气候生产潜力、水浇地和水田取光温生产潜力);Wk为第k个分等因素的权重;

fijk第i个分等单元内第j种指定作物第k个分等因素的指标分值,取值为(0-100);

m为分等因素指标数量;jβ为第j种作物的产量比系数;

KLj为评价单元所在等值区的第j种指定作物的土地利用系数。

从公式2中可以看出,影响国家利用等的因素有生产潜力指数、分等因素权重、分等因素指标分值、作物产量比系数、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数。按照现行的自然资源部《农用地分等规程》,分等因素评价指标是以指标区为单位建立的,同一指标区内的各县耕地质量分等因素是一致的,具体见表2。

表2 陕西省耕地质量分等因素评价指标表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 有效土层厚度、表层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地形坡度、灌溉保证率、土壤侵蚀程度渭北黄土旱塬区 有效土层厚度、土壤剖面构型、土壤有机质含量、地形坡度、灌溉保证率、土壤侵蚀程度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 有效土层厚度、表层土壤质地、土壤盐渍化程度、土壤有机质含量、灌溉保证率、灌溉水源陕南秦巴中高山区 有效土层厚度、表层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pH值、地形坡度、地表岩石露头度陕南低山平坝区 有效土层厚度、表层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型、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pH值、灌溉保证率

1.4 土地整治的措施

从耕地质量分等数据中提取羌白镇低等别耕地质量影响因素指标及分值,与县所在指标区分等因素指标及分值最大值进行比较分析,影响耕地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有效土层厚度、土壤有机质含量、灌溉水源和灌溉保证率因素,见表3。

表3 耕地质量影响因素及分值对比表

土地整治一般指的是为了改变土地利用限制性因素而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对土地开展治理的活动,土地整治是改善土地利用条件、提高土地质量的有效措施。以土地整治为载体提高耕地质量等级,可以通过实施土体有机重构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生态防护等多种工程手段改变耕地分等评价因素指标值,进而影响耕地质量等别,提高耕地产能。

对需要实施土地整治的区域进行现场踏勘,了解当地实际情况,尽可能地保证所整治土地集中连片,最大限度节约国家资金;同时,确定适宜的土地整治工程,最大限度地提高耕地质量,具体见表4。通过外业踏勘,实行针对项目区的土壤、灌溉排水、生态等情况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土体有机重构、灌排工程、道路工程、林网工程等系列工程。其中土体有机重构工程对土体结构进行优化、提升土壤肥力;完成灌溉排水设施配套;同时,采取穴播种草和平台栽植乔木的植物护坡措施进行边坡防护。

表4 提高耕地质量影响指标与土地整治工程对应表

2.项目区耕地生产潜力结果分析

经过土地整理,项目区灌溉水源主要依靠黄河水通过抽黄总干渠设置泵站解决,合理布设农田排、灌、蓄水工程,新建斗渠、农渠、排水沟其他水工建筑物,做到灌排有通道、蓄沉有设施。灌溉方式采取泵站提水、二级渠道系统灌溉,灌溉设计保证率大于80%,农田灌溉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的规定,灌溉水温与农田地温之差小于10℃。通过修建灌排系统,保证设计的灌溉保证率,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在土地整治前,耕地利用等为11等,通过实施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土地整治后等别提高到了8等。耕地等别可提升3等,1亩地提质改造增加的产能为300公斤/亩,具体见表5。按照每公斤粮食价格2.0元计,每年增加收入600元/亩;以羌白镇阿寿村502.7872公顷提升改造耕地,每年增加452.51万元收益;按照阿寿村农业人口3900人计算,人均增加收入1160.28元/年。

表5 阿寿村农田水利工程实施前后等别提升及产能增加核算表

3.讨论与结论

耕地质量的提升主要是通过减少或者消除不利因素[6]、增加耕作便利程度、增加配套设施等方式进行,进而提高耕地产能。本研究通过耕地产能提升计算系列方法对土地整治后耕地产能提升结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通过土地整治,耕地产能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特别是通过配套灌排水设施,将原来旱地整治成水浇地后,耕地等别可提升3等,亩均产能提升可达300公斤/亩,为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前,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行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仅从耕地占比不平衡、土地整治角度出发开展的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已不能满足现实需求,需进一步深化耕地质量内涵。认为应将农业农村部门的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地质调查部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生态环境部门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自然资源部现有耕地分等基础数据进行融合,综合考虑自然地理格局、地形条件、土壤条件、生态条件、作物熟制、耕地利用现状等层级的耕地资源质量影响因素,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与管理提供支撑。

猜你喜欢

耕地灌溉整治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六乱”整治绘就宜居底色
沁水县端氏镇『六乱』整治不松劲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福州市3年整治415个老旧小区 2020年计划再整治6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