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的差异性探究
2021-12-16刘东风
刘东风
当前,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体育事业的对外开放。为更好地发展体育事业,许多民间资本也进入了体育项目。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使他们能够接触不同的运动项目,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为此,应使体育训练有趣、科学、有效,根据不同学生的运动能力设定差异化训练任务,使体育教学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体育训练与体育教学之间仍存在一定差异。有时有人把二者混淆,造成体育训练与体育教学的概念与特征分析不深入。本文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异,以期使读者对体育教学与训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为今后的体育训练和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1 体育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概述
1.1 体育运动训练
体育运动训练需要在专业合理的训练计划中进行,由专业的教练进行监督指导,在保证训练强度和运动员素质的同时也要保证运动员的人身安全。通过专业化的指导和全方面的训练使运动员在某项体育运动中达到较高的专业水平,提高专业能力,增强专业技能,保证身体素质、精神状态和专业水准保持在一定的水准,从而在体育竞技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1.2 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是一门课程,通过一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培养出综合能力比较强的学生。需要体育教师根据课程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传授学生相关的体育知识,加深学生对体育文化的理解,结合一定的体育运动,综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养,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參与的过程。
2 体育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的差异
2.1 属性差异
体育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在属性上的差异主要是实践活动的区别。体育运动训练主要是为了运动员在竞技场上以强大的身体素质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战胜对手,竞技场中淘汰性很强,在竞争激烈的体育竞技活动中表现优异,不断追求更好的成绩,突破运动极限,超越对手,超越自我才是体育运动训练的追求。体育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以学生的兴趣为主,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举办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活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体育文化,长此以往,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注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为同学们找到合适的运动方式。
2.2 内容差异
从内容上来说,体育运动训练主要是专业水平上进行组织训练,专业教练员会根据运动员的需求和身体素质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和训练方案,对运动员进行身体素质、专业技能和运动技巧等全方面的训练,内容丰富。同时要做到合理准确的安排运动员的运动项目,确保每一项运动项目都能够对运动员的专业训练起到加强作用,也可以根据运动员的需求制定单独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训练,多角度提高运动员的专业素养。体育教学主要是满足学校教书育人的需求,以教育为主要目的,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加深学生对体育文化的理解,加强身体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一些教育教学活动,给学生灌输体育卫生环境观念和教育基础知识。
2.3 运动场馆和器材差异
体育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对运动场馆和器材的要求差别很大。体育运动训练是专业水平的体育活动,对于场馆和器械都有严格标准,场馆内的所有器械都必须要达到运动员的使用标准才能够用于训练,不能因为器械问题影响到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人身安全,运动场馆也到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能够投入使用,并且比赛时场馆中的比赛规则要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制定。运动员在训练场上要保证器械能够帮助其加强身材管理和素质训练,在竞技场中想要发挥到最佳水准,合格器械的辅助必不可缺。体育教学对于场馆和器械的专业性要求不强,更注重器械和场馆的安全性,一切体育教育和锻炼活动都要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体育教学活动以引导学生为主,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如果安全性不能得到保障,一切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空谈,会影响体育教学的开展效果,对体育教学而言极其不利。所以一些简单的运动器械在体育教学中比较受欢迎,比如单杠、双杠、篮球和扒杠,通过这些简单的体育器械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2.4 方法手段差异
体育运动训练需要满足一种普遍性的规律,在训练模式上更注重专一性和专业性,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是有必要的。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以此达到一定的训练强度,在竞技活动中大展身手,取得好成绩。体育教学则通过建立完整的体育教育活动体系,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运动习惯,活动形式内容,内容丰富,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施行不同的教学计划,随着学生的变化而变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采取理论知识教学和体育运动相结合的教育手段,让学生切实感受体育文化的魅力,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案和有实行性的教育活动计划,把体育教育落到实处,制定科学合理、简单易懂的运动方案,让同学们真正掌握体育教学中的知识。
2.5 运动负荷差异
对于体育运动训练而言,运动员需要在运动训练中加强自身身体素质,掌握更多专业技能,促进自身在竞技运动中发展进步,这就要求运动员进行高强度的运动以达到训练目标,高强度运动意味着高运动负荷,教练需要在考虑运动员身体状态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高强度的训练计划,科学合理的安排每天的训练强度,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更改计划达到更高强度的训练,突破运动员的极限。而体育教学则不同,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自身身体状态,适当进行身体锻炼,对运动强度要求较低,运动负荷也相对较低。在学生了解自身身体素质之后,合理安排一些体育锻炼,帮助学生强健体魄,充分发挥学生身体素质。
3 体育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的互补建议
3.1 运动训练中也需要体育教学的指导
运动员在进入运动场地正式训练之前,一般都需要进行一定的体育教学,指导运动员在训练中的运动技能要点,以免运动员在训练中错误使用运动技能带来不必要的伤痛。在这个过程中,负责体育教学的人员在理论角度给予运动员一定的技能指导和运动培训,针对运动技能和如何训练为运动员提供理论知识支持,通过实例讲解标准的运动步骤,强调准确的运动步骤的重要性,最大程度上避免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由于姿势不标准等原因造成的拉伤等伤病。比如训练之前一定要进行拉伸运动,在身体完全活动伸展之后进行运动训练,不能直接开始训练,不热身就训练容易受伤,受伤程度严重甚至要送去就医,耽误训练进程,得不偿失。
3.2 体育教学中的运动训练
在体育运动训练中,运动员需要进行大量高强度的运动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身体素质是在每一天的训练积累中提高的。但是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是一个极其枯燥的过程,长此以往,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降低,对体育运动训练的兴趣的不如从前,热情持续被消耗。枯燥的机械化运动训练尽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体能,但是并不能提高运动员的技术素质,这种运动训练方式也会降低运动员的积极性,丧失训练热情,体育训练要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教练员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关注到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适时进行趣味性的训练,为运动员减轻训练的精神压力,使运动员在训练中能够保持高昂的训练热情和积极性,也保持对体育项目的兴趣。
3.3 体育教学应当合理借鉴运动训练中的教学手段
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同学们的身体素质,挖掘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让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多一项积极健康的活动。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同时能够强健体魄和体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突破自我,在活动中爱上体育,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缓解压力、释放压力,通过这些合理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挖掘运动人才。
4 体育运动训练原则对体育教学的启示
4.1 体育运动训练原则
第一是自觉性原则,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虽然大部分时间在体育场馆训练,但是教练员并不能时时刻刻监督,培养自觉锻炼的意识,清楚自己训练的目的,有助于提升自身的控制能力,并且自觉锻炼更容易找到自身的问题所在,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二是全面性原则,体育训练中,不仅要对运动员进行专业技能培養,也要注重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在拥有强健体魄的同时,进行专项训练和全面训练的有机结合,根据运动员身体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和科学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率。
4.2 启示
从内容方面分析,高校体育教学课程,需要借鉴体育运动训练的原则内容,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与完善, 比如,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融入体育学习当中。从方法方面分析,教师可以借鉴体育训练方法与体育训练模式,将两者之间进行不断融合。不仅体育运动训练原则能够为体育教学活动带来更多的启示,同样体育教学能够为体育运动训练提供帮助与指导。提出了体育教学与训练的方法,以便更好地为学生培养终身体育习惯创造条件。
体育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在许多方面都有着巨大差异,正确认识到体育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的差异性,通过分析二者这种差异性来明确其相互独立的观念,也正是这种差异带来了一些方面的互补,根据互补性提出建议,通过了解体育运动训练原则从而改变体育教学的模式,帮助学生强健体魄,体会体育运动的乐趣,提高同学们对体育文化的学习兴趣,更要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这样才能让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警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