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教材小学低年段识字教学生活化探究

2021-12-16顾成欢

课外语文·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段识字教学生活化

【摘要】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形成“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体系。“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语言文字又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从课堂上的识字教学到生活中的拓展识字,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低年段;识字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31-087-02

【本文著录格式】顾成欢.统编教材小学低年段识字教学生活化探究[J].课外语文,2021,20(31):87-88.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教育极其广阔自由,如同一只鸟放进林子里面。”他承认一切非正式的东西都在教育范围以内,这是极其有力量的。语文教学不是简单地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汉字,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很多汉字不是老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在生活中自主习得的。在观察生活,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实施素质教育,探索课内识字与生活化识字有效结合的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促进语文课堂教学,为学生自主识字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取得最佳效益。

一、选取与生活经验有关的内容展开识字教学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课堂教学知识可以表达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也可以回溯到课文中去。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利用生活经验,选取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内容展开识字教学,既能让学生更有效地学文识字,也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生活。

这一点在统编教材低年段识字单元的教学中体现得特别明显。识字单元中饱含着大量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例如:大自然、姓氏、美食、学校等。以大自然为例,在一上《对韵歌》《日月明》;一下《春夏秋冬》《古对今》;二上《场景歌》《树之歌》《田家四季歌》中都直接包含与大自然有关的学习内容。我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并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帮助识字。通过展示大量的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识字。出示表示景物的词语和与之关联的短语,反映一年四季的气象特点,让学生对四季的代表性特征和景物有一定的了解。播放音频、视频,让学生感受淅沥沥的雨声, 呼呼的风声,清脆的鸟鸣声,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要充分融入生活,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与自己脑海中感受到的四季有机融合,并且在课后要让学生去闻一闻花香,去摸一摸小草,从而真正体悟大自然中的风、霜、雨、雪,感受万物生灵的神奇与美好。

二、创设与生活有关的情境展开识字教学

“生活教育指示我们说:过什么生活用什么工具。书只是生活工具之一种,是要拿来活用的,不是拿来死读书的。”每个汉字都有它自己的故事,每篇课文也有它独特的魅力。如果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生硬地教授,那么学生识字只能停留在字音和字形的表面,创设与生活有关的教学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而如何润物细无声地把书本上的知识点渗透给学生,则需要教师巧妙地选择和安排。以一上《青蛙写诗》的教学为例,本课描写的是青蛙在下雨天,用“呱呱呱”的叫声来作诗的场景。在第一个班级的教学中,我没有创设情境,以教师的连贯讲述为主,学生整体积极性不高。

案例一:

师:诗是一种特别的语言,“诗”字是我们本节课的生字,可以组词:诗人、诗歌。青蛙到底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师:下雨了,“淅沥沥”“沙啦啦”,我们一起读。你还听到了怎样的雨声?

生:沙沙沙、哗啦啦。

师:有了这么多好朋友帮助小青蛙,它的诗终于写成了,我们来数一数,它的诗一共有几句话?

生:两句话。

师:读了这首诗,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只有一个“呱”字。

师:嗯,“呱”字是个形声字呢,放回课文里,你们会读吗?

生:会。

……

在第二个班级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我从一开始上课就创设了一个池塘的场景,给学生介绍了一个新朋友——一只可爱的小青蛙,并让大家也来当一当小青蛙,感受一下池塘里的欢乐气氛。在这一节课里,我将池塘这一情境贯穿始终,在情境中自然而然地渗透本课要学习的生字,并通过组建青蛙交响乐团,带领学生又读、又跳、又唱,学生十分开心,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上课效果也更佳。

案例二: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一个美丽的——池塘,它是谁的家呢?

生:小青蛙。

师:嗯,这就是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新朋友(板贴青蛙图片)。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小青蛙,它还会写诗呢!

师:这只可爱的小青蛙今天为什么要来写诗呢?来,听(播放雨声音频)。下雨了,雨點儿看见我们班的小朋友激动地唱起了歌,注意它唱的歌前面轻,后面响(出示淅沥沥、沙啦啦)。谁会唱歌?

生:我我我!

师:青蛙听到雨声,高兴地从池塘里跳了出来,它说——我要写诗啦!小青蛙们,它们想看他写的诗吗?

生:想。

师:有了好朋友们的帮忙啊,青蛙的诗写成了。你们想来读一读吗?现在让我们组建青蛙交响乐团一起来读一读吧!注意,我是指挥家,小青蛙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呱呱呱……

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语文教学不光要重视课内,还要重视课外。课内语文学习和课外语文学习是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这两个方面各有特点,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相互依存。只有将课内语文学习和课外语文学习密切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教育的质量。

拓展生活渠道,利用学生在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场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用处大,增强识字的成就感。统编教材低年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最典型例子要数语文园地的“展示台”板块了。在一上《语文园地二》中就有引导学生从卡片和作业本上认识同学的名字的相关内容。《语文园地六》中给学生展示了“小卖部”“便利店”“卫生院”等生活中的场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建筑的名称和招牌上的字来识字。一下《语文园地二》中引导学生拓宽识字渠道,除了语文书,还可以在其他课本上认识许多字,体现了大语文观;《语文园地六》中为学生搭建课外识字展示平台,引导学生认识视频包装上的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受到上述启发,我经常在班级里展开识字活动,鼓励学生制作识字小报,并挑选优秀的作品在黑板报中展示,评选识字小达人。我还让学生把在生活中收集到的带有汉字的实物带到学校来进行识字分享,例如:饼干袋上的字、可乐瓶上的字、报纸上的字等,让学生在自主交流中获得成长,提升识字兴趣。遇到假期,我还会给学生布置一项特殊的作业——“寻找生活中的汉字”,让学生去找一找周边的你能搜集到的汉字。假期结束,学生有的上交了和街边店铺、旅游景点等场景的合照,有的上交了汉字小报,有的用简洁的话语表达了自己对汉字的理解,形式多样。根据我的统计,在假期内,利用店铺招牌识字的学生人数最多,有21人。其次是利用旅游景点和各类指示标语识字的,各有14人。另外,博物馆、电影馆甚至是车站和途经的大桥,都是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好去处。只要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可以识字。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仅局限于引导学生把语文书上的知识学好,还要教会学生运用学习语文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用心去发现、去感受、去领悟、去创新。让学生把书本中学到的生字直接运用到课外的生活中去,再利用生活中的识得的汉字来巩固课本中的知识,这样才能把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念落实到语文识字教学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周德藩.走进陶行知——教师读本(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曹爱卫.低年级语文这样教[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4]高登祥.小學低年级识字教学生活化探索[J].学周刊(教学研究),2019(36).

作者简介:顾成欢,女,1993年生,江苏苏州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段识字教学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初探小学低年段英语教学如何衔接词汇和句子课
小学低年段体育课活动的有效实施
小学低年段英语字母的发音教学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