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鸡鸣寺,不知今夕是何年

2021-12-16老克

华人时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老大妈玄武湖百味

鸡鸣寺算是我的老朋友,17年来,我每天都会从珠江大厦26楼窗户里看到那座鸡鸣寺塔,当然,抒情起来还可以远眺玄武湖和紫金山。

记得那年我们杂志做“南京爱情地图”选题,我写了北京东路,那篇文章的标题就是《北京东路:最适合谈恋爱的路》,其中写了大片的雪松、明城墙、玄武湖,也写了鸡鸣寺。当时我刚来南京,对许多地方不熟,就电话请教一位好友,她不愧是写张爱玲的作家,提供两个细节就足以保证我这篇文章的含金量。一是在鸡鸣寺百味斋喝茶,二是北极阁山上某年夏天曾发生过一起情杀案。写到这里,我忍不住要插一句话,如今老克同学能写点还算不难看的文字,都是靠良师益友一路帮衬过来的。

也就是说,我从来没有去百味斋喝过茶,我写“看到”的风景是朋友眼中的风景。

鸡鸣寺现在有两个大门,一新一旧,相比之下,我更喜欢那个沿着长长台阶而上的旧门,有“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感觉。当年民国报人黄裳写《金陵五记》,那时的鸡鸣寺就应该是这个萧瑟的感觉。

走进鸡鸣寺,看到那个照壁上刻的《心经》,听到背景音乐里的诵经声,让人一下子平静下来。真是两重世界两重天。这里来进香的情侣、老人、孩子,大都很安静,虔诚地拜佛、进香。在我们的视线里,不經意就可以看见长跪不起的背影,很羸弱的样子,让人想起“度一切苦厄”那句经文。

我的同事告诉我,她经常会来这里进香,尤其是不开心的时候。

在大殿前进香时,不知为什么,当我闭上眼睛在诵经声中祈祷时,眼睛竟有些潮湿。因为我在祈祷保佑母亲和家人时,分明看到了不远处就是当年带父母来进香时他们坐在那里休息的地方。如今父亲已过世五年,我们要做的就是“珍惜眼前”。

百味斋是吃素斋的地方,也可以喝茶。这里的环境虽然朴素,但很清静。这里最大的卖点就是“这边风景独好”。那天我们刚坐下来,还未点茶,就惊叹窗外的风景。从窗外居高临下看过去:苍凉的明城墙,雾气濛濛的玄武湖,更远处缥缈的紫金山。用我朋友的话就是:“南京的格局还在。”后来我们忍不住把这张图发了微博,一石激起千层浪,连远在加拿大的陶短房老师都参与进来。我有幸看过陶老师写的《这个天国不太平》,彻底颠覆了我们以往的概念,哪里是什么农民革命领袖,简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说实话,我很羡慕那些从小在南京长大的人,因为许多历史的记录是不靠谱的,许多东西只能依靠真切的记忆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就像孟庭苇所唱的:“我们已走得太远,已没有话题,只好对你说你看、你看……”

那天下午,我们点的祁门红茶很好喝,彼此之间交流也很愉快。有时不经意看一眼窗外,有种云里雾里、天上人间的感觉。不过,那次遗憾的是没有找到胭脂井,后来从后门走下来问看门的老大妈,那个老大妈很惋惜地对我说:“就在上面啊,你们再回头看啊!”

不过,这个小遗憾很快就得到弥补。上周六,我陪外地朋友再去鸡鸣寺,经过询问后,在山下一片空地上,我们终于看见了传说中的胭脂井,这里距离明城墙也只有十多米远。

胭脂井建于南朝陈代,相传隋军打进台城时,陈后主慌忙带着宠妃张丽华、孔贵妃跳进这口枯井里,后来是太监告密(可见任何年代都有告密者),隋军发现后用辘轳将他们吊起,两名妃子当场被杀,陈后主被俘虏。因两个妃子胭脂擦在了井栏上,景阳井从此就被人叫成胭脂井。

传说张丽华很美,最出名的就是她的一头长发,史载张丽华“发长七尺,其光可鉴,性敏慧,有神采”,而且还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记忆力惊人。张丽华是南京历史上第一个正史有传的女人。在《陈书》和《南史》的《后妃传》中,都有张丽华传。陈后主对她十分迷恋,陈后主有一首著名的《玉树后庭花》,就是赞美张丽华的。

那天下午,在鸡鸣寺胭脂井旁边,两个穿白衣服的年轻厨师在打羽毛球,一来一往,空寂的院子里,只有羽毛球的击打声。相距他们不远,一株蜡梅开得非常美,让人有点恍惚,花耶?人耶?

刹那间,竟有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感觉。(责编  孙  波)

猜你喜欢

老大妈玄武湖百味
我陪奶奶去公园
细雨红荷玄武湖
不为了回报而做事
超市所见
南京玄武湖的前世今生
遣怀
小小解说员
北有玄武
谁是百味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