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百年科技思想与发展战略的演进

2021-12-16沈梓鑫

财经问题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建党百年科技创新中国共产党

摘 要: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中国科技创新建设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地推动科技思想创新,以此指导中国科技创新发展之路。本文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科技思想发展为线索,将其划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探索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曲折前进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发展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自立自强时期,从这四大时期中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发展战略和政策演进脉络,提炼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宝贵经验:第一,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科技工作,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始终将发展科技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前瞻性地创新科技思想;第二,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不断丰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理论,并以此引领中国的科技工作;第三,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审时度势,直面并回应时代课题,适时制定与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及政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关键词: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F01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21)12-0012-09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与科技事业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百年科技思想的发展历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百年中国科技发展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理论进行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创新拓展,指导中国走过百年科技创新探索之路,从科技救国、科技立国、科技兴国到科技强国,中国的科技事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学习和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科技思想、战略选择和政策体系的演进脉络,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科技奋斗史的宝贵经验,将有助于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续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本文分不同的历史阶段,结合不同发展阶段的现实情境对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科技奋斗史进行回顾,从而展望“十四五”时期的中国科技蓝图。

一、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脉络回顾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萌芽

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近代中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传入中国,开始在中华大地上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拥护“德先生”(Democracy,民主)和“赛先生”(Science,科学),倡导民主和科学的启蒙思潮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瞿秋白等早期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作为思想利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运用科学的方法认识自然和社会,逐渐形成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科学技术问题的早期认识[1]。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末,《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唯物主义和經验批判主义》等多部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科技思想的经典著作被翻译、出版并在中国传播。随着陕甘宁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国内形势的相对稳定,中国共产党人有机会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结合中国的革命实践问题进行讨论。抗战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正式形成和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1]。遵义会议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基础上,将这种学说体系运用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中,阐释并发展制定了一套带领中国人民发展科技事业的方针政策。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的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2]曾指出,“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突出强调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作用,即“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毛泽东在吸收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以及生产力的提高“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等科技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强调“要用自然科学来了解自然、克服自然和改造自然”[3]。1963年12月,毛泽东在听取聂荣臻关于十年科学技术规划的汇报时,明确提出“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4],这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很早就意识到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并产生了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思想,认为科学技术能够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服务于经济建设、推动社会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基于对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判断,强调科技对经济、文化、国防建设的决定性作用,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愿望,最终确立科技发展创新的目标是实现科技现代化。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深化

1966—1976年,中国经济、科技和文教事业遭受重大挫折。1976年10月,党中央抓紧恢复和发展科学技术工作,中国迎来科学的春天。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科技思想

1978年,随着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要会议召开,党中央着手恢复国家经济社会秩序,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世纪80年代末全球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风云变幻,邓小平敏锐地把握国内外经济与科技形势,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依靠科技进步,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邓小平在1978年恢复经济建设的工作中,最先倡议恢复“四个现代化”的提法,强调四个现代化中,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在1978年春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5]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突出并确立科学技术现代化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性地位。

2.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与科学技术优先发展的科技思想

20世纪90年代,全球新技术革命与知识经济发展给中国带来新的挑战,江泽民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等科技观点。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及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基础上,党中央确立科学技术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重视科技和教育,作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功能定位展开思考,江泽民[6]指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在2001年7月1日建党八十周年讲话时,正式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重要论断。从1995年到21世纪中叶是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历史关键时期。面对国际竞争新形势,党中央将优先发展科学技术上升到战略高度,提出大力发展第一生产力、切实把經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等观点[7]。

3.科学发展观与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科技思想

跨入21世纪,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科学发展观,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思想,指导中国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胡锦涛[8]在把握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对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资源,是引领未来发展的主导力量。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9],在2010年两院院士大会上,胡锦涛[10]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这是党中央对科学技术功能定位的重要论述。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科技思想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参加党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并强调“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11]。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并发展历届党中央科技思想的基础上,明确“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在2016年正式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决策,提出“三步走”的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战略目标,最终形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大战略思想。对于科技人才,习近平[12]总书记在2018年提出“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强调“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的战略支撑,这对中国在“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的发展时期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二、中国科技发展战略与科技政策演进

(一)早期探索(1921—1949年)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在早期科技事业上的思考与探索历经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动荡年代。大革命时期,科学成为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利器。土地革命时期,受艰苦的客观条件限制,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的科技工作比较零散,这一时期的科技政策具有军事性与应急性的特征。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及其他抗日根据地制定的科技发展政策总原则是“以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为抗战建国服务”,辅之以发展科技教育的政策方针,成立各类科研部门,在陕甘宁、晋察冀等根据地形成比较完善的科研体系[13]。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科技事业是抗日战争时期科技事业的延续与提升,各解放区继承了抗日根据地建设中的科技工作经验。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科技实践活动包括以下三点重要内容:一是强调科学技术在经济建设、军事建设中的重要性。革命战争年代,在根据地和边区建设中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成为当时科技工作者的迫切任务,军工和医疗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开辟的两个技术部门。二是设立科研机构,初步形成从科学研究到成果推广的完整体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设立了一批科研机构,出台了鼓励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条例,初步形成从科学研究到成果推广的完整体系。三是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传统。中国共产党凭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革命信念,带领人民克服革命根据地艰苦的地理环境和落后的生产条件,开展科技工作。解放区成立高等院校,培养的科技人才绝大部分在建国以后成为专家或领导骨干,为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二)曲折前进(1949—1976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积贫积弱,党中央清楚地认识到科技落后是国家贫困的关键,面对以英美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科技、经济方面的封锁及军事威胁,加强国防建设、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安全成为当时的主要任务。为实施以发展重工业和国防为标志的赶超战略,党中央确立了“跳跃发展,重点突破”的科技现代化道路。

1956年是新中国科技史上的一个分水岭。正是在这一年,毛泽东向全国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随后开展科技部署,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成立并制定了新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简称《十二年科学规划》),这标志着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走上大规模发展道路。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新中国经历“大跃进”的挫折和苏联政府撕毁合同、撤离科技专家等内忧外患。在1962年底,中共中央批准制定《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简称《十年科学规划》),对《十二年科学规划》进行调整。《十年科学规划》中确定了“自力更生、迎头赶上”的科学技术发展方针,强调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应特别重视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这一时期科技发展战略的主要特征包括:一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科学发展的方向,确立“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指导方针,综合提出重要的科学技术任务。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计划经济体制,开始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建设科技创新体系的艰苦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按计划进行的,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须配合整个建设计划的需要而开展。二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统一的科研体制,制定了科研管理的基本制度,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科技体系。这个系统由中国科学院、产业部门的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和地方研究机构等四个创新主体构成,在这个系统中,中国科学院是学术领导核心。三是初步形成了建设完整国家创新体系的总体思路。在《十年科学规划》中,为完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了对中间试验、设计、试制、投入生产等创新环节的完整布局,有力推动了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四是坚持自力更生原则,有计划地争取与苏联等国家的科技合作。但是,随着中苏两国关系恶化及苏联撕毁合同,中国与苏联在科技领域的合作陷入停滞。

(三)跨越发展(1977—2012年)

1. 三步走战略与“依靠、面向”科技发展战略指导方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中央确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中国的科技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方向调整。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强调应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明确“三步走”战略,并将其作为国家长期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党中央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改革上开始注重如何将科技与经济结合,在科技政策上也不断做出调整。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引下,党中央提出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简称“依靠、面向”)的科技发展战略指导方针[14]。在1988年5月3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到,中国的科技体制深化改革应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的需要。这一时期科技发展战略的主要特征包括:一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将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工作的中心,贯彻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依靠、面向”战略方针,双管齐下,推动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的改革,解放生产力。在政策范式上,中国从计划经济时期国防和经济建设双重目标导向下的科技政策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科技政策体系,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从具有高度计划性的科技体制向引入更多市场机制的科技体制转型[15]。二是为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需要,深化科技系统内部的体制改革,逐步提升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形成较为完整的國家创新体系。在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国家的技术引进管理机制和模式从过去管理权限高度集中于中央的模式逐步转变为向地方和企业放权的分级管理模式,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开始逐渐突显[16]。三是实行对外开放,在坚持自力更生原则的同时,扩大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为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在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开始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引进一些适合国情的先进技术,促进中国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

2.“科教兴国”战略与“依靠、面向、攀高峰”的战略指导方针

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简称《决定》),文件中第一次正式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并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战略决策,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抉择,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九五”计划时期是中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关键五年。《全国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长期规划纲要》进一步强调,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简称“依靠、面向、攀高峰”)的指导方针,充分利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促进经济、社会、科技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形成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格局[17]。

“十五”计划时期是实施中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关键时期。《“十五”科技发展规划》在“依靠、面向、攀高峰”的基础上,提出“有所为、有所不为,总体跟进、重点突破,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方针(简称“创新、产业化”方针),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层面进行战略部署。这一时期科技发展战略的主要特征包括:一是在继承、发展和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依靠、面向、攀高峰”的战略指导方针,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为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二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构建充满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贯彻“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即稳住一批重点科研院所和高校继续从事基础研究、有关国家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应用研究、高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研究和重大科技攻关活动;放开、放活一大批技术开发型和技术服务型机构,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研发创新活动,使绝大多数技术开发机构和技术服务机构进入企业集团或整体改制转型为科技企业。三是发展高技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研发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这一时期,中国不再完全依靠技术引进和模仿,而是开始注重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国内企业在引进、吸收和学习国外成熟技术的基础上,将自主研发与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尝试针对国内市场需求进行适应性产品的开发,本土企业开始逐步掌握设计能力。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提出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开始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中国追赶发达国家的有效途径。

为落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技战略,中共中央在2006年1月发布《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2006年2月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把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明确今后15年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其中,“自主创新”是贯穿整个《规划纲要》的主线和指导方针的核心,这标志着党中央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并强调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也确定了重点任务,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7]。

为落实《规划纲要》的阶段性目标,科技部分别于2006年和2011年发布《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国家“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十一五”时期是中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这一时期科技发展战略的主要特征包括: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这一时期,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中国的科技体制改革紧紧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更加紧密结合而开展。二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科技规划和政策设计中,进一步确立和强化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三是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这一时期,随着科技力量的显著提升,国家科技战略不再局限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而是开始注重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造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四)自立自强(2012—2021年)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以创新为首的发展理念,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全局性和长远性的系统谋划,做出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

在2016年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前,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习近平总书记[18]向全体科技工作者正式发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伟大号召,创造性地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近期目标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远景目标结合起来,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设定了“三步走”的战略,并与现代化建設的“三步走”相呼应。“三步走”战略目标将科技创新与现代化建设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强调建设科技强国是实现中国梦的路径。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要按照“三个面向”战略方向部署科技创新的重大任务,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部署科技重大专项。中国进入全面创新的发展阶段,为适应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的新国际竞争形势,党中央高度重视基础研究的布局,将强化原始创新、增强源头供给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发展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决胜阶段,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为加速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落实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战略目标的部署,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十三五”期间,面向2030年部署启动15个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这一时期科技发展战略的主要特征包括:一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主要内容的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二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国家科技创新治理,释放创新活力,建设高效协同的国家创新体系,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三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的战略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致力于与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开展政府间科技合作,加强多边科技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全方位融入全球创新网络[7]。

三、中国共产党不同阶段科技思想与科技政策的特征与内在联系

回顾百年中国科技思想、战略选择与创新政策演变的历史进程,展望“十四五”时期中国科技创新的未来之路,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科技奋斗史的宝贵经验,对于新时代擘画发展蓝图、续写伟大奇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对百年中国科技之路的领导主要体现为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在科技思想上的发展与理论创新,通过“科技思想—战略选择—规划政策—科技成就”的路径,指导中国的科技事业实践,引领百年中国的科技创新探索之路,并取得伟大的科技成就。本文分不同的历史阶段,结合不同发展阶段的现实情境,遵循“理论—实践—成果”的叙事逻辑,对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科技奋斗史进行回顾,从而展望“十四五”时期的中国科技蓝图。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救国”探索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至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学习引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确立“科技救国”的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群众路线,提出“科学大众化”方针,在早期的科技事业探索中,结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积累了宝贵的领导和管理科技工作的经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根据地和解放区建立独立自主的工业、农业、医疗卫生和军工技术部门,颁布一系列奖励科技研究和发明的条例,注重科技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成立了北方大学、华北大学、东北科学院、沈阳农学院等高等院校,培养出沈鸿、陆达、刘鼎等一批杰出的科技专家和领导骨干,为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科技事业发展奠定了思想认识、物质技术和科技体系方面的坚实基础。这表明,先进的科技思想不仅早已根植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基因中,而且在革命战争年代的科技政策中得到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科技立国”实践

新中国成立之初,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转变,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党中央着手恢复国民经济、进行各项社会改革,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思想,提出“科技立国”的战略赶超构想,执行“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这一时期的科技政策着重于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双重目标导向下,借鉴苏联模式,建立起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建设完整国家创新体系的总体思路。中国坚持走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的科技发展道路,通过“重点突破”、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在航天、核能等高技术复杂产业部门形成初步的技术能力,建立起独立且比较完整的工业创新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科技事业在曲折中前进,取得了“两弹一星”、超级杂交水稻、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重大科技成就,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经济建设,铸就了国防安全的战略基石,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科技发展奠定了战略思想、技术能力和创新体系上的基础。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兴国”演进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新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科学技术革命推动全球化进程加快,传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要求,党中央先后创造性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等科技思想,做出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依靠、面向”科技发展战略指导方针,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科技战略,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科技事业取得飞跃性的成就,自主创新成效显著:“863计划”和“火炬计划”等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计划得以启动,高性能计算机、第三代移动通信、深海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天地观测系统、海洋观测与探测、新一代核反应堆、超级杂交水稻、抗虫棉、基因工程等方面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19];国内一批高水平研究型高等院校获得“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支持,其中,“211工程”高校承担全国1/2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973项目、1/3的863项目,产生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大奖、国家技术发明大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7];在数学、生物、天文等基础学科的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前沿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如“龙芯”CPU、高性能计算机、智能机器人、高速铁路、“神舟五号”飞船等技术的进展,带动了信息通信产业、高铁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强国”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变。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的国际竞争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等科技思想的指引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定“三步走”战略,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的基础研究瞄准世界科学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强化战略部署,在纳米科技、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干细胞及转化研究等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突破,前沿技术呈现井喷式发展,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涌现,如自主可控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问鼎世界超算冠军、量子计算机“九章”问世,嫦娥五号登月成功等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得以实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以后,中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党中央强调,“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20] 。

四、启示与展望

中国的现代科技创新发展之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与科技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基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现代化建设任务和目标,继往开来,取得辉煌成就的自立自强之路。回顾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通过科技思想的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地制定与调整科技战略、部署实施科技规划和科技政策,完成从思想创新走向政策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过程,带领中国人民在百年历程中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科技成就。辉煌的历程中蕴含了宝贵的经验:

第一,始终坚持中國共产党对科技工作的前瞻性领导。全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科技工作,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将科技发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和部署科技工作时,尤为重视科技思想在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在科技思想上不断丰富发展,高瞻远瞩,先后提出科技救国、科技立国、科技兴国、科技强国的战略奋斗目标,使中国的科技战略重点和政策部署具有时代性、引领性,这是中国取得伟大科技成就的根本保证。进入新时代,中国进一步加强了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第二,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科技事业工作的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科技理论创新始终紧密结合中国实践。马克思指出实践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强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生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从而把实践看作一种革命的、能动的力量[21]。毛泽东[22]认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结底,看它对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以此指导新时期中国的科技事业发展。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23]。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在中国革命斗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对以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功能作用进行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阐述拓展,在探索中国科技创新建设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科技创新理论,进一步指导中国的科技实践。

第三,实事求是部署科技战略,在科技政策上做出适应性调整。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运用唯物史观不断深化认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在经济社会、国防发展中的功能作用,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坚持科技体制的深化改革,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构建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面对国际科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内社会经济矛盾的变迁,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和科技力量的变化进行科学判断和精准把握,及时做出相应的科技战略部署和对外科技合作政策的调整。党中央始终坚持自力更生原则,带领中国人民历经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奋斗,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冲破军事、科技的重重封锁,随着改革开放逐渐扩大对外科技合作交流,从单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到强调自主创新,逐渐形成内生、自主的国家创新体系,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后发国家技术追赶道路。

进入“十四五”时期,中国将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进入新发展阶段[24]。站在历史交汇点上,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时代中国的科技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成为2035年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十四五”规划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自立自强与自主创新一脉相承。在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的指引下,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是新时代实现中国科技自立自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邱若宏. 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与实践研究——从建党时期到新中国成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109.

[2]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664-665.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9-270.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组.《毛泽东文集》与毛泽东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43-144.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0-41.

[6]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6-17.

[7]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发展70年(1949—2019)[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129-446.

[8]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7-8.

[9]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會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10.

[10]胡锦涛.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5-6.

[11]中共中央党校编写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1-52.

[12]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4.

[13]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概况[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5-77.

[14]邓力群,马洪,武衡.当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82-83.

[15]洪蔚.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政策大事记[N].中国科学报,2012-03-05.

[16]贺俊,陶思宇.创新体系与技术能力协同演进:中国工业技术进步70年[J].经济纵横,2019,(10):66-75.

[17]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计划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计划(1949—2005)[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2008.111-112.

[18]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20.

[19]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在863计划实施2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报告[J].泰州科技,2007,(1):3-8.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2021-03-13.

[21]孟捷,赵磊.生产力一元决定论的超越与辩护——关于《历史唯物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对话[J].天府新论,2017,(4):144-159.

[2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79-1080.

[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12-113.

[24]《求是》评论员.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EB/OL]. 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0-11/15/c_1126739318.htm,2020-11-15.

(责任编辑:邓 菁)

收稿日期:2021-08-1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机制的政治经济学研究”(21BJL076);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科研启动项目“国际竞争新形势下产业链重构新趋势与科技发展新策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项目“数据要素、数字化转型与数字治理研究”

作者简介:沈梓鑫(1989-),女,江苏无锡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技术创新、产业政策和数字经济研究。E-mail: shenzixin@cass.org.cn

猜你喜欢

建党百年科技创新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从党史学习中感悟化危为机的智慧
“建党百年”主题优秀网络文学作品线上免费开放
面临新时代跨越百年 新征程思考创新党建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社会价值观的历史演进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