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探究
2021-12-16孙玉芳
孙玉芳
【摘要】在当前的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理念并没有得到良好的落实.部分教师并没有创新教学的意识,或者部分教师的创新方向中没有与生活相联系.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是为了提升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能力,还应该引导学生从更多的角度了解、学习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氛围开始,通过情境、问题、自主实践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教学的内容较多也较复杂,很多学生在学习时常常会感到吃力.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便会对数学产生畏惧、抵触的情绪.在素质教育的时代里,教师需要创新教学过程,并引导学生从生活、理论等角度重新认知数学,然后在新的认知角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1].如果以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便可以改变绝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体验,并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数学素养.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状况
(一)教师自身缺乏创新教学的意识
要在难度较高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兼顾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自主思考程度.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并没有创新教学活动的意识,即他们设计与开展的教学主要还是以自己的讲解为主.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即使教师使用了微课等新式的教学手段、策略、方法,学生也较难得到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教师的创新方向缺乏联系生活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是培养学生从创新的角度思考数学意义、了解数学重要性的能力.但在现行的部分创新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并没有联系生活或者其他角度,而仅仅是在教学手段中创新,培养的也只是学生在解题方面的创新思维能力.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重视创新教学活动与生活、人生的联系性,丰富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价值.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价值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认清创新思维培养的价值.结合前文所述,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解题、认知等方面的数学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与解题能力,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压力.在提升应试能力的同时,学生还能够从生活、哲学、美等角度,对数学产生新的认知[2].即通过设计创新教学活动,学生以数学为基础的创新思维能够得到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也能够得到提升.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一)以轻松教学氛围活跃学生思维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大部分学生都会因为学习的压力而产生思想包袱,进而影响到思维活性,即学生们会恐惧于积极思考.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首先需要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敢于试错.要达到这种效果,教师便可以使用营造轻松教学氛围的计划,并以引入游戏、趣味资源等策略,落实相应的计划.在落实这一计划时,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平衡好教学内容与娱乐内容的时间、数量,确保在课堂教学时间内能够达成教学目的.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在得到知识时放松心态,以正常的思维看待教师设计的综合性教学活动,并达到教师期望的活跃思维、产生学习兴趣的效果.
一般而言,游戏是教学活动中能够优化气氛的良好选择.而在学习难度较高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游戏更是一种能够平衡娱乐和教学的良好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引入不同类型的游戏,达到活跃学生思维的目的.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引入趣味性的比较游戏,比较内容为对章节知识的了解程度.在这种游戏中,学生首先需要说出本课时所要学习知识的大体内容,然后由其他学生举手补充与这一课时知识具有联系的其他课时知识.这样的游戏活动既有趣味性,又能够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联想思维,可以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教学手段,统计学生的游戏积分,并在每个新游戏开始之前,向学生展示积分,以便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激励.
(二)以生活情境内容丰富学生思维
教学联系生活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重点,教师可以用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丰富学生认知数学的思维路径.高中数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由于基础类的知识被安排在了小初阶段,所以高中数学知识中的生活气息体现并不明显[3].较多的章节中都是在章节導语中提及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之后的篇幅中较少将生活内容融入习题、概念之中.所以,在设计并落实以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时,教师可以以章节中的导语为基础,参考其中的内容,寻找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融合的案例,然后以案例创设生活情境.使用这样的情境,教师首先可以减少教学活动的枯燥感,又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创新思维的目的.
以教学“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这一章节为例,在章节导语中,教材主要展示了考古测年限案例,并由这个案例向学生介绍指数函数在科学上的应用.此外,导语中还提及了其他内容,如人口增长、细胞分裂等.教师可以由这些内容发散,联系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件,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或者应用题情境,对学生进行创新认知思维的培养.比如,针对细胞分裂这一内容,教师可以用本班学生中最近受伤的案例,设计教学内容与题目.在这样的案例中,学生面对的不再是干燥的数据,而是浸润了生活内容的生活数字,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变得更高.在以生活情境丰富学生的思维之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思考任务,让学生以教师设计的案例为参考,思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知识在生活中的体现.在这种任务中,学生的思维便可以由单纯地理解算式迁移到寻找生活中数学概念的体现之中,进而能够以创新的角度思考数学知识,并得到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以启发引导问题锻炼创新思维
提问、解答问题是培养与锻炼创新思维的良好方式.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计具有启发性、引导性问题,以这些问题指明学生思考的方向,以解答问题为学生添加思考的动力.在这种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即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引导,而是应当在为学生指明方向之后,让学生自己思考.为提升这一活动的质量,教师可以融合应用分层教学理念,以分层的形式设计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指导内容,以便让更多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有质量、有效率的思考,避免出现部分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节奏的情况[4].并且,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当具有开放性,以便学生能够在自己的思维基础上,快速地寻找到思考的方向,以及在交流环节中了解更多的解题思路.
在应用启发、引导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时,教师应当以正在教学的课时知识为基础,为学生布置可以用以往知识解答的题目.比如,在高中数学中,许多题型都是综合性的,包含抛物线、双曲线、点与直线方程等不同类型的知识,教师可以按照知识点的教学顺序,为学生设计能够使用已学过知识解答的题目.在展示题目之后,教师可以先将题目的解法数量告知学生,并展示出相应解法所需要用到的知识.然后,教师再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解题实践.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拥有解题的初始思路.在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解题实践之后,教师便可以将自己巡视时看到的各学生解题进度通报出来,以便对学生进行激励.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不点出学生的名字,甚至可以虚拟出一个学生,以便对有能力的学生进行启发、激励.
(四)以自主探索过程探索自主思维
在创新思维的培养中,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是重点.所以,教师可以设计以学生为主的自主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以及自主创新思维.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能力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组建一支小组,然后再设计分层任务,以这种方式增强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效果,以及增强锻炼学生自主、创新思维的效率.基于班级中数学能力较强学生的数量,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四人或者六人小组,确保每个小组中都有一名能力较强的学生.然后,教師在展示学习任务之后,应当及时表明合作学习的规则,即在小组学习中,应当由客观上成绩较差的学生先发言,在彼此都没有思路时,再由成绩较好的学生发言.如此,小组中的学生们便可以充分交流彼此的学习思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在高中数学中,有的章节与生活的联系较为紧密,学生的自主学习难度不高,教师便可以在这种类型的章节教学活动中,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在这种活动中,教师需要将学生分为两个主体,第一个主体是普通层次的学生,第二个主体是能力较强的学生.首先,教师为学生们布置自主学习任务.其次,教师明确要求,小组中的学生需要在自主阅读、思考任务之后提出问题,所提出的问题可以是自己遇到的知识理解难点,也可以是对知识的另类解答方式.再次,由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组织,对小组中提出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最后,小组学生共同整理提出的问题以及解答思路,再在班级中进行分享、交流.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便可以得到有效锻炼.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的创新思维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障碍,如能有效解决这些障碍,那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活动便能够更加有效开展.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学习意愿、自己的教学活动等角度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通过具有创新性质的教学活动,学生们可以从生活、个体、团队等角度,对数学知识进行分析、了解、学习,然后在不同的角度中产生不同类型的思维,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艳艳.基于新高考的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J].试题与研究,2020(36):147-148.
[2]顾凤.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探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12):35.
[3]邵春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浅谈[J].数学教学通讯,2020(33):51.
[4]郭兰娣,李浩.论高中数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学方法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