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下的英语综合语言实践课的教学探究

2021-12-16宋雅珠

文理导航 2021年36期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教学探究

宋雅珠

【摘 要】综合语言实践课是小学英语课中的重要课型。综合语言实践课需要科学整合各单元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本文以江苏版牛津英语五上教材中两节综合语言实践课为例,从处理主话题和单元话题关系、优化提升各单元教学目标及合理删补教学内容三方面,进行小学英语综合语言实践课的教学探究。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英语综合语言实践课;教学探究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概念

江苏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按照单元进行编排。每单元有单元话题,单元内包含语篇、语法、语音、歌谣、文化、检测等板块。教师通过分析单元各版块的关联,科学整合板块,对各课时的课时话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进行统一规划,让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学习产生统一感,并建立有效的单元话题语言知识体系。

(二)英语综合语言实践课的概念

在江苏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每四个单元后出现一个Project(即综合语言实践课)。与原来的Review and check(单元复习)不同,综合语言实践课需要整合各单元的各项内容,通过形式多样的综合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调查、讨论、合作等语用实践活动,综合使用前面各单元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完成任务并展示学习成果。

二、基于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下的英语综合语言实践课

综合语言实践课出现在四个独立单元之后,具有复习功能但不等同于复习课。它有自己独立的话题和教学内容,并且这两者都与前面四个单元密切相关。教师在执教综合语言实践课时,需要将前面单元的话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统一规划,以实践课的话题为核心,以学生的学情为依据,以语用任务为目标,合理安排前面单元内容。这与单元内的整体教学模式一致,都以教學整体性为基本目标,以整合为基本手段,思考学情分析、目标达成及内容安排等各方面内容,使四个单元内容的学习形成统一感,并在综合实践课的语用任务的活动中达成学习目标。

三、基于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下的英语综合语言实践课的教学设计

由于包含前面四个单元的话题和语言知识和内容,有些老师会将综合语言实践课等同于复习课,并且通过多种形式机械复现前面的旧知,最终沦为“炒冷饭”。我们应该认真分析综合语言实践课本身的教材安排,从话题、目标、内容三方面分析综合语言实践课的教学设计。下面笔者以江苏版牛津五上教材中的两节project为例进行分析。

(一)立足实践课主话题,科学整合单元分话题

综合语言实践课都是自带主话题的,并且话题的广度一般可涵盖前面的单元分话题。单元整体教学中,话题是教学设计的核心,所以处理好主话题和单元分话题十分关键。

1.整体分析主话题、情境

每一节实践课都有本身主话题,并且从教材提供的语料和内容我们可以分析出它们的话题结构。五上Project 1的话题为“An animal school”,Project 2的话题为“Our friends”。Project 1一课要求学生最后生成一个介绍动物学校构造和学校中师生情况的语篇,所以笔者在创设本节课的情境时想到了让师生一起建造一个动物学校,将“Building an animal school”作为本课情境,串联各个教学活动;在Project 2中,学生最后需要制作一张同学朋友的信息卡,并对这个人进行介绍,根据这个话题要求,笔者为本节课创设了一个采访的情境,让受访者John在访谈中谈论自己朋友的信息,所以“An interview”是本节课的串课情境。

2.重点突出强联系分话题

实践课的内容会很显性地包含前面单元的话题,我们可以称它们为强联系话题。例如Project 1设计一个动物学校时分别涉及“How many rooms are there in your animal school?”“Where are the rooms?”“Tell your classmates about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这三个任务分别和Unit 2到4的话题契合,为了与Project 1的情境有效融合,笔者设计了Rooms at school和People at school两个大的场景,将Unit 2的话题(A new student)放置在第一场景,将Unit 3、4的话题(Our animal friends和Hobbies)放置在第二场景。

3.巧妙处理弱联系分话题

一般情况下,实践课会包含前面单元的各个话题,但有些时候,个别单元话题不适合出现或者只是一带而过地出现在Project中,这些都是弱联系话题。五上Project1中,Unit 1 Cinderella是经典故事单元,话题没有出现在Project的编排中,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如果单元话题无法融入Project时可以规避,将单元知识点融合进教学活动即可。

(二)分析学生学情发展,优化设定教学目标

在综合语言实践课中,我们时常看到“炒冷饭”式的旧知堆砌,教师想方设法地将前面所有的内容放进课堂,有时虽能勉强放进情境中,但只是给学生将这些语言点过了一遍。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教师对实践课的教学目标模糊不清。

1.研究学生学情,整合单元目标

实践课教学目标的准确设定,需要建立在了解单元目标和学生学情的基础上。但是,由于学生已经学习完这四个单元,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各类语言操练已经达成了单元目标。所以,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在原来的单元目标上进行拔高和整合。其次,由于四个单元目标放在一起过多,教师就应该着眼于现有学情的基础上,舍得去除次要的单元教学目标。

2.着眼综合实践,合理提升目标

在了解了学情和知晓了不需要将所有单元教学目标都归为实践课的教学目标中来后,教师需要着眼于综合语言实践课的语用实践的基本特质,合理制定教学目标。笔者设置五上Project 1的教学目标如下:

1.学生通过熟练运用

“There be...”“Be there...?”“...is/are on the...floor.”等重點句型完成确定动物学校的教室种类、教室数量和楼层等任务,提升自己相关话题的实际语用能力。2.学生通过熟练运用“He/She has...(身体特征)”“He/She likes...”等句型,完成为动物学校招募师生的任务,以此巩固介绍他人外貌及爱好的实际语用能力。3.学生通过本节课学习,自己设计一个动物学校并完成师生招募任务,以此提升思维品质。五上Project 2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学生通过熟练运用“What do his/her parents do?”“What subjects does he/she like?”等重点句型,巩固谈论朋友各方面信息的语用能力。2.学生跟随访谈了解朋友间的情谊变化,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基于话题情境设置,合理删补教学内容

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我们就需要确定教学内容了,不可盲目堆砌旧知是安排综合语言实践课教学内容的重要一点,合理删补教学内容,在课堂语境的带动下,学生通过语言实践,提升综合语用能力。

1.尊重实际学情,取舍单元旧知

四个单元包含众多版块和语言、文化知识,内容繁杂且不具备太大的关联性,不能一网打尽地放入Project中。笔者在观摩一节五上的Project 1时,就发现执教老师为了将前面单元中的Culture time和Song time内容复习一遍,将一个活动环节设置成四个动物(panda,bald eagle,polar bear,kangaroo)来应聘做老师,让他们分别介绍自己生活的国家(Unit 3 Culture time),然后设计成他们都喜欢爬山,再带领学生将We all like climbing (Unit 4 Song time)唱了一遍,再设计这些动物喜欢不同的饮料(Unit 2 Culture time)。这样的堆叠一是让许多教学活动出现得很突兀,比如突然和学生一起唱歌,二是由于内容繁杂,一堂课都处于马不停蹄地赶任务中,没法进行合理拓展。其实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歌曲,歌谣、跨文化知识和卡通部分,如果情境话题需要可以嵌入课堂,如果实在无法和Project的话题和情境和谐共处,也可以选择不出现在Project课堂中。

2.紧扣语用重点,语境带动实践

在Project中,前面的有些内容可以删去不用,但是每个单元的重点功能句型是必须做好合理安排的,使学生在语境的带动下巩固并熟练使用这些功能句型。五上Project 1,笔者在带领学生设计一个动物学校时,先提出来“Lets design the rooms at school”这个任务,并提出三个问题来分解小环节——“What rooms are there in the school?”“How many rooms are there ?”“Where are the rooms?”在完成第一个环节中,学生通过看图猜测教室种类,并运用“Are/Is there...?”“How many... are there?”“There is/are...”来确定学校教室种类及教室和数量。在第二个环节中,学生通过粘贴教室楼层的活动,运用“...is/are on the...floor.”句型布置好教室的分布。最后,学生再走进各个教室,通过运用“There isnt/arent...”句型来规定每个教室中物品摆放的规矩。这一系列教学活动,都是在紧扣前面单元的重点语言知识,剔除次要知识点的基础上,在语境的带动下有效开展的。

3.补充情境支撑,助推思维成长

在合理取舍前面的旧知以后,为了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增加学生的语言知识,教师需要进行情境和课外语言知识的补充。在五上Project 2中,笔者设计了采访的情境,但是因为本节课的话题和Unit 6的话题相似度太高,如果只是谈论朋友的话,对学生思维品质提升的意义就不大。为了达成提升思维品质和增加语言知识的教学目标,笔者在采访的大情境下,通过主线人物分享自己和朋友的故事,设计了三个递进的环节——The first time we meet, The happy time we spend, The future time we share。在这个三个环节中,朋友之间的友谊程度逐渐加深,从friends,变成good friends,最后成为real fri-ends。在本节课中,为了配合完成这个三个递进的环节,笔者增加了课外词汇spend, share, future, information, natural, emotion, work, for, dream等。这些都是学生通过综合语言实践课提升思维品质和语言知识的体现。

基于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下的综合语言实践课,是对学生语言知识、语用技能和思维品质的多元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敏.例谈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策略[J].辽宁教育,2019(01):77-79.

[2]陈亚红.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策略[J].校园英语,2019(35):112.

猜你喜欢

单元整体教学教学探究
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
小学生快乐作文教学探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范式下学与教方式初探
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促进学生微观认识发展的“物质构成奥秘”主题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