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结构特征与发展瓶颈研究
2021-12-16裴蕾
裴蕾
摘要: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推动数字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领域。通过对天津近千家民营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可以看出现阶段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5个结构特征,包括数字化发展战略初现、数字人才建设受重视、技术研发活动支出增长、数字领域投资多元化和企业政策诉求重点转移。针对民营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发展瓶颈,可以从培育企业数字化管理决策理念,企业、院校、政府共同发力培育数字人才,打通产学研一体化体系,构建企业数字化生态体系,建设多层次、多元化融资体系,完善数字化转型配套服务等角度,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结构特征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21)04-0086-08
当前,全球正处在发展模式不断变革、竞争格局加速重构的新阶段。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日益发展成为推动全球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美国、欧盟、日本等世界主要经济体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利用数字化技术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着力推动技术创新突破、产业融合应用、数字治理完善和数字技能提升。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与全球服务流动增速放缓的情形下,增速迅猛的数字经济被视为撬动全球经济的新杠杆,并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在后疫情时代,为了精准把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机制、存在问题和发展瓶颈,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与天津市工商联联合进行2020年度“天津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调查”,以问卷调查、企业座谈和企业家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展开,总计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711份,数据总量达到12.8万个。概括和分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结构特征,包括发展战略、人才建设、技术研发、投融资状况等,总结和归纳了民营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发展瓶颈和诉求,并从培育数字创新人才、构建企业数字化生态体系、完善数字化转型配套服务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为管理部门制定企业数字化支持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及研究现状
数字化转型是指通过利用现代技术和通信手段,改变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方式。如今,数字技术正被融入产品、服务与流程当中,用以转变客户的业务成果及商业与公共服务的交付方式,这就是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通常需要客户的参与,但也涉及核心业务流程和员工,以及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交流方式的变革。数字化转型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之上的,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以增强行业持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生态协同创新战略,即在数字化转型中协力推动企业的生态协同创新战略,实现创新生态化、生态协同化、协同创新化,才能实现数字经济时代“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双轮驱动增长[1]。
数字化转型是深度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适时选择。深度数字化背景下,各行各业创新主体与群落交互的模式、深度、广度、频率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必须对以数据生产要素为支撑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模式与行业间的创新发展方式进行深入的剖析。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我国“十四五”时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經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的数字经济从互联网平台、移动互联应用、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数字产业化阶段,发展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推动实体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产业数字化新阶段[2]。深度数字化的主要贡献在于数字化应用而导致的效率与产出的大幅度提升,以及数字化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机制带来的企业业务的拓展和效益的增加。企业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整个时代发展潮流的正确选择。
数字经济的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企业的竞争环境,并对企业的业务战略与发展方式产生巨大影响。以大数据应用、网络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数字化转型,重构了企业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组织边界,并对企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的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3]。加快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进一步壮大发展数字经济的重点和关键,应把握强化价值创造、数据集成以及平台赋能的发展趋向,从加快推进企业智能制造、行业平台赋能和园区生态构建三条路径,积极务实地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4]。客观评价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与转型现状,深度分析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时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思路,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推动全社会数字经济发展。
数字经济的本质在于信息化,即以信息与通信技术为基础,实现交易、交流、合作的数字化,并借此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2020年5月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方面提出的“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倡议,号召政府和社会各界联合起来,共同构建“政府引导—平台赋能—龙头引领—机构支撑—多元服务”的联合推进机制,形成“数字引领、抗击疫情、携手创新、普惠共赢”的数字化生态共同体,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拥有良好的时代背景以及政策支持,明确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政策诉求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合理有效的对策建议,对指导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天津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结构特征
天津民营企业表现出对数字技术多维度运用、对数字领域多元化投资、对企业全方位数字改造、对数字转型多渠道融资等良好特性,表明天津民企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已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启了数字化转型进程。
(一)数字化发展战略初现
天津民营企业普遍认为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手段是加速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的有效途径。多数企业未来会采用较为稳妥的、由易到难的步骤开展数字化转型战略,先从投资较小、风险较低的销售领域和管理领域试点数字化转型。制造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的态度最为积极、数字化意识最为充分,认为数字化转型的预期收益最大,平均每个企业都会在两个以上的领域开展数字化业务,特别是在涉及深层次数字化的研发领域和生产领域中布局较广。
(二)数字人才建设受重视
与2019年相比,2020年天津民营企业平均研发人员数从11.4人增加到16.7人,研发人员占比从5.78%提高到10.36%,制造、运输仓储、信息软件等8个行业的平均研发人员数量和占比都有所提高,特别是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行业,研发人员占比都比2019年翻了三番。企业的高端人才数量较2019年也有所增加,企业平均高端人才数为9.3人,平均占比为4.28%,人才来源地区较2019年更为广泛。在数字化技术人员紧缺的背景下,超过半数以上的企业为适应数字化转型需要,已针对企业特点开始制定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企业的数字人才意识逐渐强化。
(三)技术研发活动支出增长
2020年天津民营企业更加积极地开展各类研发活动。样本企业有研发经费投入的占比为53.2%,比2019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企均研发经费投入为622.9万元,比2019年增长了48.2万元,人均研发经费投入2.86万元。制造业企业平均技术研发经费为1712.4万元,比2019年增加了447.3萬元,居各行业之首,研发经费支出强度达到5.64%。天津民营企业都逐渐意识到,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创新研发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即使是在受疫情影响、营业收入有所下降的情况下,企业对研发的投入仍持续增加。
(四)数字领域投资多元化
2020年被调查的民营企业融资缺口指数继续上涨,信贷可得性水平与前五年相比有所下降,但随着金融科技的日臻发展完善,企业从小型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借贷渠道获得融资的比例有了较为明显的上升。大中型企业融资渠道有收窄的趋势,而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的多样性略有提升。银行贷款仍是所有行业的最主要融资来源,产业基金、中小企业集合债的发展不充分,政府项目基金和产业基金对天津民企数字化转型的支持作用较薄弱。2020年天津民营企业整体投资水平和领域与2019年基本持平并略有上升,信息软件行业数字化投资热情最高,平均投资1.6个数字化项目。
(五)企业政策诉求重点转移
在人工智能、数字化、物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伴随数字化转型的开始,天津民营企业的关注点也产生了新变化,重点关注创新问题,包括数字技术人员的培养、新型数字技术的应用、数字生态环境的培育等。数字化发展不同于以往的发展模式,土地、产业投资等要素的重要程度在逐步降低,人才、技术、金融支持等创新要素的重要性显著提高。尽管天津不同行业企业对政府出台的相关数字化转型政策关注程度不一,但对人才引进政策、金融支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和技术创新政策都有强烈的诉求,这对政府制定政策的重点和精准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发展瓶颈
许多过往研究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困难主要包括企业对数字化转型认识不到位,缺乏方法论支撑以及传统行业组织架构带来束缚[5]、整体产业协同水平较低[6]、数字化技术人才缺乏[7]、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政府数字化治理结构亟待完善[8]、社会化数据治理不足、数字生态体系建设水平有待提高[9]等。尽管天津民营企业总体上已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行业企业也基本能够根据自身特性对数字系统进行部署与使用,但2020年天津民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形势依旧严峻,转型过程中的困难依旧突出,主要表现在数字化技术运用不充分、数字化转型管理机制不健全、数字技术人才引育不完善、数字化领域投资不积极四个方面。
(一)数字化技术运用不充分
37.3%的企业没有部署任何数字化系统,使用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和智能化设备的企业占比不高,对数据的采集和管理能力偏弱。小微企业缺乏最基本的数据基础,未能享有数字化带来的模式转变和效率提升。数字技术同产业融合程度有待加深,多数企业的数字化发展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43.1%的企业表示没有数字技术来源,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十分欠缺,产学研相对脱节,科技界支撑产业界发展的进程相对滞后。与2018年相比,技术来源更趋于本地化,六成的数字技术来源于天津,开放程度还远远不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二)数字化转型管理机制不健全
多数企业领导层对数字化转型比较重视,但数字化战略顶层设计并不充分,缺乏对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宏观掌控。有53.1%的企业未针对数字化转型设置相应的职能和团队,有45.8%的企业未针对转型设置相应的战略规划和升级路线,有43.9%的企业没有针对转型设置数字化人才培养方案,有50.7%的企业没有针对转型设置数字化投资计划。这些机制管理的缺失必然会对天津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造成阻碍,而小微企业中这些问题则更加突出。
(三)数字技术人才引育不完善
数字化专业技术人才短缺是限制天津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普遍性问题。只有12%的样本企业雇用了数字技术方面的人才,数字技术人员保有量为857人,企均仅1.24人,占总员工数量的0.57%。在数字技术人才引进上,对高校、科研院所的数字技术人才进行招聘的占比较低,企业更希望招聘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才,而非高校毕业生。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高校数字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的脱节,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对企业数字化的人才支撑还远远不足。
(四)数字化领域投资不积极
天津民营企业数字化支出费用不足。2020年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投资额平均为115.7万元,占企业营业收入的1.71%,有50.7%的企业对于数字化转型暂无任何投资计划,有75%的企业缺乏数字化转型资金。多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平均投资额变动率在5%以下,数据购买费用和云计算服务支出费用低于10万元。投资领域更多集中在电子商务、软件应用等数字化初级阶段,对数据开源、智能制造等进阶领域投资较少。这种低总量、低水平的数字支出显然无法支撑企业平稳完成数字化改造。
四、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的对策建议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标是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数字生态体系,这离不开资金、人才、技术、管理四个核心要素的支持。通过设立与数字化转型相适应的技术战略、管理机制、人才方案和投资计划,有助于企业进行全面深入的数字化前期改造,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为企业未来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意识,培育企业数字化管理决策理念
企业对于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以及转型的路径方法缺乏方法论支撑是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一大困难。一方面,企业需要尝试建立一些短期数字化战略目标;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层也需要积极主动去了解数字化发展趋势及一些新兴技术与企业业务结合的可能性。作为转型的“掌舵人”,管理层必须时刻培育数字化管理理念,重视数字技术在商业模式上的应用,同时考虑转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加大对数字化转型的投资。
(二)企业、院校、政府共同发力,破解数字技术人才短缺难题
数字化转型中的人才短缺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具有专业知识技术、一专多能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不足,极大地影响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第一,企业可以采用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的方式来加强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员工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养,并在与大企业、大平台的合作中积极组织开展相关数字化培训活动。对有突出贡献的数字技术人才可通过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奖励、分红等激励形式,有效激活和释放其创新动力。第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培养数字人才,构建合理的培訓体系,让专业人才与智能化生产、工业互联网、网络化品牌传播等环节相结合,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同时鼓励高校科研技术人员带着项目和成果创办科技型企业或者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并建立离岗创业期间的福利保障制度和晋升考核制度。第三,出台相关激励性政策,从外部为企业落实人才培养计划提供动力。如以企业数字化技术人员数量和质量为依据,实行有进有出的流动性人才补贴计划,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对切实在数字化人才引育方面取得较好成效的企业增加资金补贴,对成效低下的企业取消补贴申报资格等。全社会共同发力,破解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人才问题。
(三)打通产学研一体化体系,提高企业数字化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
天津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合作方目前是互联网巨头平台企业和第三方数字化转型方案提供商,而高校及科研院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撑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因此政府还应着力打通产学研协同创新通道,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如建立科技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科技合作交流平台,打通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科研成果、研究团队、研究方向、成果评价等信息的公开,实现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之间软硬件资源的共享。以政策扶持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共建创新合作基地,鼓励高级专家、高技术人才对企业创新发展进行技术指导、创新指导,引导建立企业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和新模式,帮助企业提高其数字技术的应用水平和创新能力。
(四)注重数据要素积累和数字生态建设,提升整体产业协同水平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使用与拓展离不开数据要素的积累。作为数字经济的基本要素,数据资源对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同样不可或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生态化,包括货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交互协作。因此企业应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开展数据建设工作,如自建数据库或采用云服务等,进而深度挖掘数据价值,从更广阔的范围内收集信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体验式消费,形成完整的数字化生态体系,并最终进入良性的自我优化循环阶段。目前天津众多民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不一致,主要改革以及重点措施都有所差异,导致整体产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协同水平较低。因此,应在企业数字化生态系统构建的基础上,推动整体产业的数字化交流互通,实现整个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资源和成果共享,实现数字经济时代“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双轮驱动增长。
(五)构建多层次、多元化融资体系,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资金需求
第一,简化贷款审批程序,降低企业贷款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提高企业的贷款积极性。发展除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小型金融机构贷款以外的多种金融产品,多渠道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必要资金支持。第二,完善相关金融政策,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为企业融资提供良好条件,积极支持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企业的风险创业投资,拓宽创业风险投资进入和退出的各种渠道。第三,发展完善科技金融,形成科技创新与创业投资基金、银行信贷、融资担保、科技保险等各种金融方式深度结合的模式和机制,鼓励有影响、有实力的金融机构通过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投贷联动、设立服务平台开展科技金融服务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投融资支持。第四,建立融资风险防范机制,积极采取相关的预警和防范工作。积极防范企业的融资权益风险、负债融资风险、租赁融资风险等,引导企业解决产权不明晰、产权结构不合理、产权流动性过低等问题,组建专门为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及信用担保机构,以降低企业融资风险、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
(六)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提升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的适配性
第一,应加快建立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效政策体系。政府应探讨明确企业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梳理现行政策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出台完善的企业数字化政策框架体系。根据不同企业和产业的实际需求,强化数字化转型相关的人才、产业、资金、财税、创新等政策支持,完善数字化转型配套服务体系。第二,积极部署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大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互联网中的应用,加快推动产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全要素连接和资源优化配置。以产业互联网平台服务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第三,加强数字化转型中的数据治理,保障数据的高效安全使用。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强化企业数据和个人信息保护,明确数据在使用、流通过程中的提供者和使用者的安全保护责任与义务,加强数据安全检查、监督执法,提高惩罚力度,增强威慑力,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和违法行为,引导、推动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加强自律。第四,建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服务机制。政府应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提升创新治理水平和治理方式,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良好、宽松的外部环境。围绕数字化生态环境的建设,建立向企业提供数字技术和组织管理经验的服务系统。组织数字技术丰富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开设讲座、研讨、沙龙等活动,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意识和能力。 第五,充分发挥商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内各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实现信息互通有无,多角度积累数字化转型经验,了解适合本行业发展的数字化建设规则,避免踏入转型误区,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平稳顺利。
五、总结
以天津民营企业为样本,通过大体量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问题。概括和分析了目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五点结构特征:一是数字化转型战略意识;二是积极开展企业数字人才建设;三是提高技术研发活动支出占比;四是企业融资渠道要趋向多样性;五是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企业的政策诉求发生转移。同时,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数字化技术运用不充分、数字化转型管理机制不健全、数字技术人才引育不完善、数字化领域投资不积极等问题。研究从培育数字创新人才、构建企业数字化生态体系、完善数字化转型配套服务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旨在总结规律、发现问题、提炼经验、构建模式,更好地指导和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参考文献:
[1]陈劲,等.数字化转型中的生态协同创新战略——基于华为企业业务集团(EBG)中国区的战略研讨[J].清华管理评论,2019,(6).
[2]数字经济:两大新机遇与四项措施[N].经济参考报,2019-09-25.
[3]林琳,吕文栋.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管理变革的影响——基于酷特智能与海尔的案例研究[J].科学决策,2019,(1).
[4]吕铁.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向与路径[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18).
[5]陆岷峰,王婷婷.基于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数字资产经营与管理战略研究——以商业银行为例[J].西南金融,2019,(11).
[6]王树柏,张勇.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机制、路径与政策建议[J].国际贸易,2019,(9).
[7]王炯.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J].中国金融,2018,(22).
[8]吴静,等.抗疫情助推我国数字化转型:机遇与挑战[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35(3).
[9]沈恒超.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特点、问题与对策[J].中国经济报告,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