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尖非遗——壮族“搭辫”

2021-12-16黄秀英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1年8期
关键词:壮族编织辅导员

黄秀英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随着商品经济和都市文明不断冲击,很多古老的民间文化在渐渐被淡化和遗忘,壮族“搭辫”是壮族传统手工编织的重要组成元素,而这门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也陷入了传承危机。于学校而言,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对于文化传承的工作我们责无旁贷。

一、壮族“搭辫”文化

“搭辫”一词是壮语发音直译的汉语表达,壮族“搭辫”是壮族编织衍生的一种编织技术,初步形成于唐宋时期,搭辫不同于壮锦那般宽大,而是细小且图案精美的花边形态,形态虽小,但图案规则精美,色彩可以根据需求而选择相应色彩的线来搭配。

壮族“搭辫”有专门的编织机,壮族人民在长期的探索中琢磨出了一种体积小,方便移动的手工织机——“搭辫”机。“搭辫”机以四根小木料和木板为支撑系统,装有简易的转动装置,在搭辫时,可以根据设置的花纹来确定线扎的数量和吊坠的个数。“搭辫”小木机体积不大,方便移动,对场地环境要求不高,在村头巷尾、闲暇之余都能编织,可以说随时随地都能工作。

流传至今的“搭辫”技艺有12股线编织和8股线编织。两种搭辫方法略有不同,程序复杂度和难易程度因人而异,看个人喜好和编织习惯,有些人觉得12股线的简单,也有的人认为8股线编的简单,至于色彩和图案也是个人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壮族“搭辫”色彩运用的特点是:以少见多,纯朴中见丰富,素雅中见多彩,对比鲜明强烈。在日常生活中,壮族妇女通常是根据自己的装饰需求来搭配搭辫色彩,所以搭辫配色没有固定的颜色,由个人的需要而调节,这也是搭辫色彩之所以丰富的原因。

随着物质的不断丰富,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对服饰的质量和美感要求越来越高,壮族服饰及很多手工制品都注入了很多点缀元素,早期的服饰装饰和点缀便是图案精美的“搭辫”,有些地方也称“花边”,常见的有字纹、水波纹、云纹等。花色品种多样,用途广泛,可以用作床毯、被面、围裙、背带、腰带、手提包、鞋面、头巾、衣服装饰,也可以编织成手链等,其用途的广泛使“搭辫”工艺盛行,并沿用至今。

二、壮族“搭辫”工艺在学校的传承情况

壮族“搭辫”在广南县的旧莫、者兔、那伦、阿科等壮族人口聚居的乡镇都有,流传至今,会搭辫的人多为年长的壮族妇女,年轻人会搭辫的寥寥无几。为了更好地传承当地民族传统文化,旧莫中心学校于2013年开始引进壮族搭辫活动课程,几年来,学校秉承“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理念,关注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认真开展搭辫活动课程。自开课以来,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聘请校内、外辅导员,选派学校爱好壮族文化的老师走访群众,学习搭辫技术.此外,聘请民间艺人为搭辫课程的校外辅导员,定时不定时地邀请校外辅导员到学校授课。这些年来,学校累计开展了11个学期的活动课程,共培训了132名女学员,开课时间设在周一、二、四下午第三节课,如有临时的安排也会在周末或者假期开展一些活动。每学期初,搭辫活动课的辅导员以学生自主报名的方式从三至六年级的学生中招收学员,每一期的学员人数在12至24人之间。在这些学员里,2014年和2016年的学员掌握的搭辫技术比较扎实,其他几期相对弱一些。学员们将自己编的“搭辫”拼成简笔画、做成手链、装饰鞋面等。搭辫课程的开展情况以情景表演的形式在学校的三届乡村少年宫汇报表演中展示,并于2016年12月在广南县乡村少年宫汇报表演晚会展示,搭辫的作品也同时展出,获得了广南县乡村少年宫汇报表演观众最喜爱节目奖、观众最喜爱美术作品奖,文山、广南电视台也多次播出旧莫中心学校的民族文化传承活动。

三、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和建议

壮族搭辫工艺在壮族人民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产生丰富而精彩的纹样,渗透着民族文化的乐观精神,凝聚着人们的美好向往,成为承载民族文化记忆的“活化石”。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的原因,壮族“搭辫”面临着严峻的傳承危机,急需抢救和保护。因此,传承和发扬传承工艺需更多的人参与,尤其需要抓好少年儿童的传承教育,学校教育层面应当是传承先锋和主力军。

壮族编织工艺是壮族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搭辫”技艺又是壮族编织中最为精美的一种,应得到很好的传承、发展和保护。旧莫中心学校将继续秉承文化传承的理念,培养更多的搭辫小传承人,并将学校的活动开展成果向社会推广和宣传,营造传承文化的氛围,让文化传承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猜你喜欢

壮族编织辅导员
体验编织的乐趣
一针一线编织爱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Cat’s book》
壮族迎客歌
壮族山歌
高校辅导员所需素质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度假吧!带上你的编织鞋包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