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2021-12-16王茜
王茜
随着时代发展进步,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得到了临床检验的广泛认可和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具备了操作简便、时效快、准确率高的特点[1]。但是在实际的临床检验过程之中,检验仪器的不断升级和更新,导致了部分检验人员缺乏新仪器的认知,或过于依赖仪器,导致其忽视了血细胞形态学以及显微镜检查的操作,检验结果缺少综合性和全面性,漏诊和误诊的情况时有发生。相关研究指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查结果误差与人体细胞的复杂性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也说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只适用于人体正常细胞形态检查,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的检测结果准确性更高,但该方法操作较为复杂,且时效性慢[2]。为了能够提高血常规检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减少医院基本误诊率和漏诊率,本次研究选取2019 年6 月~2020 年8 月本院检验科进行血常规的100 份血液样本作为观察对象,分析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9 年6 月~2020 年8 月本院检验科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00 份血液样本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样本58 份,女性样本42 份,年龄8~86 岁,平均年龄(56.82±16.28)岁。
1.2 方法
1.2.1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 本次研究中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显微镜采用日本奥林巴斯制造,型号为CX31型,血常规采血管选择EDTA-K2以及瑞氏染液,通过显微镜对血液样本中的细胞大小、形态以及数量进行观察[3]。
1.2.2 全自动分析仪检查 选择迈瑞公司制造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型号为5390CRP,并采用其配套的检测试剂。在进行全自动分析仪检查之前,对仪器予以常规的定标、保养处理,并开展室内质控工作,确保血液分析仪的检测水平无异常。检测工作根据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配套试剂说明书予以开展[4]。
2 结果
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检测阴性79 例,占比79.00%,阳性21 例,占比21.00%,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镜检阴性91 例,占比91.00%,镜检阳性9 例,占比9.00%。全自动细胞分析仪在对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以及淋巴细胞水平的检测中均发现了假阳性样本。见表1。
表1 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
3 讨论
随着时代进步与发展,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得到了临床血常规检测的广泛认可和应用,成为了最为常见的检测方法之一。目前,各个医院对于患者的各项疾病进行检查和诊断过程之中,大部分都需要予以患者实施血液生化指标检查,通过该方法来提高患者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但因为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血常规检测中,很有可能会出现结果偏差,导致出现一定的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5,6]。而血常规检查作为医院诊断过程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血常规检查的准确性与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有着紧密的联系,出现血常规检查误差,很有可能会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目前各个医院实施血常规检测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因为人体细胞的复杂性,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最终造成其检测结果准确性不高的问题[7]。医院实施血常规检测是对患者疾病类型和发展情况的重要依据,一旦在血常规检测当中结果发生了较大的误差,会造成医师诊断出错,后续的治疗方案选择出现漏洞和偏差,严重的甚至可能会造成患者死亡。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原理是依据电学原理中的电阻抗法、射频电导法及光源原理之中的激光散射法和分光光度法等进行检测的,可以很好的对血液样本之中的血红蛋白指标、细胞等数据予以测定[8,9]。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现阶段临床血常规检测中幼稚细胞检测通道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该检测阈值设定相对较低,因此在实际的血常规检测工作中,异常细胞检测,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效果显著,其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但因为人体细胞的形态较为多样和复杂,特别是有些细胞本身具备内在缺陷,因此在实际的血常规检测过程之中,全自动血液分析仪难以对所有细胞进行有效的识别,例如对于中度细胞、有核红细胞以及幼稚细胞等,这也造成了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进行疾病诊断时可能出现误差[10]。因此在实际的血常规检查过程中实施显微镜下人工检测可以显著改善检测成功率。本次研究选取100 份在本院检验科进行血常规检验的血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检测阴性79 例,占比79.00%,阳性21 例,占比21.00%,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镜检阴性91 例,占比91.00%,镜检阳性9 例,占比9.00%。全自动细胞分析仪在对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以及淋巴细胞水平的检测中均发现假阳性样本。根据本次研究来看,在血常规实际检查过程之中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虽然检测时效更快,其操作方法也更为快捷和简单,但是根据其现实的检查结果来看,存在着较大的检测误差,因此,可以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用于血常规检测当中血细胞异常的主要排查手段,在实际条件的允许下,应当开展复检工作,复检可以显著的将血常规检验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提升[11]。在血常规检测中,传统的检查手段是人工镜检,具体方法也就是将患者血液进行涂片,再利用显微镜开展观察,分析该血液样本的血液细胞形态学情况,而该方法的诊断准确性极高,能够当作医院血常规检查的金标准。但是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因为是人工方法,所以其检查时效较慢,操作较为复杂,在应对大量的血液样本检查过程之中,工作效率低。此外,大量的血液样本检查也可能会造成检测人员视觉疲劳等失误发生,导致发生检验误差[12]。因此,在检测过程之中在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同时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可以大幅度提升血常规检测的准确度,还能够帮助提升检测效率。
综上所述,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可以在血常规检验中很好的提高检查的准确性,降低患者误诊率,提高血常规检查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