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安全- 支持- 合作”模式ICU 过渡期标准化护理干预对ICU 重症患者的影响
2021-12-16张晓静陈方园
张晓静, 陈方园
(安阳市肿瘤医院 1 重症医学科, 2 手术麻醉科, 河南 安阳455000)
过渡期护理是指在康复或治疗期间按照患者实际病情、 康复需求、 治疗效果的变化在不同医疗部门进行过渡期转移的护理[1]。 该护理方式要求医护人员按患者病情需要提供相应的连续性护理, 以促进患者适应过渡期。 ICU 重症患者经抢救治疗后病情稳定或好转, 需要转至普通病房, 再进行后续连续性治疗或护理, 一旦该连续性被破坏, 可能会发生不良事件, 不利于患者康复[2]。 “安全-支持-合作” (SEC) 过渡期标准化护理干预着重强调患者转科阶段的安全护理, 通过与相关科室间进行合作, 给予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及心理支持,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促进患者康复[3]。 本研究分析基于SEC 模式ICU 过渡期标准化护理干预对ICU 重症患者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 年12 月至2021 年1 月我院ICU 收治的92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 ①≥18 周岁; ②病情好转需进行转科治疗。 排除标准: ①意识模糊、 有精神疾病;②持续使用镇静镇痛药物; ③病情加重不能转科; ④中途出院或死亡。 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 例。 观察组男24例, 女22 例; 年龄55 ~ 80 岁, 平均年龄 (60.2 ± 6.8) 岁。 对照组男23 例, 女23 例; 年龄55 ~ 79 岁, 平均年龄 (60.9 ±7.2) 岁。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且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A) 对照组给予ICU 过渡期标准化护理。 ICU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 制定相应的个体化转出护理计划,并予以相关的日常生活能力锻炼辅助活动、 心理及信息支持护理。 通过可协调的、 强化的、 以患者为主的护理, 能够充分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转科准备, 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①制定护理计划: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 协助患者及时办理相关的转科事项, 并密切关注患者转运期间的生命体征, 与接诊护理人员做好患者相关疾病及护理的交接工作。 ②辅助活动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辅助其进行一系列康复活动, 增强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③心理及信息护理: 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 针对患者的抑郁、 焦虑等负面情绪及时给予心理疏导, 通过向患者讲解成功病例、 相关疾病知识等, 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 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B) 观察组给予基于SEC 模式ICU 过渡期标准化护理干预。 在对照组基础上, ICU 联络护士在患者转科阶段实施安全、 支持、 合作护理干预。 ①安全: 全面监测及评估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与相关症状指标, 并详细记录,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及优化治疗, 全面评估患者转科的可能性。 准备好转运所需的仪器设备与药物, 转运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体征、 症状, 及时处理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完善交接。 ②支持: 以一对一方式锻炼患者的床上大小便、 呼叫铃使用、 饮水等自护能力, 并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转运流程及安排、 相关护理注意事项, 多与患者进行沟通, 鼓励支持患者, 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③合作: ICU 与转入的目标科室全面沟通患者的病情、 个人信息、 护理状况及特殊护理需求等问题, 有效落实转科工作, 转出科室准备好患者所需的医疗设备与治疗药物, ICU 护理人员保持对患者的跟踪随访,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或遇到的问题给予相应的指导建议。
1.3 观察指标①采用美国Coleman 等学者编制的过渡期护理措施评估表 (CTM)[4], 从患者角度评估医护人员在患者转科或出院过程中的护理工作质量状况, 共15 个条目, 采用Likert 1 ~ 4 分4 级评分法, 评分越高则过渡期护理质量越高。 ②于护理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 及焦虑自评量表 (SAS) 评估患者的抑郁、 焦虑情况[5], 量表总分均为20 ~80 分, 评分越高则患者的抑郁、 焦虑状态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M 评分观 察 组CTM 各 项 评 分 均 高 于 对 照 组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CTM 评分比较 (±s, 分)
表1 两组患者的CTM 评分比较 (±s, 分)
条目 观察组(n=46) 对照组(n=46) t P明白药物的毒副作用 3.31±0.79 1.99±0.89 7.523 0.000明白药物的使用方法 3.12±0.89 2.29±0.81 4.678 0.000明白药物的功效 3.07±0.93 2.16±0.77 5.112 0.000医护人员对后续治疗计划已进行讲解 3.58±1.16 2.01±0.79 7.587 0.000具备十足的独立健康管理信心 3.36±1.22 2.11±0.80 5.811 0.000具备十足的疾病康复信心 3.09±1.01 1.80±0.83 6.693 0.000明白健康管理的注意事项 3.20±1.22 2.02±0.85 5.382 0.000明白影响健康的因素 2.79±0.99 1.69±0.60 6.445 0.000提供通俗易懂的健康管理计划 3.01±1.05 1.68±0.81 6.802 0.000清楚疾病相关的体征及症状 2.99±0.61 1.85±0.68 8.464 0.000掌握健康管理的方法及过程 3.31±0.66 2.31±0.69 7.103 0.000了解健康信息的自我照护 2.83±0.85 2.44±0.65 2.472 0.015医护人员对患者转科病区进行选择 3.10±0.87 2.66±0.86 2.440 0.017医护人员评估患者的健康需求 3.10±0.75 2.75±0.84 2.108 0.038对疾病和康复的护理目标知情理解 3.02±0.83 2.39±0.73 3.866 0.000
2.2 SDS、SAS 评分护理前, 两组的SDS、 S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 观察组的SDS、 S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SDS、 SAS 评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患者的SDS、 SAS 评分比较 (±s, 分)
组别 n SDS 评分 SAS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46 63.31±6.85 49.52±7.67 65.34±7.54 50.28±7.37对照组 46 62.81±7.22 59.63±7.74 64.82±8.05 58.72±8.25 t 0.341 6.293 0.320 5.175 P 0.734 0.000 0.750 0.000
3 讨论
研究[6]表明, ICU 患者生理及心理状态通常极其不稳定,一般情况下中断或持续的治疗护理措施、 环境迁移、 不良心理状态等均能够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 尤其是ICU 过渡期护理质量, 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本研究对ICU 重症患者采用基于SEC 模式ICU 过渡期标准化护理干预, 帮助患者按计划进行相关康复训练, 使患者处于最好的状态, 同时予以相应心理支持, 减少不良情绪; 各相关科室间、 护患间进行充分交流、 沟通、 协调, 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SEC 模式能够对患者实际病情及身心健康状况进行全方位的监护及管理, 进一步确保护理措施能持续有效地实施, 通过ICU 与转出目标科室之间关于患者详细转出工作的沟通合作, 落实好各项护理措施, 可促进护患关系, 提高ICU 过渡期护理质量[7]。 另外, SEC 模式更注重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及评估, 对患者及家属提供个性化、 具体的健康指导, 促进患者对疾病的了解, 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CTM 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表明基于SEC 模式ICU 过渡期标准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ICU 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 观察组护理后的SDS、 S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表明基于SEC 模式ICU 过渡期标准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 基于SEC 模式ICU 过渡期标准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ICU 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 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 利于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