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对策
2021-12-16王梦欣苏佳荫
□王梦欣,苏佳荫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与绝对贫困相比,相对贫困的特点是人口基础广泛,贫困范围很广,贫困风险很高,在增加收入、多层面贫困、国内动态和体制机制方面面临许多困难。在新时代,应把农村从贫困中解救出来,以综合的方式在最不发达地区和低收入群体之间建立“核心战略”,在创新和扶贫政策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
1 相对贫困的基本内涵
关于相对贫困的讨论由来已久。相对贫困包括概念、衡量标准和选择贫困的阶层。关于相对贫困的讨论反映了深化和扩大理论概念的进程,以及对不同扶贫战略的思考。2020 年之后,我国的扶贫战略将发生历史性转变。
相对贫困的理论结论为:贫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种持续的社会现象,贯穿于现代化过程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减贫的重点可能存在很大不同。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相辅相成。相对贫困不按收入、消费或福利衡量经济福祉,是社会贫困的表现。由于相对贫困,人们越来越重视脆弱性和社会排斥等。相对贫困的特点包括连续性、主观性和发展性,以及动态、不平等、相对主义等。
相对贫困不仅与富裕阶层之间的收入分配有关,而且与个人的自我承认和社会公正有关。另外,统计数字是通过社会财富的集中程度或基尼系数得出的。一些研究表明,相对贫困是根据农村人口的平均收入来衡量的[1]。
2 相对贫困的多元思考
相对贫困具有多维性、次生性、发展性、消费性与城市性。加强信息共享,与其他相关部门联系,相关人员可以更全面、准确地了解消除贫困的目标,进一步提高相对贫困家庭数据的准确性。
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不仅表现为物质资源缺乏,更表现为权利与能力缺失,主要有社会参与能力、机会获取能力、财富创造能力。除此之外,还会因为个体的社会阶层不同而受到社会的排挤和不公平对待,这些都是相对贫困导致的。社会个体通常会以人均收入为标准,以非暴力方式对待他人,也就是语言攻击。相对贫困问题还会因为其他原因而产生次生性,很可能在脱贫后因病、因灾、因学致贫;也有可能是农村人口进城打工而导致一些后发性贫困,例如城市务工人员居无定所,工作不稳定而诱发相对贫困问题;相对贫困问题的发展性多表现在刚刚摘帽的脱贫户中,虽然生活上得到了基本满足,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他们在社会上得不到尊重,社会认可度低,内心容易感到孤独,继而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很可能再次发展为相对贫困群体。由于存在“穷人心态”和“贫困思维”,一些贫困人员无法积极参与社会劳动,脱贫仅靠政府补助维持生计。国家对这类人群的扶持是长期性的,脱贫摘帽以后,这类人群很可能发展为相对贫困群体[2-3]。
中国消除贫困的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与国家政策保障和所有扶贫人员的努力密不可分。从减轻贫困可持续性的角度来看,为解决2020 年后的相对贫困问题,仍然需要继续发挥政策保障性作用。政府仍要努力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大量的现金分配、高额的转移支付和资源倾斜是不可持续的。特别是近年来经济增长缓慢所造成的资金和资源压力,对减轻贫困的可持续性构成了巨大挑战。因此,如何建立可持续的长期机制解决相对贫困是许多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扶贫政策是否可以继续解决相对贫困治理问题,政府的工作重点是否仍然放在相对贫困治理问题上,将对消除贫困活动的可持续性产生直接影响[4]。
3 政府解决相对贫困的职责
政府解决相对贫困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构建科学完善的识别体系。相对贫困不同于绝对贫困,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当地情况的识别体系,贴近民心,尽量使识别的结果得到当地贫困群体的认可。各扶贫部门可以和当地相关部门以及各高校研究机构进行合作,运用科学的方法,结合当地的教育、医疗、住房等情况,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识别标准。扶贫干部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联系,以便对扶贫对象有更全面准确的了解,进一步提升相对贫困户数据的准确性。通过与各高校合作,对各高校的研究生进行培训,妥善完成入户核查工作。二是增强相对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贫困群体积极对待脱贫,将对实现扶贫目标有重要意义;如果相对贫困群体不积极对待脱贫,即使实现了脱贫,还存在很大的返贫可能性。这就需要扶贫干部增加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提高脱贫主体的意识与能力。三是调动社会力量,加大扶贫力度,畅通社会参与扶贫渠道;充实扶贫力量,认真整治党组织班子;选拔驻村工作人员时,要选择思想作风正派、工作能力强、态度端正的人员;充分发挥各级干部的作用,建立联动管理机制[5]。
政府解决相对贫困的职责主要是构建科学完善的识别体系、增强相对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调动社会各部分力量等。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主要是明确概念、完善社会救助立法、实施区域平衡发展政策、推动实施产业扶贫政策等。
4 解决相对贫困的对策
4.1 推动平衡区域发展政策
目前,虽然我国大部分人员实现了脱贫,但是一些生态安全屏障区、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敏感区与其他地区相比差距明显,部分地区仍然相对贫困。对于这些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虽然政策帮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当地人的收入,但是这种兜底保障政策会支出大笔财政资金,且很难有效让这部分地区长久富起来。一方面,可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关注力度,加大对当地产业的支持,帮助当地人开发致富项目。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制定公平合理的补偿标准,提高禁牧、禁耕等补贴。对于一些低收入群体,可以设置公益岗位,例如生态护林员或者森林防火员,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发展生态产业。对于一部分没有劳动能力的农民,可以鼓励他们将耕地承包出去,获得租金或者用土地入股年底获得分红。这样既可以发展生态性产业,又能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增加收入,是一个能让多人受益的项目。扶贫部门可以和当地相关部门以及高校等研究机构开展合作,运用科学的方法建立符合当地情况的相对贫困识别标准。对于易地扶贫搬迁人员的后续扶持,由于部分群体可能失去土地,没有种植收入,出现易地搬迁后无工作的情况,因此要加大对易地搬迁者的关注,为他们提供新的收入来源。政府应加强岗位培训,安排相关人员就业,使人员与岗位相匹配,人才得到合理利用,实现减少相对贫困的目标[6-7]。
4.2 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公共服务不平衡是收入和生活不协调的主要原因。建立良好的公共服务系统,加快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减轻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减少相对贫穷。
应提供财政资源,支付贫困和不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费用,提高该地区的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核实养老金发放是否到位,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落实低保户以及五保户等补助金的发放,对弱势群体提供政策倾向。在教育方面,普及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扶持欠发达地区的义务教育,减少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儿童人数。扩大大病和慢性病救助范围,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基本医疗的拨付力度和医疗保险的补贴力度。强化落后地区及不发达地区的人才队伍建设,鼓励优秀教师及医护人员到这些地区工作,在待遇及职称等相关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设立人才奖励基金,使公共服务人员享受到良好的待遇。分享公共资源,建立公共服务平台,提供远程教育和医疗诊断等服务,降低基本公共服务费用,缩小各地区公共服务之间的差距[8]。
5 结束语
通过相关研究可知,相对贫困具有人口基数大、维度广、致贫返贫风险高等特点,在持续增收、多维贫困、内生动力、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难点。政府解决相对贫困的职责主要是构建科学完善的识别体系、增强相对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调动社会力量等。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主要是明确概念、完善社会救助立法、实施区域平衡发展政策、推动实施产业扶贫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