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推动乡村振兴及农业产业发展的路径探索
2021-12-16秦倩倩杨常伟
□秦倩倩,杨常伟
(太原科技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要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2020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强化科技的支撑作用,抢占科技制高点。攻克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建设的一批重大科技项目被提上日程。中央一号文件从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视角出发,深刻剖析现代农业中科技的作用,以及科技对于实现乡村振兴的决定性作用,为乡村振兴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乡村振兴的号召下,要针对农业科技发展进行规划、设计,重新认识农业科技的作用和功能,让科技在农村发展中起到关键的引领作用,对乡村振兴发挥重要的作用[1]。
1 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
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尤为重视科技在农业经济方面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科技提出新的期盼。总体看来,发展农业科技有利于早日实现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总目标。
我国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立足于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三农”,立足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关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重大科技需求,尽快调整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全力打造适合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发展要求的学科布局,利用科技创新与发展来促进农产品转化,着力加强科技创新供给,形成科技促农的产业链,依据生态宜居模式,努力打造新型农村环境,构建服务农村农业发展的全链条、一体化技术支持体系[2]。
1.2 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需要
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国发〔2016〕43 号)明确“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目标、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重点规划,为我国成为科技强国铺好了道路。
国务院发布的《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案》,强调了增强我国科技在全球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求通过牵头组织大科学计划,形成大科学布局,培育具有高水平研究的高级科技人才,加强与各国的科技合作,争取成为国际重要科技议题和规则的提倡者、推动者和制定者。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深化科研项目评审、科技人才评价、科研机构评估改革提出了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对贯穿于改革全过程的科研诚信建设和监督评估措施作出了安排部署。《意见》明确提出各地区要理论结合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来制定方案。
1.3 驱动产业扶贫的需要
农业科技发展和产业扶贫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具体如下。
首先,科技发展可以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是农业产业扶贫发展的重要路径。农业产业要想成为技术型产业,就需要在产业扶贫的整个过程推广科学发展理论,并适当加入新技术,提高农业产业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是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前提,是实现农业产业脱贫的关键。
其次,科技创新和提高农民素质对实现产业扶贫有很重要的意义。科技发展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素质,从而加快产业扶贫。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拓宽科学知识的宣传渠道,扩大科学知识宣传的范围,并将科学知识作为应用主体。许多科学知识在科技宣传中被普及,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科学文化素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挖掘出更大的价值,从而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2 进一步明确科技进步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
2.1 推动“三个支撑”,向适应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发展
一是支撑产业兴旺。一方面,围绕乡村产业振兴,针对农业科技进行创新与发展,鼓励发展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攻克农业高精尖技术,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乡村振兴过程实施中要注重科学规划,在大力发展科技产业创新的同时,也要关注农产品质量、产地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研究生产过程控制、农产品品质检测、生态资源评估等产业技术标准[3]。
二是发展生态宜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一方面,从农村居住环境入手,进行农村环境改造。例如,针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集中处理农村生活垃圾,进行农村厕所设施改造等。另一方面,提倡发展绿色经济,倡导绿色生产。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实施高效节能、废弃物再利用、高标准质量检测、无污染绿色产品等措施;努力发展绿色经济,利用高新技术促进产品创新,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三是支撑乡风文明。乡风文明主要是对农村文化进行科学指导,重点对乡土文化、农村文明建设、农耕文化遗产、农业科技经济史等方面的基本科学数据、资料和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价分析,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遗产,掌握乡村文化的演变规律,提升农业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2.2 推动“三个构建”,向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构建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和利益联结方面,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多方参与原则,努力推动形成龙头企业、政府、银行、保险、担保公司、村集体和农户等“七方联动”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多方有效运转、互利共赢。针对新型经营主体对节本、增效、智能、循环等“资本替代技术”“规模性技术”的强烈需求,探索“创新团队+新型经营主体”的科技服务新模式,推进技术需求与专家团队直接对接。创新技术培训方式,开展农业技能培训,加强新型经营主体自身发展能力。
二是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加快构建围绕企业发展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的产业创新综合体。这个产业综合体应集创业孵化、研究开发、技术中试、成果推广等功能于一体,打造以技术、试验、熟化为整体系统的开放型科技成果中试基地,搭建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和企业加工研发基地。推动落实农村电商支持政策,培育一批本土农村电商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休闲农业,推进农旅融合。
3 以扎实有效举措加速乡村振兴的实现
3.1 增强科技研发力量,强化创新人才建设
当前,科技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要紧跟时代潮流,把培育高尖技术人才当作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部分。要想产业兴旺,必须注重人才队伍建设。需要调动各方资源,引进外国优秀人才,同时加大力度培养各类高水平、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改善人才交流体制,为专业人才提供发展的基础。
一是积极引进高端创新人才。提供好的基础保障措施来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入。鼓励经营主体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优秀科技企业、人力资源企业形成相对稳定的联系。在国内一线城市和海外构建引进人才的平台,以“高精尖缺”为风向标,加快引进综合素质高的顶级科研人才。
二是构建高水平的人才团队。基础研究是基本。加强中小学基础教育,培养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努力营造踊跃创新的科研环境。
3.2 完善农业科技发展投入机制
一是政府加大对科研资金的投入。政府需要支持关键技术研发,加大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基础研究和创新成果的资金投入力度,为科技成果研发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中央和地方财政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工作,发展符合实际的特色科技项目,重视基础研究。
二是拓宽农业科技投资的渠道。建立政府导向型投资机制,优化科技创新内在投资机制,增加对基础研究项目的资金资助。同时,倡导农业企业重视应用研究,增强农业企业实力,提高竞争力。
三是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外国资本对现代农业科技的投资。拓宽投资渠道,建立风险投资、在线金融平台、股权融资平台等。
3.3 完善并严格执行相关准则
乡村发展要在一定法律规范、准则之内进行,要符合道德准则和价值观理念。只有符合规定的规范准则,科技发展主体才会把自己的行为约束在规定范围,从而确保现代农业创新体系构建与实施。要践行规范准则,确保实施过程中各主体的规范性,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乡村发展振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问题,比如资金问题、人才、市场等问题。各主体沟通和对接不流畅都会对整个过程产生影响,所以依据规则办事就显得尤为重要,有助于各部门紧密合作,从而减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