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个“决绝”的前任

2021-12-15罗雪芳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1年11期
关键词:科任前任班级

罗雪芳

家长、学生、班主任和年级领导四方都在退出申请书上签字后,杨同学最终还是离开了A班,宣告我对这个学生的工作以失败告终。

本学期开学,有12名学生从平行班调到A班。刚开始,就有多个学生不愿意到A班,不断折腾。他们有的怕到A班后成绩下滑,有的吃不了苦,有的怕压力大……

后来我发现,闹腾得最厉害的学生都来自同一班级。其他班级来的学生,经我几番动员、疏导后,基本稳住了。就连开始死活不愿留在A班的若同学,经苦口婆心劝说后,她“深明大义”地留下来了,而且适应得挺好。但是杨同学,一遇到A班需培优学习时,就开始各种不适应,今天请事假、明天请病假,借各种理由逃避学习,抱怨连天。他锲而不舍地在每周的随笔中发泄怨气,骂老师如何如何不理解他。一次他写道:“我就想要自由,我不想成为英雄,我也不做坏人,凭什么天天给我这么大的压力,凭什么要待在A班,天天学习。”有个晚自习,他向老师请假,说是生病,老师没有准假。结果,他课间就直接晕倒在教室外的走廊上,送去校医室,医生一番检查,说一切正常。后来,他原班主任告诉我,杨同学可能是装的。

之前也接手过很多从平行班调到A班的学生,刚开始都会留恋原来的班级,不愿与熟悉的老师、同学分开,不过一段时间就适应了。像这样的情况,不是很多。我找杨同学问原因,他直截了当地说,A班要做的作业更多,要学的课程也更多,不想吃苦。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明白更深层的原因。杨同学在晚自习时与科任教师发生了冲突。老师生气了,随口说:“你不想在A班,要走就走,去问问,哪个班会收你?”杨同学当即跑了出去,之后回来告诉科任教师说原班主任要他。科任教师找这个年轻的班主任核实,没曾想,年轻的班主任还真对科任教师说,可以让这个学生回他的班级。科任教师电话告知我时,声音中还带着怒气。

回想杨同学之前的表现,确实经常一下课就去找前任班主任。我也曾求助过前任班主任,让他帮忙做工作,他也就含糊其词说会帮忙,但不保证有效。看来,该生是深深留恋前任班主任了,是前任班主任的拖泥带水,让他始终觉得有希望回原班级。

其实,从人性的角度看,原班主任的做法也没什么错。从该班冲到A班的人数最多,杨同学又是该班第一名。这些学生走了后,班级缺少“领头人”,一个没有比较出色学生的班级,带起来还是困难的。故而,发自内心讲,前任是希望这些学生留在本班的。加之这个前任刚参加工作,不理解学校的育人工作是一个整体,个人和班级得配合学校整体部署、执行学校的人才培养竞争机制,故而产生了迁就学生的想法。但是,从学校整体管理层面而言,这种做法是自私的,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也是不利的。至少,杨同学从开学到退回原班级,反反复复闹腾了近三个月,为了达到回原班级的目的,他的心思基本没放在学习上,每次考试都故意不认真考,成绩一落千丈。三个月的时间,算是白白荒废了。

回想起我作为前任时处理的几件事,觉得还是做得很漂亮的。

2020届毕业的文科A班,高一、高二时一直是我任班主任,到高三,由于理科A班语文成绩差了点,我被调到理科A班去了。文科A班学生对我很依赖、很信任。在知道要被调到理科A班时,我一直在思考,要怎样做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对我的留恋,让他们迅速适应并喜欢上新的班主任,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他们因换班主任带来的糟糕情绪。

首先,运用“熟人效应”。心理学上有个效应叫“熟人效应”,各种广告也利用此效应,不断在大众面前宣传自己的产品。大众到了商场,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与其他商品相比,在广告中反复出现的商品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也借此效应,让学生先入为主地对将来的新班主任有好感。在日常上课、聊天中,我有意无意地提到他们未来新班主任的名字,并告诉学生,这个老师带的班级如何优秀,我去听该老师的课学生表现如何精彩,这个人如何博学有趣、育人有方。成功地让继任班主任在还未与学生谋面时,就已成为他们的“熟人”。新班主任的前期宣传工作就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

其次,让伤感无时空。记得带2013届高三时,有一次调整老师,我从甲班调到乙班,学生得知情况后,搞了个告别仪式,仪式上每个学生都哭成泪人,我自己的情绪也是好多天才平复。如何让现在的学生不过分伤感?我想,就是不能给他们伤感的时空。

怎么办呢?我举行了一个隆重的交接仪式。学校正式宣布教师任教班級后,我和新任班主任说好,一起搞一个很正式、隆重的交接仪式。在交接仪式上,我先将学校的安排宣布给学生,并告诉学生,学校这样安排的理由——一切都是为了他们发展得更好,我年纪偏大,到高三体力跟不上,得让年富力强的老师来带他们。学生正要感伤,我马上将站在教室门口的新班主任引进教室,隆重向学生介绍、赞美了一番新班主任。我与新班主任握手,并把班牌、班旗交给他,让学生给我们拍照。学生热烈鼓掌欢迎新班主任,来不及伤悲,我就乘机走出了教室。在这里,送别和欢迎同在,学生根本没时间、空间来伤感,更不好意思在新班主任面前过多表现出对原班主任的不舍。交接异常顺利!

最后,爱之深,虑之远,为之“绝”。为了让学生迅速适应新班主任,我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后来的工作中,学生还会不时来我面前抱怨新班主任的某些不是。每每这种时候,我都会告诉他们,人各有优缺点,要多看当下遇见之人的优点,接纳他,而不是抬着高度放大镜去照他的不足,如此,于老师不好,于自己的成长也是极为不利的。同时我也告诉他们,人都是一种特别恋旧的动物,当下不觉得好的人和事,一旦变成过往,就觉得一切都是美好的,甚至给他们讲了我诸多的缺点。

作为老师,一辈子要遇见很多班级、很多学生,不论遭遇什么,都要为学生长远发展考虑,学会断舍离,该决绝时要决绝,不能让学生在一棵树上吊死。毕竟,好的教育应该将学生引向远方,而不是老沉浸在过去中。

因工作需要,学校出于种种考虑,曾多次调换过的我班级。2017届的16班,我从高二带到高三上学期,由于另一个班语文出了问题,我被调去带那个班。16班学生知道后义愤填膺,全班约好要去找校长理论,并且联名上书。我知道后告诉他们:学校这样安排是从整个年级最佳发展的角度出发的,我们要有大局意识,不给学校添乱。16班的语文基础很扎实,能力也很强,即使不是我教,到高考也不会有问题。而另一个班则不一样,他们需要在最后一个学期冲一冲。另外,学校已定了的事,去闹腾也不会有任何结果,有些事得学会适应,这也是人生的必修课。高中只剩3个月,别做无用功,把精力花在学习上,迅速适应新老师、配合新老师,才是对我最大的爱和支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后,同学们打消了找校长上访的念头,情绪也快速平复了。高考成绩揭晓,他们的语文成绩依然强势领先。我想,如果那时我不冷静,稍微煽点风,那火势势必很猛,最终灼伤的也只会是学生。

每到调班,从我的班级调出去的学生,到了新班级也会有不适应的。家长、学生都会找我,想回我的班级。我都会表态,回到原班级已不可能,了断他们的念头。然后告诉他们,新班级、新老师的诸多优点。最后再告诉他们,遇到问题,先尝试着去解决,而不能逃避。人生路上不只有眼前的鲜花,一路上鲜花还会继续盛开,不论是谁,都应该不断往前走。如此几番开导,无论适应能力多差的学生,都能慢慢适应新班级的学习生活。

又想到杨同学,我对他真是尽心尽力,可从一开始,他就抵触A班,留恋原班主任。无论我怎么开导,他就是听不进去,我还是有些许挫败感的。不过,看他在A班度日如年,心性越来越差,牢骚过甚,再读下去,“晕倒”会成为他的常规武器,为了他的身心健康,征得领导允许,也就让他写出申请,同意他回原来的班级了。

常言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作为老师,爱学生,虑之要深,要为他们的未来做长远打算。作为班主任,无论什么情况下,自己即将成为前任,或已是前任时,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班级的学习生活,要选择做一个“决绝”的前任,而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老不放手。我们可以继续以朋友、老师的身份给予其力所能及的关心、帮助和引导,但角色定位要准,切忌影响学生适应新班级、新环境。我们要做学生一生的引领者,而不是一段时间的陪伴者。

◇责任编辑 矣 勇◇

猜你喜欢

科任前任班级
班级“无课日”
The “Ex” Factor
秉持五个“一” 形成教育合力
同伴合作 互利共赢
《前任3:再见前任》举办发布会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科任教师要参与中学班级管理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爱情里“前任”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