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史料角度的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思考
2021-12-15孙达
孙达
基于史料角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在比较真实可靠的历史材料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建立学生的历史认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价值观及各项品格。这是超越传统教育的知识的单纯传递,更注重学生的历史能力以及各项素养的培养,符合新时代对于人才的基本要求,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由此可见,从史料角度对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培养进行研究就显得尤其必要。
一、基于史料开展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对于初中历史这门学科来说,无论是每周的课时安排,还是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态度,都要引起重视。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落后,教学手段也比较单一,一味地赶进度。在实际教学环节,没有使用史料提升学生的品质,既没有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也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二、基于史料角度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策略
1.基于历史年表,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初中生只有具备历史时空观念,才能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辨识不同的历史现象,并对其进行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历史年表,对学生进行对照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例如,统编历史九年下册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讲述的是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并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的历史事实。在战争爆发之前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矛盾和冲突,导火索是1941年的萨拉热窝事件,结果是以德国投降宣告结束。如1914年属于战争的第一个阶段,在该阶段正式形成对峙。第二阶段则是1915年至1916年,发生了三次大型的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以及布鲁希洛夫攻势。第三阶段则是1917年至1918年,俄国了爆发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最终退出了这场战争,德国宣布投降。通过建立历史年表,能让学生了解每一个时间段所发生的事件,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时空素养,为学生更好地记忆史事奠定了基础。
2.基于史料融入合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学生学好历史的前提是尊重并还原历史。所有的历史人物、事件和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的,是不能随意篡改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史料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继而提升学生的实證素养。
例如,教师在介绍《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时,可以基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将全班学生分为四人一小组,探讨《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产生的背景、建立这些条约的目的是什么、条约的内容是什么等。通过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基于小组进行阅读和讨论,将所总结的结论在全班分享。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大大提高了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3.基于史料融入辩论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历史价值观是指对历史事件的了解以及正确的价值判断。学生只有具备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才能够正确地看待历史问题,总结历史经验,继而丰富思维,促进发展。
例如,统编历史九年级下册中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讲述了内燃机和交通工具的发明,一些新材料和化学工业的发展以及电力的广泛使用等。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进行辩论,如,电出现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学生通过思考回答电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光明,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也有的学生回答电属于一种能源,就当下而言能源消耗过于严重,对人类的发展而言也并非是好事。通过两方的来回辩论,学生对电有了全新的看法。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可以推进社会的进步,但与此同时,在生活中也要做一个节约能源的人,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在激辩中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在初中阶段基于史料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历史教师除了要基于课文为学生讲述知识外,还可以引入同一时间段的不同事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研究历史,建立空间观念。另外,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合作、探究、辩论等都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能够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