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生本理念 提高教学效率

2021-12-15张静波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会学数学课程周长

张静波

生本教育是指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在生本教育理念的学习实践中,笔者以生为本,使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提升了各方面的素养和能力。

一、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生本课堂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规范的数学课堂用语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课堂上,笔者让学生当“小老师”,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然后提问:“这个题目我汇报完毕了,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和补充吗?”此时,台下的学生可以对“小老师”所汇报的内容提出疑问或补充。“小老师”由刚开始的“不敢说”到“我会说”“我来说”,学生由不会倾听到“我有疑问”“我来补充”。如此,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也营造了热烈的课堂气氛。

二、培養学生的倾听能力

倾听是一种素养。学生不仅要有“说”的能力,还要有“听”的能力。“注意听他人讲话”已经成为学生合作学习成效的决定因素之一。

生本课堂以生为本,注重小组合作交流,学生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可以倾听他人的想法,从中学会简单便捷的解题方法,拓宽自己的解题思路。

三、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实验等活动。生本课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探讨,在动手实践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品尝到获取知识的喜悦。

在执教《圆的周长》一课时,笔者为学生准备了尺子、绳子、记录表、圆形的实物等,让各学习小组分别研究圆的周长公式。学生只要能发现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就会慢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时代的需求、社会的需要。在生本课堂中,新知的构建过程都是由学生来探索完成的,面对一堆问题、一堆材料,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讲授《烙饼问题》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自己探索如何烙饼最节约时间。学生刚开始只知道用传统方法来操作,后来在交流探讨中,他们发现在烙第三张饼时,锅空了一半,能不能有效利用这空的一半呢?于是,学生开始往这个方向研究,通过实验,最终找到了最省时的方法。

总之,生本课堂真正把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能学”转变为“会学”,再由“会学”提升为“想学”,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天性得到释放,数学素养自然得以提升。

(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重点课题“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JCJYB20042306)

(责 编 帕 拉)

猜你喜欢

会学数学课程周长
让学生“学会”并且“会学”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认识周长(部级优课)
利用绘本优化大班数学课程之浅见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周长面积变变变
学会与会学的辩证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