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视角下高校课堂教学效果优化:立规、互动与课堂艺术
2021-12-15唐高峰
唐高峰
摘 要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现代经济社会对人力资源优化、人才培养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高校教育面临着极大压力,压力的传递到达最基层必然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新要求。当前我国社会对高校课堂教学效果的质疑需要广大高校教师用细致的教学工作和艺术性的教学细节来应对。因此,研究课堂教学细节、提升课堂教学艺术对一线高校教师们的教学工作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高校课堂;教学实效;教学意识;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1.31.006
Optimizing the Teaching Effec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tails: Rules, Interaction and Classroom Art
TANG Gaofeng
(School of Marxism, Nanjing Polytechnic Institute, Nanjing, Jiangsu 210048)
Abstract Now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entered a new era. Modern economic society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and the innovation of personnel training, higher education is facing great pressure, the pressure is transmitted to the bottom must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eachers' classroom teaching. At present, the questioning of college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 in our society needs the majority of college teachers to deal with meticulous teaching work and artistic teaching details. So studying the details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improving the art of classroom teaching are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teaching work of teachers in front-li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college and university teaching;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eaching consciousness; teacher-studentinteraction
我国高校教育注重知识传授与理论讲解,课堂教学是高校教育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实践活动,是高校教师向学生讲解传授知识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知识、理解知识的主场所,是师生双向交流达成知识共鸣共享的主渠道。因此,重视课堂、用好课堂、管好课堂,细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是高校搞好教育、进行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高校的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高校的教育质量,细抠课堂教学细节、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就是提升高校教育质量的根本路径。
1目前高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教师的教学意识不强
教育者们常说“教无定法”,但教育工作作为一门科学,肯定适用一定的工作原则及学科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法、运用何种教学手段,无论方式多么精彩、教姿多么得当,一定要按教育规律育人,按科学的规律施教。万变不离其宗,课堂教学就是通过语言表达、肢体表演、手段运用、达成知识传授、思想共鸣的一系列过程。
在高校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高校教师群体学历水平高、专业水准高,但教科研任务也很重,研究课堂教学的时间不充分,将知识细化、理论下沉的能力不足。这导致部分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意识不强,对教育教学规律的理解和掌握不细致,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粗放式进行——教学设计粗糙、教学进程快速、理论讲解有深度却不够细致且缺乏系统性、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基本只进行知識的单向传输且教学结构随意性大。总的来说,这都是教师教学意识不强的表现。
1.2学生规矩意识不够
教育的规律告诉我们,学习并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动。漫长的知识积累过程和德行养成过程需要坚定的意志来坚持和适当的章程来保障。随着现代科技和社会人文提供的休闲产品日新月异,尤其是电子产品几乎实现了二十年前无法实现的娱乐多功能集结,当代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诱惑与挑战。
高校课堂教师是主导者,学生固然只是参与者,但在影响我国高校课堂有效性的因素中,学生因素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我国高校教育历经教育教学改革,多次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探讨了众多的教学手段,但对于学生,总的情况仍旧是教学管理不足,实际执行的一直是“严进宽出”政策,并且限于全国教育资源有限等情况,这一情况短期内只能改善,还无法彻底改变。在这一总体情况影响下,学生的受教育心态受到了重大影响,表现在教学上,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课堂自我管理能力差,且缺乏规矩意识。
1.3師生互动意识缺乏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固然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也有可以依靠教师课堂艺术去改善乃至升华的无限可能。因此,高校教师教学不仅仅要努力地追求如何让教学的科学更艺术的方法,更要探索如何让课堂教学的艺术更科学的规律。教学的科学,本质上是教学的规律,规律必然有其固定的范式;教学的艺术,本质上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情感的具象,是人与人之间高级思维互动的高超表现。高校教学存在的最大难题就是师生互动艺术性的缺乏和情感共鸣的缺失。
把课堂还给大学生们,让大学生动起来一直是近几年我国高校教学改革创新的核心理念,例如“翻转课堂”、研究性学习、混合式学习等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创新,其实质仍旧是试图让学生能将被动学习化为主动学习,让老师由填鸭式教学转为引导式教学。教与学是互动的过程,师生互动不能共通共融就无法真正实现教学“自由”。所以,如何强化师生互动意识这一问题就成为各类教学改革的核心动因。
2细节视角下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三个方面
2.1立规以提升“到课率”和“听课率”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高校一线教学课堂氛围的建立需要老师有管理课堂的意识。犯罪学中的“破窗理论”在高校课堂这一特殊生态池塘中也会出现。第一个缺席课堂的学生、第一次破坏课堂规矩的现象犹如第一扇破损的窗户,如果缺乏课堂管理,不进行适当惩戒,紧接而来的课堂无序行为会如一扇扇接连破损的窗户,诱使学生仿效,甚至变本加厉。在这一问题上,最为明显的就是学生“到课率”问题。高校学生缺席课堂经常以宿舍为单位就是这一理论的最好证实,不能在无序出现之初予以阻止,“破窗”必然接踵而至。因此,教师必须首先建立课堂管理意识,在第一次课时严格严肃学校章程、树立课堂权威,立规树章是必要的重要的工作。教师必须对本校的学生管理相关条例有非常明确的了解和解释能力,这与备课过程中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准备同样重要。向学生宣传教学相关校规、而不是随意订立自己的“私规”,以公共规矩管理学生才能令学生信服,做到“令行禁止”。立规之时能真正体现教师的课堂艺术,明确规则时候,语气应是明确肯定的,语调应是温柔清晰的,避免造成师生心理上的对立,使规矩深入人心。
到达课堂并不意味着学生能抬头听课,近几年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动因就是能竭力提升课堂“听课率”。无论怎样的教学方式革新,一些教师必须具备的课堂教学意识和手段仍旧是提升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方式。课堂氛围的建立在于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例如在铃响前开始在黑板上书写本节课标题和要点,在铃响时恰好书写完成,能让一部分学生迅速跟随教师书写进入课堂节奏,并带动大部分同学融入课堂氛围,使学生提前完成了心理上和动作上的课堂准备;坚持课课如此,形成课堂行为习惯,对于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就有一定作用。再如教师对课堂的积极管理而不是听之任之——管理课堂的过程既有老师对学生的观察与反应,也有学生对老师的观察与试探。如何在实现规范课堂的同时又避免师生对立,非常考验教师的经验与方法。
2.2 细扣教学以实现师生互动、情感共融
高校教师强化教学意识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细节展示过程中。具体来说,可以在师生互动、课程导入、情感交流等方面掌握细节,实现情感共融。
首先,注重师生交流过程中的互动细节。高校一线课堂的师生互动包括问答互动、思维互动、行为互动等等,这些互动是显性的,但高校课堂还有一些隐性的但很重要的暗示互动。例如第一印象:学生是会审视老师的,第一次课老师的第一行板书极其漂亮,第一段话热情洋溢、颇富水平,都能给学生留下任课教师专业强、水平高、令人折服的第一印象,客观上促进了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因此,第一次课,无论老师在形象上是否具备先天优势,要尽可能表现得神态自若、语言流畅、抑扬顿挫、使学生信任教师,才能使学生信任教师带给学生的知识。
其次,关于师生互动,眼神交流很重要。教师在课时应习惯性地环视整个课堂,使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关注,调动学生的课程参与感,同时也可以通过对注意力暂时不集中学生的凝视,提醒其集中注意,督促其认真听讲。教师对课堂的审视能对学生进行细节的神态观察,内视自己的课堂效果,可以根据学生的现场反应,适当通过提问互动等方式启发、鼓励学生发言,打破课堂冷场现象。因此,高校课堂艺术地运用眼神,对教学也会产生极大的帮助。
再次,教学中适当“留白”。根据高校课堂教学特点,教师授课时应掌握课程节奏,适当“留白”。高校教师注重知识传授,教师有可能不自觉产生语速过快、节奏过速、内容过多等现象,导致部分学生思考跟不上,逐渐滋生不安、烦躁、焦虑的情绪,对课程产生反感,影响课堂效果。因此,在完成某一重要知识点或难点讲授或演示后,进行短时停顿修整,给课堂一定的“留白”,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是必要的。甚至语言短时停顿等艺术性的“留白”都能给学生产生知识联想和想象的空间,给学生厘清思路和独立思考的时间,使学生得以享受掌握知识的快感,给教学提供无限发展的可能。
2.3 锤炼课堂艺术以实现教学“自由”
大部分高校教师有深厚的学术背景、丰富的知识结构,使高校教师课堂艺术提升拥有无限可能——优秀的高校教师大多具有个人色彩浓厚的教学风格,这真是高校的大师们存在的最大意义。或充满激情、语调悠扬,犹如课堂表演;或娓娓道来、亲和力强,潜移默化;或深入浅出、理性专业、幽默风趣,尽显大师风范。
首先,教师语言修养是教师的基本技能,语言修养的核心在于课堂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科学性、简洁性、逻辑性等方面的锤炼。高校教师的教学风格应是尽可能做到简约而不简单,以简洁、清晰、精练的外在语言具体地表达丰富的思想内涵,力求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其次,高校教师的教学艺术还意味着要进行表情管控、情绪管理。教师要将知识深入人心,不仅仅需要依赖讲解与传授,更需要言传身教、行为世范,教师自身的魅力也能影响教学效果。高校教师本身即是一位演员,教师表情则是课堂教学的晴雨表,甚至是课堂中最富生机魅力的教具。大学生正处于对社会认识的初级阶段,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能对他们产生联动作用。教师积极阳光的动态表情能使学生产生向上的前进欲望和正向引领——教师精神饱满、神采奕奕地在讲台上进行教学,学生心情愉快,思维加速发酵,互动交流通畅,有效接受教学内容,并能积极提出问题,反过来对教师教学产生积极影响,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教学目标达成度高。若教师表情淡漠,态度消极,或动辄宣泄情绪,使学生心理紧张,缺乏学习欲望,教室只会成为教师的独角戏舞台,严重损害教学效果。
再次,高校教师要经常梳理课堂。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课堂评价机制不能有效促进教师扎实改善课堂教学,使部分教师“无准备,无主题,无反思”的进行一次次授课。要打破旧循环就需要教师经常性梳理课堂、感悟课堂,获得教学心得和体会。所有教学方法、手段的革新都是课堂活动形式的翻新,只有教师对课堂中的教学细节进行认真的梳理反思,才能把我们的教学水平从经验型向研究型方向发展,才能潜移默化的促进教师的自身水平发展,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总之,高校课堂中教师是传授者、引导者,需要深厚的学识背景,要通过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外在语言、动作和教学手段将知识之海顺利通达学生大脑;学生则是教师之镜,是教师锤炼自身教学技艺的铁毡。高校课堂实效优化来自高校教师对自身教学技艺及细节的千锤百炼,只有通过强化教师的教学意识、树立学生的规矩意识,深化课堂的互动意识,尝试教学改革创新,并通过教师自我教学塑形,才能实现提升课堂实效,提高高校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真正的教学“自由”!
基金项目:2019年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教指委教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19JSSZZD007)
参考文献
[1] 王燕妮.以“学为中心”的高校课堂讨论研究[J].江苏高教,2017(11):74-76.
[2] 黄湛冰,庄心棠,刘磊.我国高校课堂的就近效应及大小班差异——基于行为经济学的解释与自然实验证据[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4):95-102.
[3] 曹霞,姚利民,黄书真.提升高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探讨[J].高教探索,2012(2):70-75.
[4] 陈雪强,徐学福.课堂集体思维的理论建构[J].当代教育科学,2021(1):43-48.
[5] 陈坤华.高校课堂教学合法性危机及其化解对策[J].现代大学教育,2016,(4):78-84.
[6] 王鹏.福柯微观权力观对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江苏高教,2016(6):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