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中国创造” 的国际影响
——对我国图书馆国际获奖的分析
2021-12-15李龙渊张广钦
李龙渊,张广钦
0 引言
21世纪以来特别是近10多年来,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为代表的系列法律、政策出台,成为引导和驱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践创新的重要动力,公共图书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迎来了跨越式发展[1]。同时,《公共图书馆宣言》《图书馆服务宣言》所倡导的现代图书馆理念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图书馆事业迈入“黄金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图书馆界坚定文化自信,践行“文化走出去” 战略,不断扩大文化交流和对外开放力度,积极融入国际社会,传播“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方案”、展现“中国形象”,国际获奖是重要标志之一[2]。近年来,不伭是高校图书馆还是公共图书馆,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创新实践,获得国际同行认可,折射了中国特色图书馆事业创新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和国际贡献。
1 我国图书馆国际获奖概况
据不完全统计,2007-2021 年10 月期间,我国图书馆累计获得或提名国际奖项35次(不含港澳台地区),其中获得3次IFLA国际营销奖一等奖、3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13次入围IFLA国际营销奖前十名;获得IFLA年度最佳图书馆奖(2021 年)提名1 次;获得7 次ALA 国际创新奖;获得1次IFLA绿色图书馆奖第一名,3次并列第二名;获得2次AIA/ALA图书馆建筑奖;获得1次ALA/IIDA图书馆室内设计大奖,获奖详情见表1。
表1 我国图书馆获国际奖项概况
1.1 获奖时间
从图1可知,我国图书馆获得国际奖项的时间最早可追溯至2007年,佛山市顺德区图书馆首次斩获AIA/ALA图书馆建筑奖。之后,东莞图书馆于2008年首次获得ALA国际创新奖,也是我国首批获得美国图书馆协会表彰的图书馆[3],更是中美图书馆互相增进了解和中美文化交流的背景下的里程碑事件。2008年,中美签订文化交流协议,东莞图书馆以“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21世纪图书馆员培训系列” 活动为契机,邀请美国图书馆界专家参观访问,先进的硬件设施、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因地制宜的总分馆制探索,给美国同行留下深刻印象,当时有专家直言东莞图书馆的理念和服务已跟上甚至领先了国际潮流[4]。从图1还发现,自2016年以来,我国图书馆获国际奖项数量大幅度提升,2017年最多,达到7个,其中我国图书馆包揽2017年国际营销奖前三名,另有3个项目入围前十;此后国际奖项获奖或提名的数量维持在3个以上。我国图书馆在国际上获奖数量的增长映射了2015年以来我国大力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所取得的系列成果。
图1 我国图书馆历年国际获奖数量分布
1.2 获奖数量
由表1可知,我国图书馆所获国际奖项从数量看,集中于IFLA国际营销奖、绿色图书馆奖和ALA国际创新奖三大奖项,其中7次获得国际营销奖的前三名、13次入围前十的推荐名单,占我国获得三项国际奖项总量的近60%。国际营销奖作为IFLA 各项大奖中关注面最为广泛的奖项,体现了我国图书馆学习借鉴国际营销理念、提升图书馆营销创新、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不懈努力,证明21世纪以来我国图书馆的营销实践和理念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从获奖图书馆所在地域看,获奖图书馆集中在东部地区,累计获得或提名28 项国际大奖,占获奖总量80%,其中广东最多,达到9项,且绝大多数是公共图书馆,详见图2。北京获得4项奖项,其中2项为高校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科技大学图书馆)所获,2项为国家图书馆(包括与中国图书馆协会联合获得1次),体现出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聚集国家级资源的优势。总体来看,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图书馆获奖数量最多。
图2 我国各地三大国际奖项获奖或提名情况
从国际同期横向对比来看,以我国获奖最多的三大奖项为例,2003-2021年10月期间,我国图书馆累计31 次获得三大国际奖项或提名,位列同期世界第一,详见表2。虽然国际图联自2013 年才开始公布国际营销奖前十名入围项目,同时由于我国图书馆申请国际奖项的时间也比较晚,在2008年才第一次申请并获得ALA国际创新奖、2010年开始申报国际营销奖,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入围项目数量积累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与获奖数量颇多的加拿大相比,该国共获得12次国际营销奖前三名,而我国同期为7次。虽然我国名次靠前的次数不如加拿大,但从申请总量看,已经超过。这也提醒我国图书馆在申报国际奖项时,尚需在内涵提升上再多做些工作。此外,随着我国图书馆对奖项申报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申报国际奖项的数量增长明显,2018-2019年国际图联三大奖项(国际营销奖、绿色图书馆奖、年度最佳图书馆奖)累计收到172 份申报项目,我国图书馆申报总量达到67份,占比近40%,体现了我国图书馆的国际视野转向,展现了一代代图书馆人努力积累的文化自信。总体上,我国图书馆获得三大国际奖项的总量体现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喜人进展,也表明部分专业领域的能力、服务水平和创新实践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表2 2003-2021年累计获得5次以上三大国际大奖或提名的图书馆所属国家
1.3 获奖图书馆类型
从获奖图书馆类型来看,高校图书馆8次获得国际奖项,公共图书馆27次,虽然公共图书馆的数量更多,但高校图书馆的获奖名次更优,2次获得国际营销奖一等奖、2次入围前三名,可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长期快速发展和持续增加的经费投入使高校图书馆在建筑设施、用户教育、宣传推广、资源建设、科研能力和技术支撑等方面的优势明显[5],这也与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实际情况相符。而随着过去10多年国家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公共图书馆营销活动类型和创意不断丰富,跨界营销屡见不鲜,2020 年佛山图书馆“邻里图书馆” 项目拔得头筹,填补了公共图书馆在该领域获一等奖的空白[6],这也是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从单个图书馆获奖次数来看,共有8个图书馆多次获得国际奖项或提名,其中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重庆图书馆累计达到3次,大多为IFLA国际营销奖;广州图书馆、佛山市图书馆、杭州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和内蒙古图书馆均为2次获奖,其中武汉大学图书馆获得的皆为IFLA国际营销奖,内蒙古图书馆则均为ALA国际创新奖。值得注意的是,佛山市图书馆不仅多次获奖,还均为所获奖项第一名;同时顺德区图书馆隶属于佛山市总分馆体系,即佛山市共获得三次国际大奖,且名次靠前,可见佛山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性和完备性、理念的国际领先水平和超前性均不失为我国引领型图书馆的典范。
1.4 获奖的亮点
从图书馆获奖类型和获奖项目看,我国最早获得的AIA/ALA图书馆建筑奖关注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布局和与城市社区有机融合,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其前沿视野和创新思维是地区图书馆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ALA国际创新奖关注图书馆服务或项目的地域影响力,国家图书馆和中国图书馆学会组织的“志愿者行动”堪称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基层馆长培训,内蒙古“彩云计划” 更是成为业界传唱的创新实践,引领资源采购的新风尚。IFLA国际营销奖关注宣传推广、社区关系构建等,我国图书馆利用微电影、绘本、诗歌、漫画等多种阅读资源,开展诵读大赛、童话剧、新年诗会、线上快闪赛、开放数据应用开发竞赛、微信推送书评等多种形式活动,打造互联网预约配送、地铁图书馆、邻里图书馆等多种应用场景。2016年起开设的IFLA绿色图书馆奖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实践,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区域,完整、准确、全面贯彻“绿色” 新发展理念,注重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完美融合,积极融入社区,目前我国斩获该奖项的图书馆集中在广东地区。
2 我国图书馆国际获奖的特点
2.1 获奖历程契合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进程
自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施行,展现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受重视程度之高、推进力度之大[7]。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扎实推进促进图书馆事业迅猛发展,这一发展进程与我国图书馆斩获国际奖项的进程有着相当的一致性。2008年和2016年是图书馆获国际奖项的元年和重要转折点,而2007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15年更是确立了中国特色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遵循的《关于加快构
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可见图书馆斩获国际大奖的背后,离不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大力推动,顺应了文化建设、文化共享、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东莞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等作为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先进代表,获得了国际图书馆界的认可,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快速发展取得成就的集中体现,也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展示的重要窗口,更是构筑中国特色图书馆话语体系的重要路径。
2.2 获奖项目体现图书馆创新实践不断拓展深化
我国图书馆国际获奖项目涉及完善设施网络体系、创新开展活动、革新资源采购流程、丰富服务手段等多个方面,斩获的奖项从建筑设计拓展深化到活动推广、绿色图书馆等多个领域。比如,2010 年国家图书馆和中国图书馆学会的“志愿者行动” 计划,得到国际同行对我国图书馆志愿服务行动的认可;而2016年获奖的由内蒙古图书馆推出的“彩云服务”,采用读者决策的采购流程,创新公共图书馆资源采购机制,促进公共文化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多方共赢。再如,“第三批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邻里图书馆,以邻里为纽带促进全民阅读,依托公共藏书资源,通过建立家庭阅读空间、形成阅读社群推广全民阅读,获得2020年国际营销奖第一名[8];2021年,宁波图书馆新馆首获IFLA年度最佳公共图书馆奖提名,体现了宁波图书馆新馆建筑与地域文化结合、空间布局灵活、绿色发展理念和数字技术应用等多方面特色[9]。我国图书馆国际获奖从“点” 到“面”、由“表” 及“里”、由“浅” 入“深” 的发展进程,折射出我国图书馆创新实践成果实现了从设施单体建设到体系推动的布局优化、从建设标准到服务效能的导向转移、从粗放式发展到专业化管理的运营转型、从以 “书” 为中心到以 “人民” 为中心的理念转变,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创新,是因地制宜、试点先行、分类指导的科学发展成果,展示了我国图书馆实践从重点突破到全面深化的发展历程。
2.3 经济发达地区图书馆率先冲击国际先进水平
观察获奖图书馆地域分布,发现获奖图书馆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累计获得奖项或提名20次,占奖项总量近60%,并形成持续创新驱动、成果“多点开花” 的良好局面。以广州、深圳、东莞和佛山为代表的 “岭南模式”,在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创新方面长期走在全国前列;长三角地区的“苏州模式”“嘉兴模式”“温州城市书房” 等创新探索更被作为业界典范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经济发达地区作为我国图书馆创新发展的试验区和先行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示范引领,在漫画和绘本、微视频和微电影等特色载体,童话和诗歌等特色题材,数字服务和物流配送等特色服务方式,诗歌诵读和地铁站点扫码阅读等特色活动,以及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率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有着引领世界图书馆发展潮流的创新能力[10]。
2.4 高水平图书馆多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在我国图书馆获得国际奖项的统计中,有两个较为独特的现象:一是存在一个图书馆不同年份多次获奖或提名,且数量达到8 个之多;二是2017年独揽国际营销奖前三名。综观各个奖项的历史,这样的情况较为罕见。这种现象一方面表明以武汉大学图书馆、广州图书馆和杭州图书馆为代表的图书馆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在图书馆宣传推广和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优势明显,注重营销内容与大众、时代、地区的契合,同时以机构间合作和跨界合作为主的融合发展模式表现出较高的营销效能[11],具有较强的国际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另一方面,以佛山市图书馆为代表的图书馆多次获得不同奖项,表明我国高水平图书馆在多个领域都走在国际前列,这是高水平图书馆结合当地特色落实国家改革发展重大部署和政策的必然要求,也是创新、开放、共享、绿色的新发展理念指导图书馆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国际获奖的高水平图书馆所在地域有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等“双一流” 大学,其图书情报学科教育建立的学术社群以及实践协同创新机制,为这些高水平图书馆斩获国际奖项做出了贡献。
2.5 中西部中心城市图书馆实现局部突破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协调发展的关键之一是补齐中西部地区的短板,这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和公共文化服务普遍均等的落实,更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12]。得力于中央政府力度强大的财政支持和广泛开展的兄弟省市援助,以及中西部地区图书馆人自强不息、爱馆爱人的图书馆精神,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其中心城市图书馆事业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也获得了国际图书馆界的广泛关注,并多次获得国际奖项。重庆图书馆以世界读书日和“重庆读书月” 等为契机,打造了形式多样、主题多元的阅读品牌活动,引领阅读风尚,其中以舞台剧、绘本表演、手工制作、文创展示、人工智能等形式为市民提供多维度、立体化童话体验的 “格林童话之夜”和历时近4个月、吸引近5万市民报名的“阅读之星” 市民诵读大赛,连续入围2018年和2019年国际营销奖前十名,展现了重庆在全民阅读方面的重大突破。内蒙古图书馆重视图书馆服务触角延伸,结合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在引导读者参与和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上下功夫,发挥“互联网+” 优势,根据群众需求推动城乡联动、馆店融合、“数字” 下沉,拓展服务半径,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其在偏远地区的创新举措得到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多次赞赏。
3 我国图书馆国际获奖的意义
3.1 坚定文化自信
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被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伭自信和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个自信”,十九大更提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任务。图书馆作为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既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路径[13]。通过10多年来政府统筹协调、统一部署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图书馆事业迎来跨越式发展,迈入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图书馆国际获奖则集中展现了具有国际引领意义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成果,也成为拥有文化自信的信心来源,更贡献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国方案”“中国创造”,探索更加均衡充分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的“中国道路”[14],为建设文化强国奠定了基础。
3.2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的重要方式
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图书馆·与时代同行” 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程焕文教授呼吁“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应突破‘相对独立的闭环发展系统’”[15],加强与国际图书馆同行的沟通交流,要在图书馆界的国际舞台上强势发出中国声音,构筑中国特色的图书馆理伭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以中国图书馆界的最佳实践与理念申请国际奖项,就是向世界传播中国特色图书馆理念、宣传中国特色图书馆实践、讲好中国图书馆故事的重要途径之一。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建设进入新时代,图书馆事业发展也进入全速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的新阶段。全国图书馆界不断涌现出结合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特色的创新实践成果,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持续创新,不断刷新人们对图书馆的认知,取得了更广泛的社会认同。同时,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外图书馆同行也迫切想了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最新进展。因此,申请国际奖项成为坚守“传承文明、服务社会” 初心的中国图书馆界向世界展示自我的重要舞台;以此为手段,提炼中国图书馆思想,总结中国图书馆创新经验,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也就成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3.3 展现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中国贡献”“中国创造”
自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图书馆学伴随着“西学东渐” 进入中国后,中国图书馆理伭与实践深受影响[1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馆界经历了以“建立中国图书馆学流派” 为目标的本土化阶段[17],着眼于吸收和借鉴以“美国图书馆模式” 为代表的制度、理念、技术和标准,将国际经验与我国实际相结合,探索构建中国图书馆发展路径。同时,在积极融入国际潮流后,图书馆界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 的理念,持续不断地创新实践,引领和带动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中国创造”。比如,变革资源采购流程的“你选书我买单”,渗透到社区百姓身边的 “围炉式”图书馆服务——邻里图书馆,关怀弱势群体的“快递小哥” 阅读驿站,记录读者图书馆时光的“圕·时光”,关心绿色环保的图书馆实践等,无一不显示出中国图书馆愈加重视与中国当代社会的交融,极大地丰富、完善与发展了传统的图书馆资源建设理伭、人文关怀与绿色环保理念,以中国的视野及实际行动践行着公共图书馆开放包容的行业共识。
在国际大奖中收获颇丰还体现了我国图书馆正在从世界潮流的追赶者转变为引领者,并将解决国际图书馆领域难题的经验和思路总结为具有普遍性和可参考借鉴的方案,与世界图书馆同仁交流探讨,既贡献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方案” 和“中国创造”,也展示了新时代勇于担当的大国形象,为国际图书馆事业发展作出了时代贡献。
3.4 为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最佳实践示范
中国图书馆所获国际奖项展示出的创新实践具有极大的行业示范意义。从我国获奖的图书馆所属区域以及类型角度来看,东部公共图书馆居多,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图书馆创新发展离不开强大的经济基础支撑,虽然中西部地区也实现了局部突破,但也基本属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地区的图书馆所为。从这个角度来看,经济相对较弱的地区图书馆创新能力尚显不足,而目前获得国际奖项的创新项目,完全可以作为行业最佳示范,为能力欠佳的图书馆所参考借鉴,最终为实现全国图书馆事业均衡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我国在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图书馆界也广泛开展了总分馆制建设、智慧服务体系构建、机构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创建等多领域的积极探索,充分依托制度优势,打造了众多的“中国样板”,获得了国际认可,彰显了图书馆实践中国创造的先进性和引领性,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和方法,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建设图书馆事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