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院校“四位一体”教学实践与就业实践同质同行探析

2021-12-15王俊明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四位一体就业指导校企

王俊明

(郑州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1200)

一、“四位一体”教学实践体系的构成

(一)“四位一体”教学实践体系的内涵

“四位一体”教学实践体系主要侧重的是学生的实践环节,包括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两个方面。校内实践部分主要是课堂实践教学与校内实践学习,课堂实践教学围绕课程建设与改革,注重学生参与式学习、劳动养成教育、特色课堂、慕课与网络资源学习等内容;校内实践主要涉及学生社团、就业指导月、创新创业大赛、创意产品设计大赛、创客训练营等校内竞赛活动,此外,还包含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验室、校办企业、院地合作项目、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与活动的开展。

校外实践部分主要有校企合作实践与社会实践两部分构成(图1)。校企合作实践围绕构建校企合作办学的新模式,主要是投资、咨询、决策、法律、实习实训平台建设,产学研相结合,师资力量的培训与实践,进一步加强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专业化、市场化,提高学生实践应用、就业、创新创业的能力。社会实践学习部分在原有基础上,将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综合地运用于实践工作中,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自主择业、创新创业,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从事工作的能力。

图1 “四位一体”教学实践体系结构

(二)“四位一体”教学实践体系与就业实践的同质性

“四位一体”教学实践体系实质上是对院校实践教学与就业创业环境的描述与概括。包括两大模块四个部分,各部分之间并非孤立的存在,在培养目标与人才输出方面具有很强的联系性与协调性。同时,并非所有专业的学生都要经过“四位一体”完整的教学实践的培养,依据专业类别以及专业需要的特殊性,可以运用课堂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校企合作实践、社会实践四个方面中的其一,也可以多个方面的灵活组合,而差异化的组合会造就不同的培养模式与特色。

二、“四位一体”教学实践体系对就业工作的意义

通过“四位一体”教学实践体系的探索与灵活使用,实践中有助于进一步整合校内外资源,促进学校就业实践平台化建设,为学校就业指导、创业就业服务、学生社团、校企合作等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方向;有助于学校形成特色的课程体系与就业平台,提高人才培养和就业质量,使就业创业实践指导工作更加符合学生、学校、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地服务地方。从学生层面看,能够增进学生对自我及校内外环境的认知,结合自身实际与学校特色,发展健全的自我概念,培养适当的兴趣和技能;有助于进一步增进学生对自我生涯发展的认知,做好职业规划与设计,获取市场中的有效信息,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实现自身价值和自我发展。从社会角度看,“加快推进教育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有机衔接,为技能人才打通职业上升渠道和社会发展通道,使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成为紧俏人才”[1]。

三、“四位一体”教学实践体系解决的就业教育问题

(一)改变传统课堂单一的“授—听”模式

就业指导课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实践性;二是针对性;三是参与性。[2]”“四位一体”教学实践体系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就业指导课堂教学的效果,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实践教学当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掌握知识的同时,将理论应用到具体的案例当中,改变单一的“授课—听课”模式,强调“教师—学生”的双向交流与互动,增强参与性、探究性,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能力。

(二)实现就业课程的科学调配与管理

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就业。长期以来,就业指导课程多采用毕业班集中授课,教师课堂讲授、学生理论学习为主。创新创业与就业课程的开设要常态化、稳定化。短期性、紧促性、功利性较强的做法易忽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准备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四位一体”教学实践体系有助于实现“全程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指导”[3]。

(三)增加就业指导与实践环节

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就业指导课程体系需要构建完善的服务导向系统,传统就业指导课程偏重理论教学,实践操作、危机公关、管理经验等方面相当缺乏,原因在于校内、校外实践环节较少,学习时间短,不能得到系统性指导,“四位一体”教学实践体系更加重视实践环节,使就业课程在设定与开展更具科学性、合理性。

(四)破解就业实践基地存在的部分难题

就业和实习是应用型院校对外建设的重要方面,实践基地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就业实习的效果。实践基地数量少、实践效果差,对学生的就业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极为不利。学校与就业实践单位相关度低以及交流机制欠缺,就业实践工作流于形式,就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与效果的发挥就会不稳定,最终影响的是学生的实践锻炼效果与能力的提高。“四位一体”教学实践体系注重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校企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流与合作机制,相互监督,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以“四位一体”教学实践为载体的就业实践路径

(一)课堂实践教学的改革

1.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根据学生实践学习的认知规律,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引领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和控制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和素质的培养。教学中应避免学生产生过度依赖和期待心理,更多地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师讲解与学生探究相结合,帮助学生发现和认知职业兴趣、自身优势。情境教学、案例讲解都要贴近实际生活。要综合运用启发式、范例式、情景式、辩论式、评论式、小组式、讨论式、竞赛式、访谈式等方式教学,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活动体验等形式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组织管理、创业创新的能力。

2.“线上+线下”的复合模式

随着学习通、MOOC、雨课堂等网络平台不断发展,创业就业课程也越来越多采用“线上+线下”的复合模式来开展,学生可以不受时空的束缚,开展自助式、自主式的就业指导学习[4]。网络资源所提供的线上教学模式和课程资源能够弥补部分就业指导课的空白,也是对线下课程与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学校在加大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同时,加强网络特色平台课程化建设和校际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优质平台或资源的共享。

3.引入劳动养成教育与特色课堂教育

结合学校实际,特别是办学思想、劳动养成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这些特色的教育理念在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有助于提高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生活和劳动技能,培养实干精神、劳动品德,在实干中不断探索与创造,铸就坚韧不拔的意志。

(二)校内实践学习的改革

1.深入推进职业指导“3+X”课程体系建设

“3”是课程的核心,即“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职业素质提升”(含创业教育)三门课程。“X”是主体课程的支撑和补充,包括职业测评、实务讲座、就业创业指导、个性化就业指导等各种实践实训活动。另外,各种创新创业大赛、创意产品策划大赛、创客训练营、梦工厂等校内竞赛活动有助于营造理解、重视、支持青年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为青年创业创新提供有利条件。

2.扎实推进校内实践基地建设

在校园内构建虚拟项目、经营场地环境、硬软件设备等,也可以搭载多学科的融合发展的创新平台,促进技术、效益、管理、法律、心理等五大平台融合发展,直观、针对性地让学生从项目投标开始逐步参与到项目管理过程中。

3.充分发挥社团与就业部门的引领作用

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课程,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特点[5]。就业类学生社团能够营造开展就业能力教育和活动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各类就业活动,组织各种切合学生实际的就业实践和培训。就业服务与指导中心、就业工作处或就业办公室等部门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其“准确性、权威性、可信度非一般就业渠道可比,而且通过这个渠道获取的信息,专业对口性强、成功率高”[6]。

(三)校企合作实践的改革

1.构建校企合作办学的新模式

校企合作要推进实习实训平台建设,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与实践,进一步增强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市场化,毕业生依托基地进行实习实训,切实了解企业投资、决策分析、管理过程,总结并撰写相关调研报告,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2.整合校企双方优势资源、拓展合作与研发空间

校企双方要充分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与平台,进一步拓展校合作的空间与渠道。围绕学生实习就业、校企师资、专业合作等方面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意愿及合作空间。校企双方就合作的意向达成了共识,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度建设,激励制度完善,在用人、培养人、激励人才、留住人才等方面继续发力和创新。

3.构建校企合作新机制和新模式

校企都是培养人才的主体,双方在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可以进行深度合作。在师资队伍培养、实训实习基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堂模式等方面可以展开共建和改革。建立督导、协调、反馈机制,确保就业实践基地相对稳定,更有利于学生的实习和就业。

(四)社会实践学习的改革

1.加强院地合作,充分利用地方政府支持

政策支持目前是校企发展的有利条件,大学生创业中需要的资金援助可以从学校和政策层面获得,小部分用于对学校创新创业活动教学改革及项目调研,创新创业基地、设施等也是由扶持基金投入;对于扶持基金,交由学校财务部与管理部门共同管理,确保该资金可以依据国家和省教育厅有关创新创业项目经费支持标注合理使用。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学校与企业签订就业实践基地。注重政府、学校、企业之间的协同,使政策的出台与贯彻执行达到良好的效果。

2.完善社会评价与反馈机制建设

院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质量与社会评价具有正相关性,社会评价的结果直接影响着院校的信誉与地位。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要健全社会评价指标与监督体系建设,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信息披露制度、公众投诉制度等。院校就业指导与服务部门要建立健全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建立权责明确,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内部治理结构;开展自律与诚信建设,完善信息披露、服务承诺、就业跟踪调查等管理制度。同时,要加强院校与社会评价职能部门的交流与信息反馈,促进学生就业。

猜你喜欢

四位一体就业指导校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推进“四位一体”土地制度改革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