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株洲农村职业教育提升策略研究

2021-12-15□岳

山西农经 2021年8期
关键词:株洲市供给农民

□岳 伟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湖南 株洲 412001)

近几年,株洲市职业教育一直积极响应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创新,不断推进改革,先后组织实施了职教大市建设、云龙区职教城建设等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就。

1 株洲市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株洲市职业教育以其鲜明的办学特色紧密对接产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长期以来,株洲市紧跟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大胆改革,务实创新,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

1.1 株洲市农村职业教育的供给现状

1.1.1 专业供给现状

为满足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求,株洲农村职业教育深度探索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市政府重点加强专业改革建设,根据地方产业优势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产业的改革升级。

目前,株洲地区高等职业院校对接特色产业群,例如湖南铁道职院和湖南铁路科技职院对接轨道交通产业、湖南化工职院对接化工产业、湖南汽车职院对接汽车产业等。可见,株洲市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均有明显特色,为株洲市轨道交通、汽车、航空技术等优势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1.1.2 教育师资供给现状

株洲市遵循职业教育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积极推行教育改革。近几年,技能大赛和技能抽考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毕业生的就业率逐年攀升,人才培养质量大幅度提高。株洲市政府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教育教学名师。2019 年株洲市共组织100 多名教师参加多项国培项目,100 多名教师参加骨干教师培训等省培项目。组织培训专家对株洲市3 所农村职业学校的90 名教师进行精准培训,可见株洲市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师资发展的重视。

株洲职业教育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但面向的对象不能仅局限于学校的学生,要惠及每位农民主体,例如农村技能技术、非农管理技术等社会职业培训,内容要适应农民自身的要求和发展需要[1]。

1.2 株洲市农村职业教育的需求现状

1.2.1 社会需求方面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会带来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株洲市将围绕“一县一特”产业布局,推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消薄三年”和“扶持四年”行动计划,健全完善“一体四司”服务体系。新的经营模式和生产结构等,对农民主体的素质水平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应充分培养技能人才,主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

1.2.2 个人需求方面

经调查,农民群体对于培训的需求表现出层次化和多元化。一些农民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进入院校学习,对非农技术需求强烈,他们要在忙时种地、闲时打工,以打工为主,因此培训方式需要具有灵活性。79.82%的农民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从随时随地接受培训可以看出他们强烈的需求,但一少部分农民存在认知不足,认为职业教育是“二流教育”,对培训没有什么想法。总体来看,大部分农民表现出对职业教育的强烈需求。

2 株洲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阶段株洲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呈现出新的经营模式和生产结构,对农村职业教育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处于初级协调状态,存在一些问题。

2.1 农村职业教育主体和内容脱节

不同群体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需求不同。例如通常认为农民应该对农业科技方面的培训需求强烈,但现实中很多农民却希望接受非农生产技术。因此,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不能只是农业技术的相关内容,要适应供给侧改革的发展方向,调整和扩充技术技能型、管理型等知识结构体系。目前承担教学与培训工作的主要是各部门的技术核心和骨干人员,以及专业的培训人员和教师等,然而他们并没有深入了解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因此教学内容只停留在供给层面,缺乏相应的后期技术保障和管理等,对培训效果的落实产生一定的阻碍[2]。

通过前期对株洲市教育现状的分析得知,政府的供给主要是指农民所需的相关技能,例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等。新时代的农民希望得到系统的培训,包括非农技术培训等,涉及三大产业,希望通过职业教育和社会培训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改变目前的生活状态。

2.2 经费来源渠道单一,投入不足

无论是职业教育主体的完善还是培训内容的开发,都离不开教育经费的投入。通过前期调查得知,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但政府资金有限,农村职业学校筹资能力不足,再加上很多学习群体本身支付能力弱等,导致农村职业教育由于经费问题陷入发展瓶颈。很多地方为了提高升学率,只想利用有限的经费办好当地重点高中,为本县(市)后期人才作储备,因此很多地方的教育经费投入向普通高中倾斜。

2.3 农村职业教育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组织管理主要来自于教育、农业和地方政府等部门,但参与培训对象结业证书的发放则由劳动保障部门进行,是否获得证书归结于劳动保障部门对其进行的最终考核。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存在多重部门管理的现象,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程度仍处于萌芽阶段,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规划。这将造成农村职业教育的管理成本增加和管理资源浪费,甚至导致农村职业教育管理效率低下。另外,农村职业教育在长期的发展中,由于地域等各种原因并没有形成独有的优势,很多人对职业教育的认知有限,存在“轻职教、重普教”的错误观点,导致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一定的困难[3]。

3 株洲市农村职业教育提升的对策

根据前期的分析和调研发现,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要提出相应的对策确保农村职业教育的效率,从而提升株洲农村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

3.1 调整农村职业教育的供需结构

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对于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主体和内容,既要强调出发点,还要兼顾受教育者个体的需求。首先,农村职业教育主体不能仅局限于政府部门,应融合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从某种程度上更容易契合农民群体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其次,不同的群体对教育内容有不同的需求,应结合当地资源优势,精准对接农民的需求,开展短期培训,培训时间最好能根据农民的时间进行多形式灵活安排,可以借助新媒体和网络授课的培训方式。再次,要优化师资队伍,培训师要深入农民群体,了解农民所需,政府应吸引专业性人才参与,提高培训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确保农村职业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3.2 宣传正确的职业教育观,提升教育经费投入

近年来虽然株洲市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有所增加,还设置了专项经费用于补助或减免培训费,但仍无法满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首先,政府要做到教育经费专项专用,并且拨款要均衡;其次,各级政府需要明确职责,健全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绩效体系,不定时公开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再次,要提高资金使用率,减少不必要支出,例如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薄弱环节及农民需求的主要内容支出等;最后,渠道要多元化,用项目作引导,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拓宽融资渠道,从而增加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4]。

3.3 建立健全农村职业教育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效率实现有一定的影响。首先,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管理部门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同时加强对各部门的监督和评价;其次,不同部门之间要提升协调运作的质量和效率,提高配合度,减少农村职业教育资源的浪费;再次,政府应借助媒体等,加大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适当纠正不适当的职业教育价值观,树立适合其自身发展的人才观和教育观。

4 结束语

目前,株洲市农村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要平衡农村职业教育的供需结构、提高教育经费投入、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建立健全农村职业教育管理机制,让职业教育为株洲市农村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株洲市供给农民
耕牛和农民
2020年株洲市复用餐饮具专项抽检结果分析与安全状况评价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攸县学子摘冠航天知识竞赛
湖南攸县煤矿事故确认18人遇难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