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问题研究
2021-12-15张雅洁
□张雅洁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91)
新时期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社会整体利益因为外来资本大量涌入,产生了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国家对经济法的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强化经济法对市场发展的调节效果,是避免我国社会整体利益遭受损害的有效方法。要充分认识社会经济利益所表现出的规律和特征,认识到经济法对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发挥的重要作用,梳理其中的逻辑理论关系,合理运用经济法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借助法律手段助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促进市场资源合理配置。
1 相关理论阐释
1.1 经济法相关理论阐释
经济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进行协调、优化、完善、统一的相关法律法规。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经济法的主要功能是对我国社会中各行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进行调整,基于各种组织为基本主体,协调经济管理关系与一定范围的运营关系。值得注意的是,经济法是我国为了处理市场调节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盲目性和限制性而制定的宏观调控全局、具有社会公共性质、依托于国家干预控制经济关系的法律条款和制度总称[1]。
1.2 社会整体利益相关理论阐释
社会整体利益是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在一个国家当中,社会系统与政治系统中的深层次结构便是利益结构。利益结构是社会与各类政治活动运转过程中必不可缺的重要动力。利益结构是一个国家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当中重要的媒介,利益结构的最显著特征便是其内部具有较强的转化能力。利益结构变化对于国家整体运行机制、政治生态结构等都会产生比较显著的影响。
2 社会整体利益的基本特点论述
2.1 公共性特点
社会整体利益具有十分显著的公共性特点,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社会整体利益的表现在公共物品、公共决策以及公共利益等层面,例如公共秩序安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公共资源、社会公共道德等。伴随着社会多元化经济的发展,每一种利益之间都存在交织和冲突,阻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可以利用经济法律对冲突进行有效调节,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平衡状态。经济法作为这一保障的核心和基础内容,能够对公共整体利益进行有效限制并合理配置社会公共资源,对违背社会整体利益公共性特征的行为进行惩罚,最大程度地保证社会整体利益的公共性和公平性。
2.2 社会性特点
社会整体利益具备比较强的社会性。从理论层面来讲,经济法的功能是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关系进行优化调整,实际上是以社会性作为基础属性。经济法的本质就是为了保障社会整体利益,对于个人来说,经济法与个人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关联性,经济法强调的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社会与企业之间、国家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和企业之间保持一个相对稳定且健康的关系[2]。
2.3 长期性特点
社会体制若想要实现长期向好发展,就一定要具有长期性。若某一短期性经济行为能够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就可能导致社会中某些个体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对社会整体利益造成严重危害。若短期经济行为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主流趋势,长此以往,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必然会面临下滑的趋势。经济法是为了维护市场的稳定而形成的,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长期性才是经济法的重要基础。
3 经济法维系社会整体利益的逻辑论述
3.1 国家宏观调控是预防市场失灵的有效措施
实际上,在任何社会体制的国家,市场失灵的现象都有可能出现,这需要依托于市场以外的力量来控制市场失灵现象,保障市场整体资源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价值,有效遏制市场失灵现象。在实践中,往往会通过国家层面进行宏观调控,如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来实现对市场的有效调节和管理。这样不但可以对经济总量进行有效平衡,同时可以最大程度地优化国家整体经济结构,让市场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运行状态下。国家可以凭借其丰富的资源储备或者增加大型公共设施建设投入,逐步引入部分民间资本,有效满足目前公共产品的整体市场需求,同时在实际干预过程中能够使用一些强制性手段,让市场主体利益结构产生变动,有效遏制部分主体私权的情况,保障市场秩序稳定[3]。
3.2 市场失灵会导致社会整体利益蒙受损失
基于当前时代背景可以发现,国内市场的创新压力和动力通常源自于市场的竞争。在现实操作层面,若政府针对市场主体开展有效的促进和激励,能使市场中最具工作效率的行业领域占据更加丰富的市场资源,而可以承受这些资源的空间便是市场。需要注意的是,市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包括短时性、自立性等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将会让市场经济变得更加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由此加剧市场失灵现象。一旦出现大规模市场失灵现象,便会造成市场功能无法发挥,不但会导致相关行业领域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同时会对社会整体利益造成伤害,给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3.3 经济法中的法益结构彰显了社会整体利益
对于经济法来讲,社会整体利益是经济法法益结构的一种重要表现,是指经济法并非把社会整体利益当作法律诉求的唯一目标与标准,而是需要从经济法的视角对社会整体利益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剖析,依托对市场进行研究后所得出的结果,合理调控市场秩序。通过经济法的干预,可优化社会经济类型、经济行为、市场资源,同时规范社会中的不法经济行为,从而达到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在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所有要求时,才可以切实有效完成个人利益的维护。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并非绝对冲突,反之,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促进社会中的个人利益最大化,从而使所有成员都受益。这种利益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法为了可以最大程度地对社会整体利益进行有效维护而作出的努力,把自身的作用最大程度展现出来,实现对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有效维护,从整体上促进社会发展[4]。
4 经济法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方法
4.1 优化现有的立法制度
经济法是国家实施干预的制度和法律保障,是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手段,在对社会整体利益进行维护的过程中,优化经济法中的相关条款十分重要。在制定经济法时,要以实现宏观调控为主要目标,进而有效保障社会的整体利益。想要凭借经济法来保障市场经济的整体稳定,就必须基于现实状况对经济法的内容进行优化和健全。在立法过程中,需要优化相关的立法制度。原有的立法内容伴随着新的时代背景很难有效开展,在立法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现有市场背景和经济形势的影响,无法有效开展经济法的优化工作,所以必须针对经济法内容进行完善。从这一视角进行分析,只有有效的立法制度,才可以保障经济法的优化健全工作能够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高效进行。
4.2 完善现有的司法制度
针对我国司法制度的完善,主要包括健全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诉讼机制,通过公力救济的方式可以得到有效且公平的处理路径,加强司法在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重要作用。经济法的内容和其他法律的内容不同,更多的是向人们展示国家维护经济秩序和稳定经济状态的态度倾向,具有政策基准的意义,这是国家立场的表达。例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国家把农业放在了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发展,法律内容强调了党和政府对农业的重视态度,更需要通过司法制度维护和发展农业经济,进而达到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目的。
4.3 强化执法力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常出现一些不法行为,严重损害了社会的整体利益。应保障执法,加强经济法律责任承担,使经济法律内容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同时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性明显,可以采取地区差异性执法,加强执法部分的监控、指导,确保经济法的执行与当地环境相互协调。针对经济法优化健全司法制度、执法制度,这是一个整体性的工作,其核心目标是有效保障社会整体利益,所以强化执法力度是非常重要的。实践证明,以上方法必须要协同开展,缺一不可,这样才能让经济法对社会整体利益进行有效维护,让经济法发挥自身最大的价值,为我国经济建设发展保驾护航。
5 结束语
经济法对社会利益的维护是非常关键的,这也是建立经济法的重要基础。因此应全面认识经济法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相关概念,了解经济法的相关特征及其与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逻辑关系,探寻进一步优化社会整体利益的有效路径,这是国家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要高度重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