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问题研究
2021-12-15□郭欣
□郭 欣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00)
1 研究背景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分别于2015 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只有脱贫攻坚顺畅过渡到乡村振兴,建立起与之相适应、协调的长效衔接机制,才能较好地巩固现有脱贫攻坚成果,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因此,如何统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并建立相应的衔接机制,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都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以2020 年“两个一百年”目标节点为重大衔接契机。脱贫攻坚立足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旨在解决农村绝对贫困问题;乡村振兴以第二个百年目标为基点,旨在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问题[1]。对于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机制,必须明晰两者间的框架体系和国家在政策上的着力点,辩证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机理关系、接续实现方式是当务之急。因此,把握二者有机衔接的逻辑脉络,既要立足于当下我国脱贫攻坚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又要着眼未来乡村振兴目标任务和现实需要的发展,才能切实掌握如何一脉相承、有效衔接地从脱贫攻坚过渡到乡村振兴。
2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政策的内在逻辑
2.1 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和必经之路
脱贫攻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条件,解决了我国当前关于经济发展困难地区的深度贫困问题,是走上乡村振兴道路的基本前提。在现行脱贫政策标准下,脱贫攻坚不仅满足了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需要,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且为后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经验支持和制度扶持,包括政策、技术、人才和制度等多个方面。
目前,我国已如期顺利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为下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指明了方向,但今后仍然任重而道远。对于乡村振兴来说,脱贫攻坚是“三步走”中第一步走的关键时期,应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明确下一步走的具体目标任务,在“精准”上找准契合点,在“质量”上寻求新突破,为下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搭桥建梁,按照乡村振兴的原则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要求,推动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完善和发展。
2.2 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成果可持续的有力保障
乡村振兴是在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为其后续发展提出的又一个国家性战略。它是脱贫攻坚的指引和提升,目的是更好地激发乡村活力,实现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为目标导向。乡村振兴战略基于脱贫攻坚,以满足乡村人民后续发展衍生的各种需求为切入点,在大幅度提高全部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的标准下接续更加长远的社会发展。
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在完善、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牢牢把握乡村振兴的正确发展方向和基本内涵,准确理解两者间的承接关系,并形成行之有效的衔接框架。值得注意的是,在农村地区后续的经济发展方面,个别地区在脱贫攻坚完成后,还存在返贫的风险,这一时期更应该继续坚持以减贫为重点,以乡村全面振兴焕发新风貌,在促进乡村崛起的同时重点解决相对贫困问题。
2.3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需要互动和融合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当下是二者交汇和过渡的关键期。一方面,在往年的脱贫攻坚中,有关部门积累了颇有成效的乡村治理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坚实的经验基础,能为后续开展全面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借鉴。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巩固和深化,其中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会为脱贫攻坚提供新的驱动力和综合政策保障,如国家进一步出台与之相适应的政策文件、制度框架,在二者循序渐进的有机推动下,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来夯实乡村振兴战略,以乡村振兴战略思路开创脱贫攻坚新局面,为相对落后地区的发展提供根本遵循,进而系统地促进脱贫攻坚高质量收官。因此,更深层次地研究二者共同推进和融合,发挥政策间相通性的优势,有利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发展。
3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实现路径
3.1 统筹做好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的衔接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基础在于产业振兴。2020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不断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强化产业扶贫。从我国各地构建的产业体系及扶贫开发计划来看,产业振兴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巩固脱贫成果也是一个需要长期推进的任务。因此,产业振兴计划要适时而变,根据各地天然的自然地理及资源优势,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形式。要建立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产业结构,重点把握扶贫产业和乡村产业振兴计划的衔接点,不断调整产业规模,以适应新形势发展,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可见,农村经济发展走向事关脱贫攻坚的成效和乡村振兴进程。各地区依据自身发展成效,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才能促进产业扶贫到振兴的有效衔接。
下一步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激发农村市场新活力,促进产品由量取胜到由质取胜,在长效和提质上下工夫。夯实和优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平衡问题,及时调整、优化产业规模及产业链条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逐渐构建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逐步实现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的有机衔接。
3.2 统筹做好文化扶贫到文化振兴的衔接
文化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具有引领作用,建设文明乡风是乡村建设的“精神导航仪”,也是乡村振兴精神文明的“灵魂”。在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传统乡村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腐朽思想的侵蚀,其中一部分封建落后的思想观念与新时代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亟待采取符合农村、农民、农事特点的教育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
一方面,应构建新时代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化农村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全力破解乡村文化困境,推动优秀乡村文化入心入脑,用科学的理论教育农民。另一方面,应建设内容多元化、内涵具体化的乡村文化建设细则和规定,进一步挖掘农村传统文化中与当前时代发展所契合的优秀部分,摒弃传统农村文化中的糟粕部分,重塑农村传统文化中正确的价值观。还要进一步传承文化,增强各种学习主体对优秀传统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发展乡村教育,在乡村教育中加入农村传统文化的内容,避免乡村教育城市化,加强乡土文化对下一代人的影响力,统筹做好文化扶贫到文化振兴的有机衔接。
3.3 统筹做好党建扶贫到组织振兴的衔接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不可动摇的领导作用,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工作的始终,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固组织基础。目前,亟待创新党建引领下的现代乡村治理体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扶贫和组织振兴的作用,加速乡村振兴战略的下一步落实。我国目前的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到了最后的收尾阶段,巩固脱贫成果的难度也很大,此时需要把农村基本党建组织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好。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归根结底就是要在基层党组织的有力引领下,推动和落实各项乡村事务。基层党组织不仅是脱贫攻坚的“指挥所”,更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先锋队”[2]。党建扶贫到组织振兴的进一步蜕变,就是要通过基层党组织准确地将党和国家有关“三农”问题的最新政策和机制传达给村民,有效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硬实力,让党建扶贫、脱贫任务在祖国大地上办得响亮,帮助贫困家庭早日致富脱贫。
3.4 统筹做好生态扶贫到生态振兴的衔接
生态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补齐乡村环境短板、推动乡村绿色发展的关键一步。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要立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需求,树立“四个意识”中的大局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理念,根据本地区乡村现实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特点,做到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并重,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态产业体系,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要求融入到产业设计的全过程,通过统筹规划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与发展,解决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关系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发展,是一项系统、长远的工程,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好乡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农村永续发展,为农村发展增添新动能[3]。要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进行乡村振兴阶段的整治与管理,统筹提升农村环境质量,尤其要重视对于一些重点治理任务的处理,推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下一步农业农村发展留足进步空间,以优美的环境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逐步过渡到生态振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