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还田腐熟剂筛选试验初报
2021-12-15蔡俊玲李生太
□蔡俊玲,吕 军,李生太
(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玉米在我国种植面积广阔,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新疆是我国主要玉米生产地之一。目前,新疆玉米种植面积约184.7 万hm2,秸秆生产能力1 300 万t/年。因为煤、电、天然气逐步代替了秸秆燃料,再加上农机动力代替了畜力(农户用于饲养的秸秆量大大减少),导致玉米秸秆出现阶段性过剩,秸秆燃烧、废弃现象普遍。利用秸秆还田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玉米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现象,提高土壤肥力,保护我国生态环境[1-3]。秸秆腐熟剂富含高效微生物菌,能有效促进秸秆快速分解,有利于土壤改良,合理控制土壤水分、肥力等。同时,该技术成本低,操作简单,在我国新疆有望实现广泛使用。
1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研究的意义
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化肥使用量增加,会对土壤产生影响,例如产生土壤板结等情况,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影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现代农业生产中,应用秸秆还田技术,可以有效调节土壤结构,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提升农作物产量。应用秸秆还田技术时使用秸秆腐熟剂,可以加速秸秆分解,对提升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4]。
2 试验基本情况
试验基地位于新疆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田,采用轮作制,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水源条件良好、交通方便,所属土壤类型为沙壤土。在第一茬玉米收获以后,需要进行玉米秸秆还田操作,施加复合肥1 510 kg/hm2(N∶P2O5∶K2O=17∶23∶5),在玉米拔节以后施加尿素376 kg/hm2。
2.1 材料
试验材料为鲜玉米秸秆,小麦品种为新春17 号和新冬22 号。
2.2 试验设计
在试验中,设计了4 个药剂处理水平和1 个空白对照组。有机物料腐熟剂有2 种处理,第一种处理剂量为45 kg/hm2,第二种处理剂量为80 kg/hm2。EM溶液有2 种处理,第一种处理剂量15 kg/hm2,第二种处理剂量30 kg/hm2。空白对照组不添加腐熟剂,按常规进行施肥和秸秆还田。
2.3 试验测试方法
在试验前,需要测试土壤。土壤混样取自同一块地,在75 d 后分区对土壤进行检测,主要检测土壤的pH 值和有效磷含量。
开展玉米秸秆还田试验,把玉米秸秆切割成5 cm左右,在玉米秸秆上喷施不同剂量的有机物料腐熟剂,对喷洒好有机物料腐熟剂的玉米秸秆进行翻埋。
在试验中,需要做好观察和记录工作,记录内容如下。
一是记录好秸秆腐熟程度,定期记录玉米秸秆外观变化情况。
二是记录小麦生长期情况,如小麦穗数、穗粒重、千粒重等。
三是作物成熟后及时进行田间产量测定,每区单株、单收,计算常数。在收获前,从每个区收集5 个样本,进行室内经济性调查。
2.4 试验结果分析
2.4.1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腐熟进度的影响
在试验1 个月后,合理分析试验结果。通过腐熟剂处理区域的小麦产量比空白处理小麦产量高,增加幅度达8%以上,小麦产量存在明显差异。
有机物料腐熟剂用量为45 kg/hm2时,叶片腐熟率为85%,根系腐熟率为73%,没有成熟部分呈现绿色和橘黄色。有机物料腐熟剂用量80 kg/hm2时,叶片腐熟率为95%,根系腐熟率为85%,没有成熟部分呈现绿色。
施用15 kg/hm2EM溶液,玉米叶片在土壤中已被降解和分解,根系高度分解,成熟程度高,呈黑色。施用30 kg/hm2EM溶液,玉米叶片已经土壤中分解,并呈现出黑色,且高度腐熟。
综上可知,采用有机物料腐熟剂和EM溶液对玉米秸秆有较好的降解作用。
2.4.2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
1 个月后土壤养分测定表明,玉米秸秆还田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有良好作用。当有机物料腐熟剂用量为45 kg/hm2时,土壤速效氮含量略有下降,有机质含量、速效磷、速效钾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当有机物料腐熟剂用量为80 kg/hm2时,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对照提高0.2 个百分点,速效磷提高1.3 mg/kg,速效钾提高8.5 mg/kg,速效氮含量无明显变化。说明有机物料腐熟剂用量为80 kg/hm2时在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方面优于有机物料腐熟剂用量45 kg/hm2。
施用15 kg/hm2EM 溶液和施用30 kg/hm2EM 溶液,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0.15 个百分点和0.2 个百分点,速效氮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4.6 mg/kg 和5.5mg/kg,速效磷分别较对照提高2.1mg/kg和2.5mg/kg,速效钾处理分别较对照提高18 mg/kg 和21 mg/kg。EM溶液腐熟剂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未处理增加0.5 个百分点,速效氮含量增加0.8 mg/kg,速效磷增加0.4 mg/kg,速效钾增加2 mg/kg。说明30 kg/hm2EM 溶液腐熟剂在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方面优于15 kg/hm2EM溶液腐熟剂。
2.4.3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小麦成产因素和产量的影响
4 种玉米秸秆还田方式都可以有效提高小麦产量。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玉米秸秆经过充分的腐熟,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小麦在中、后期生长强劲,分蘖率高,籽粒饱满,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都有不同程度增加[5-7]。
添加腐熟剂可以加速玉米秸秆腐烂,使其养分提前释放,有利于小麦幼苗的早期发育。以80 kg/hm2有机物料腐熟剂和30 kg/hm2EM 溶液腐熟剂增产效果更为显著,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分别比直接还田增加0.6 万穗、1.1 粒、0.3 g。
2.5 结论
在玉米秸秆上应用有机物料腐熟剂,可以充分分解秸秆,提高土壤肥力,为作物生长提供养分,提高作物产量。以80 kg/hm2有机物料腐熟剂和30 kg/hm2EM溶液为最佳剂量,可以达到很好的应用效果。
试验结果证明:玉米秸秆还田时应用有机物料腐熟剂和EM溶液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提高土壤养分供给能力,提高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8]。
3 玉米秸秆还田的注意事项
在玉米种植中,为了更好地利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提升土壤肥力,需要在玉米秸秆还田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玉米秸秆还田操作中,需要把玉米秸秆粉碎到5 cm 左右,否则玉米秸秆过长会导致对农作物的压制时间比较长,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另外,需要注意玉米秸秆的数量及质量,要根据种植的实际地理条件和水分合理选择秸秆用量,保证秸秆在还田后可以全部腐烂,提高玉米秸秆还田质量,提升农作物产量[9]。
二是在玉米收获后,为了保证玉米秸秆还田质量,需要把玉米秸秆均匀铺洒在田中,然后把秸秆翻入土壤中,让土壤和玉米秸秆充分搅拌,保证玉米秸秆腐熟效果。由于玉米秸秆不能直接给土壤提供养分,需要添加一定的氮肥,可以更好地提升玉米秸秆的腐熟效果,促使农作物生长。
三是需要检查玉米秸秆是否有病害,如果发现玉米秸秆有病害需要及时清除,避免影响农作物品质及产量。因此,可以提前在土壤上喷洒辛硫酸等药剂,以防治相关病虫害,保证农作物茁壮生长[10]。
4 结束语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合理利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农作物产量。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中,使用腐熟剂可以加速秸秆分解,释放秸秆营养。同时,对玉米秸秆进行有效利用和处理,不仅能增加土壤肥力,而且可以促进作物生长,提升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