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影子银行风险案例分析综述
2021-12-15尹茂懿
□童 晶,尹茂懿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际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2.湖南大学经济管理研究中心 湖南 长沙 410005)
1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背景及内涵
2008 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随之而来的是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将影子银行体系带入了大众视野。实际上,影子银行早在20 世纪70 年代就已经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崭露头角,但直到次贷危机暴发后,全球各国尤其是中国才开始对影子银行体系进行系统性研究。
国际上对影子银行的定义较为统一,美联储年度会议提出,影子银行是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与传统接受中央银行监管的商业银行系统相对应的金融机构。随后,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定义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即广义的影子银行体系是指在传统银行体系之外,涉及信用中介的机构和活动;狭义的影子银行体系是指通过期限和流动性转换、杠杆以及不完全的信用风险转移引起系统性风险和(或)从事监管套利的信用中介机构及活动。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背景与国外不尽相同,金融市场化程度也相对比较低,因此无法照搬国外学术界的定义。目前,我国尚未对影子银行有极其明确且统一的定义,但结合已有文献可知,我国影子银行的特点是由商业银行主导及未接受严格监管。具体来说,可表述为依附于传统商业银行、从事与传统商业银行类似的信用中介活动,但未接受严格监管的金融实体及活动。
学术界对影子银行的发展原因达成共识的观点为利益驱动与监管套利[1]。在高收益的驱动下,商业银行通常通过将表内业务转为表外业务规避监管的方式开展影子银行业务。除此之外,不同学者还针对发展原因进行了如下补充。一是市场需求扩张[2],即实体经济中部分中小企业或高风险企业由于无法从商业银行拿到贷款,因此选择影子银行作为融资渠道。二是技术进步,即网络技术变革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三是金融深化,即P2P 模式的出现;四是市场竞争,即居民投资理财意识的深化倒逼金融产品不断创新[3];五是垄断与管制,即进入传统商业银行的高壁垒、规模效益、严格监管及利率管制促使社会闲散资金寻求影子银行渠道进行融资[4];李建军等(2015)[5]指出,影子银行是金融发展的必然结果。
2 我国影子银行演进历程及业务模式
我国影子银行起步较晚,产品复杂程度较国外低,但增速较快,在银行业贷款总额中占比较高。截至2019 年9 月底,根据穆迪发布的《中国影子银行季度检测报告》可知,中国广义影子银行资产规模较上年有所减少,但总量已有近60 万亿元,其在银行业贷款中所占的比例高达50%。王喆等(2017)[6]对我国影子银行的演进历程进行了系统性梳理,以2013 年为界,可将其划分成前后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为2008—2013 年,总结为“理财产品—通道业务—非标资产”模式,后一个阶段为2013 年至今,以“同业业务—委外投资—标准化资产”模式为主。之后其又根据发展速度,提出了另一种划分方式,即井喷式发展(2009—2013 年)、迅速萎缩(2014—2015 年)、高速发展(2016—2017 年)及2018 年以后由商业银行严格监管带来的断崖式缩水。
从业务模式来看,不同学者的划分标准不同,但我国影子银行复杂程度较低已成为事实,基本可归结为以下方面。一是业务类型。方先明和谢雨菲(2016)[7]根据不同业务类型将我国影子银行划分为5 种表现形式,即银行理财业务、信托资产池和银信合作、券商资管业务和银证合作、基金子公司资管业务和银基合作、民间金融。二是参与主体。王喆和张明(2018)[8]指出,我国以银行系统内的影子银行为主,系统外的民间借贷,如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规模相比较小。三是资金来源。李文喆(2019)[9]根据资金来源方式不同,将我国影子银行业务分为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准贷款”和金融嵌套3 类。
3 我国影子银行风险分析
3.1 风险类型
由于影子银行游离于传统银行信用体系之外,未接受严格监管,金融深化与市场需求扩张,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风险,主要可分为如下几类,其中以系统性风险与流动性风险为主。
3.1.1 系统性风险
具体来说,系统性风险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大部分学者认为,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将对货币政策传导产生影响。胡志鹏(2016)[10]认为,影子银行的信贷活动会造成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出现大幅波动,继而造成金融市场的波动,同时影响央行对广义货币的调控。从金融稳定性的角度来看,吴立力(2020)[11]基于TVP-VAR 模型得出影子银行规模会对银行体系稳定性造成冲击的结论。林琳等(2016)[12]指出,影子银行通过金融创新等方式放大了可忽略风险,投资者意识到风险后将迅速撤资,进而引发金融危机。肖崎和邓少慧(2017)[13]通过GMM 模型证明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会鼓励影子银行承担更多风险,进而增加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影子银行活动会导致金融脆弱性且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周莉萍(2013)[14]指出,由于影子银行无法直接吸收存款,因此对货币市场具有高度依赖性,极易受到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影子银行固有的脆弱性,有进一步引发金融风险的可能。
3.1.2 流动性风险
张慧毅和蒋玉洁(2013)[15]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风险传导机制进行了剖析,指出影子银行容易造成流动性风险的原因是其负债结构期限更短,但投资期限更长;何平等(2018)[16]引入传统货币乘数模型,得出影子银行的存在降低了货币乘数和单位社会融资规模对应的M2 数量,显著降低了社会流动性水平,易引发流动性危机的结论;李丛文和闫世军(2015)[17]指出,金融市场频发的流动性紧张事件,如“钱荒”,就是影子银行带来的局部流动性风险的最好案例。
3.1.3 信用风险
由于影子银行缺少严格的监管体系与机制,资金大多投入杠杆率较高且回报周期较长的行业,因此非常容易引发到期无法兑付的信用风险。张慧毅和蒋玉洁(2013)认为,民间借贷是信用风险频发的重灾区,且风险往往会扩大至商业银行,继而传递到正规金融机构,引发连锁反应。
3.1.4 交叉传染风险
方先明和谢雨菲(2016)认为,影子银行交叉传染风险的形成机制可细分为以股权关系、融资担保关系、业务交叉关系为主的微观关联效应和以经济金融运行状况为主的宏观联动机制。
3.2 风险成因
对风险成因进行细致剖析的文献较少,多数研究聚焦在风险的传导效应与机制上。李莉等(2014)[18]提出了影子银行风险的计算公式,即影子银行风险=内部脆弱性×外部力量×监管强度,同时指出内部脆弱性是影子银行出现风险的根本原因。影子银行的风险成因还包括高杠杆率。短时间大幅提高杠杆率将会导致信用无限制积累,同时无限放大风险,大量同业资金密切往来。银证合作、银信合作业务是影子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频繁的业务往来构成了同业间庞大的关系网络,为风险传导提供了途径。
3.3 风险溢出效应
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开展了关于影子银行风险溢出效应的研究。从影子银行对其他金融市场主体的风险溢出效应来看,马亚明和宋羚娜(2017)[19]通过搭建GARCH-Copula-CoVaR 模型,得出各类影子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溢出影响不是很大的结论,但具体来说,证券类影子银行与信托业影子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显著大于其他类型的影子银行。胡利琴等(2016)[20]借助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与门限回归模型分析后指出,货币政策对影子银行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效应,并且会强化影子银行的风险承担。有学者从其他金融主体对影子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入手进行了分析。佟孟华等(2018)[21]借助ARMA-GARCH-CoVaR 模型研究中小企业融资对影子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后指出,中小企业债务负担较重,违约概率较高,会给影子银行带来风险。
影子银行自身的特质决定了其必定存在风险溢出效应,目前关于风险溢出效应的研究结论保持一致,即影子银行所带来的风险溢出整体在可控范围内,引起全面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较低。
4 对策与建议
4.1 界定影子银行的概念与范围
目前,影子银行尚未有明确的定义与范围界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术界对影子银行的探索与研究,也给监管部门实施精准监管带来了一定困难。
4.2 完善金融监管部门间的协调机制
监管协调涉及诸多部门及机构,例如我国有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和保监会等,建立协调机制有助于明确权责主体、消除监管真空,也有利于各主体及时掌握影子银行发展现状。
4.3 建立全面专项的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效率
政府及监管部门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从形式上约束影子银行,使影子银行发展有法可依。具体来说,可以从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入手。吴俊霖(2019)[22]提出,应对不同类型的影子银行进行差异化监管,例如对未满足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的银行加大检查力度,进一步提高银行的稳健性,从而降低系统性风险。
4.4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影子银行风险评估
首先,应明确风险源以及风险类型。在明确风险来源的基础上,引导影子银行资金合理流动。Greene等(2013)[23]指出,未来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应着力确定影子银行的风险来源,提高应对金融创新的灵活性。其次,我国证券业、银行业及保险业界限不明显,但目前仍采用分业监管模式。针对此现状,应将证券业、银行业及保险业联系起来,实时对其发展现状与风险进行监控,有助于影子银行体系健康发展。再次,从金融机构自身来说,王家华和蔡则祥(2014)[24]提出,应建立以风险导向审计为核心的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流程,以便从源头上监控可能出现的风险,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稳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