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和心力衰竭发生率的影响

2021-12-15丁丹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尿毒症心率血液

丁丹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肾病科,福州,350001)

尿毒症属于慢性肾衰竭发展至终末期的一种综合征,以水电解质异常与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临床常采用血液透析的方式治疗尿毒症,借助血液透析替代肾脏功能,排出体内毒素,防止脏器受到不可逆损伤,进而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1]。值得注意的是,尿毒症患者极易合并心力衰竭,具有较高危险性,易导致患者心理负担增大,影响其临床治疗效果,若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对机体有较大损伤,还可能危及其生命安全。而长期的血液透析治疗与疾病的影响,不仅会对患者的睡眠造成不利影响,还会降低其睡眠质量与生命质量。有研究显示,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心力衰竭的出现,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生命质量[2]。我们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运用综合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8例,年龄27~96岁,平均年龄(62.42±35.54)岁。观察组中男16例,女9例,年龄28~95岁,平均年龄(62.35±35.42)岁。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尿毒症诊断明确,行持续透析治疗者;2)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1)合并原发性心脏病者;2)合并恶性肿瘤、外伤,急慢性疼痛等并发症者;3)合并原发性失眠、精神疾病、心理应激障碍等并发症者;4)依从性差,无法配合问卷调查工作者。

1.4 护理方法

1.4.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如保证室内环境干净;血液透析时如果患者有不适表现,需马上检查,对症处理等。

1.4.2 观察组 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方法如下:1)心理干预:由于患者血液透析期间每周需多次治疗,因此往往导致患者的心理负担与经济负担明显增加,而不良情绪也会对其治疗依从性造成影响。所以,护理人员需对患者予以合理的健康指导,借助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减轻患者血液透析期间的不适感,借助心理辅导减少其心理困惑,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2)低血压与体液平衡干预:患者血液透析期间的血容量会快速下降,引发低血压的出现,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选择脚高头低位,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补充生理盐水以及白蛋白等。患者透析期间体质量会增加,体质量快速增加会产生水钠潴留,还可能引发急性心力衰竭等症状,护理人员需将保持体质量稳定的重要性告知患者,透析期间维持体质量增长低于2 kg;3)心力衰竭干预:护理人员把已经产生心力衰竭者的治疗方式调整为血液滤过,并及时开展血液透析,借助超滤脱水减少患者体内的潴留水分;随后借助序贯透析法,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调节超滤量;4)生活干预:血液透析会对患者的身体功能造成一定损伤,护理人员需为其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患者应多吃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少吃盐分多与含钾多的食物,确保机体营养供应充足,防止身体免疫力下降;将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使其加强个人卫生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尽量避免白天睡眠,夜间睡觉应拉上窗帘,有助于进入正常的睡眠周期;用热水泡脚与足底按摩,诱导睡眠;另外,护理人员指导患者科学控制活动量和活动强度,多晒太阳,心力衰竭者需减少卧床时间,可选择有利于其心情愉悦的无氧活动方式,如站立与慢走等,促使其身体免疫力显著提高,改善其睡眠质量,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1.5 观察指标[3]观察2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心率水平、抑郁评分、6 min步行距离、心力衰竭及睡眠质量评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抑郁程度,分数与抑郁程度为正相关;睡眠质量评价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判定,分数越低说明睡眠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2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血压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

2.2 2组患者心率水平、抑郁评分与6 min步行距离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的心率水平、抑郁评分与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2组患者的心率水平、抑郁评分与6 min步行距离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护理后心率水平和抑郁评分低于比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心率水平、抑郁评分与6 min步行距离比较

2.3 2组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心力衰竭2例,发生率为8.00%,对照组心力衰竭9例,发生率为3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2组患者护理前后PSQI评分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PS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护理前后PSQI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尿毒症是一种常见的肾内科疾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会危及其生命安全,肾移植是临床治疗尿毒症的最有效方法,但目前我国供体十分缺乏,因此,大部分患者仅能长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就是通过透析器把体内血液引出体外,借助透析器类似肾脏的排泄和平衡功能,有效清除代谢废物,其次再通过导管把净化后的血液输回体内,借助血液透析有效清除代谢废物,保证患者的机体健康。但此种治疗方法极易出现心力衰竭,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还可能出现睡眠障碍等不良反应,甚至会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4]。部分研究发现,血液透析期间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会加快血管紧张素的分泌速度,激活醛固酮系统,引发水钠潴留,导致离子紊乱;还可能由于患者血液控制效果不明显或出现感染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心力衰竭。所以,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综合护理作为一种全面且系统的护理干预模式,坚持以患者为核心,借助心理干预、心力衰竭干预、生活干预、低血压干预等多种措施,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治疗,并能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更好开展护理操作,进而改善预后与睡眠质量[5]。

本研究显示:护理后观察组血压、心率、抑郁评分、6 min步行距离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心力衰竭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36.00%;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与其他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运用综合护理方案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进行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与心率水平,降低心力衰竭发生率,提高睡眠质量。

猜你喜欢

尿毒症心率血液
心率多少才健康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多彩血液大揭秘
人物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神奇血液
给血液做个大扫除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