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现状分析
2021-12-14林燕
中图分类号:G85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9-005-02
摘 要 本文以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传统体育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统计法、比较法进行客观分析、逻辑推理和演绎,以探讨目前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并通过整理各种观点和态度,对当前体育文化的模式提出优化性建议,以期为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发创造和谐的氛围,真正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广西 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 文化传承
广西是岭南文化传承的主要地区之一,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资料显示,广西区内居住着瑶、苗、侗、仫佬、毛南、彝、水等11个世居少数民族,共有传统体育项目478项。其中以壮族最多达194项;其次是瑶族,有87项;回族最少,仅有4项。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有记载始于前清乾隆年间的民间信仰和民俗,历史悠久、文化浓郁、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内容丰富,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文件,从宏观上和法律上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进行指导、规范和保障。
目前,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由于国家和政府政策鞭长莫及、实地发展情况受阻、现代体育文化冲击、传统体育传承中变异等问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虽然在传承中得到了有力的保护,但是传承的现实状态并不理想。全方位探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发创造和谐的氛围,真正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倡议者和保护者的角度出发,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困境进行分析,分析传承困境的原因及相互关系,揭示其本质,提出解决方案,进一步优化现有传承模式,进而为实现其良好的传承提供参考借鉴。
一、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现状
(一)少数民族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制度缺失,限制了其普及与发展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各省。广西是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而广西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这些地方地处偏僻、经济落后、信息闭塞、近乎与世隔绝,民间的信仰和民俗文化较为浓厚,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为民族传统体育的萌芽和保护提供了先天良好的原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此地区少数民族因与外界交流较少,传统体育只能仅限于在一定民族聚集区域内活跃,仅仅是群众自发组织参与用来打发农闲时光,规范性差、普及性低、与外界交流少,且少数民族体育活动以娱乐和民俗节庆为主,因此没有明确和完善的制度对其发展和约束,甚至没有规范的竞赛规程和规则,其开展多为依靠群众参与的主动性,严重限制了其普及与发展。
(二)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现代体育文化冲击,促使其传承面临危机
随着我国国家扶贫政策的落实,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腾飞,以及大步跨进信息无障碍时代,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改善、信息闭塞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其中一些传统体育活动由于环境或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甚至逐渐消失了。同时,随着2021年2月脱贫攻坚战的结束,意味着少数民族地区封闭环境已经被完全打破,随之而来的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一方面,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普及和推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现代体育文化的冲击,造成部分体育文化缺失或变异中求生。但广西民族地区的学校体育课中仍以现代体育项目为主,只有少部分民族传统体育学校开设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体育课,大部分是为了参加比赛取得成绩以社团的性质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综上,国家扶贫政策的落实、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现代体育文化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碰撞,给传统体育文化造成了生存危机和传承困境。
(三)体旅结合、变异求生、曲折前进,促进了其传播与普及
近几年,随着媒体信息的快速传播,尤其是“抖音”“快手”“微视”等媒体平台的使用,让外界更多的人知晓了少数民族地区的风景、文化和习俗,也让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多,这些行为进一步推动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和传播。与此同时,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人们对精神的需求逐渐增加,旅游成为现代人纾解精神压力和工作、生活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作为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当地的民风、民俗深度融合。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融合不失为一条互惠互利的发展途径。广西是一个自然资源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都十分丰富的地区,从2016年起广西作为“中国—东盟”系列体育赛事的永久举办地,體育赛事作为旅游的间接推动力,且旅游景区也受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深入渗透,在桂林、马山、上林、百色、靖西、三江、融水等地的景区都有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一些度假村为了吸引游客加入了民族歌舞和民族体育表演,民族节日期间更为热闹。虽然民族传统体育在传承的过程中面临种种困境,但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如何与其他文化融合、如何取其精华是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二、查阅结果及分析
基于不同关键词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得到的结果如下。以“民族传统体育”为主题词,共有14789篇;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为主题词,共有8019篇;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主题词,共有2339篇;以“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主题词,共有110篇。近十年的文章数量如下表1所示(截止2021年10月25日)。
对近10年在中国知网上发表的与民族传统体育发表的相关文章数量情况进行统计可以看出:(1)近十年来我国科研工作者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所占比例较高;(2)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占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仅15.8%,可见大家多集中于对运动项目的研究,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其内涵和文化的深入研究;(3)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占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4.7%,可见虽然广西是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但是对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与其人口所占比例严重失调;(4)从近十年知网所发表的文章占文章的总数来看,对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比例对传统体育的研究,说明近十年来研究者把注意力更多转为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与研究,这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好的现象。
三、困境分析及缓解举措建议
(一)抓住推进民族传统体育与其文化发展的关键要素积极应对
从民族传统体育开展后的获利角度分析来看,获利的首先是民间组织和当地居民,他们是民族传统体育的直接组织者与参与者,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和传承的核心载体,处于主体地位;其次是政府、赛事赞助商和旅游者,他们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影响者和推动者;最后是政治、经济、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影响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相关外界环境。因此,抓住推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关键要素,即民间组织、当地居民、组织者、参与者、政府、赛事赞助商和旅游者,从多方面着手、协力合作、共同努力,才是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和发展的有效举措。
(二)政府为主导、居民为主体、学校和家庭多方齐心协力积极应对
政府主导型开发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可充分运用政府的行政力量,较快地调动与整合所掌握的经济资源,迅速地形成资源供给和产业规模,以快速地促进资源的开发。当地居民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参与者,随着经济的发展、媒体信息的宣传,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他们三观也随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像经济强人、抖音网红、致富能手等更加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他们更愿意参与除强身健体、丰富生活外的体育活动中去。学校教育对于民族体育传承来说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规范性。家族或家庭中的长者通常担任传承的主要角色,通过家族在重要节庆活动中参与的体育比赛,使家族中的年轻成员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如此更容易使人们养成参与民族体育的习惯,掌握一些民族体育项目的技术和技巧。在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根源上,政府可以出实力多宣传,当地居民可以积极参与(经济收入的同时、增强了个人价值感和自豪感)、学校和家庭可以发挥好一脉相承的作用。如此多方力量齐心协力,共同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三)企业参与、变异求生、多方融合共促经济发展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
当民族体育文化的宣传达到一定阶段,就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那么将会有更多社会力量加入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和开发中去。为迎合旅游者的需求,有不少传统体育项目的内容、形式被随意篡改,使其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如壮族的对唱山歌被移植到游船和宾馆酒店;苗族的摆手舞、壮族的拍手舞被改编成广场舞。这种改变多是为适应市场需要而进行的,却导致其原有文化内涵的丧失。为此,如何在变异中仍能保持其文化内涵,是民族传统文化保护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朱岚涛,陈炜.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调查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2(03):146-154.
[2]林燕.广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探析[J].智库时代,2019(07):261.
[3]陈炜,钟学进,张露露.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模式研究——以广西三江富祿苗族乡花炮节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13(02):105-113.
[4]张晋伊.新疆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困境与策略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5):75-78.
[5]陈炜,文冬妮.桂滇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调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05):329-333.
★基金项目:2021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21KY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