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砂性底泥疏浚、固化及资源化利用方案设计及工程应用
2021-12-14潘国勇羊樟发周永红王小明
潘国勇,匡 义,羊樟发,周永红,王小明
(1.杭州市富阳区水利水电工程监管中心,浙江 杭州 311400;2.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22)
河湖底泥中所含物质包括有机质、泥沙、黏土、矿物质及污染物等。在河流长期的传输过程中,这些物质经过物理、化学、生物作用形成了底泥,底泥中含有的污染物,长期沉积在湖泊底部,形成淤积,一方面削弱河湖行洪能力,影响周边城市防洪安全,另一方面底泥氮磷等释放会使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城市生态水环境[1]。
目前,国内河湖底泥疏浚、处置是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相关研究人员已围绕底泥的“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资源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试验[2-6],但是针对河湖砂性底泥研究与应用案例却较少,整体上缺乏系统性、全方位研究与设计。因此,本文基于某河道清淤工程案例,对河道砂性底泥疏浚、固化及资源化利用设计方案进行探讨分析,为后续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工程概况
某河道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河道内分布养殖场、河床淤积严重,水域较为封闭,加上常年未进行清理,严重影响当地防洪安全以及水生态环境。为满足河道分流行洪、提升水环境兼顾水上休闲运动等要求,需对其进行河道清淤、疏浚。
本河道宽度150.00~330.00 m,长度约7.1 km,现状河底面高程为-6.54~3.70 m,水位常年在4.70 m左右,现状水质良好。河底淤泥以中砂、塘泥、黏质粉土成分为主,污染物较轻,检测情况可控。
根据设计原则,本工程清淤按照天然河势清除1.00 m 高程以上淤积,两侧坡比采用1∶5,与原始边坡顺接,水下清淤工程量约68.40 万m3(自然方)。本次清淤深度内涉及的土层主要为:①3 层塘泥、②1-1 层黏质粉土、③1 层中砂。其中①3层塘泥呈流塑状,最大含水率为58.1%,其主要成份以黏性土为主,局部夹有少量粉砂及粉土层,含砂量约为5.0%;②1-1 层黏质粉土呈稍密状,局部地段夹黏性土,黏性土呈流塑~软塑状,变相为淤泥质土,含砂量约为20.0%;③1 层中砂主要以中砂为主,局部位置黏性土及粉土含量较高,中砂层内含泥量约为22.6%。
2 工程实施特点
由于本工程距离城区居民区近,疏浚规模较大,周边场地堆场极其紧缺,结合底泥特征,考虑周边交通条件及环境保护等因素,本工程实施中需满足以下要求:
(1)河道清淤及底泥输送不能影响河道两岸排灌两用闸等正常运行。
(2)河道清淤厚度较小,水下清淤设备需具有较高的疏浚精度,高效、方便、经济合理,并能有效减小疏浚施工对水体的扰动。
(3)河道清淤、底泥输送以及后续底泥处理工艺相互配套、协调,需严格控制底泥输送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及流失。
(4)底泥处理处置需实现污染底泥的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并能尽量实现砂、泥饼等资源化利用。
(5)底泥处理后的余水需要全部进行达标处理,并尽可能实现水循环利用,不能对受纳水体生态环境产生危害。
基于上述要求,本文从河道砂性底泥疏浚、底泥输送、底泥处置、余水处理以及资源化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以期为现场施工提供最优设计方案。
3 河道清淤及输送设计
河道底泥的清淤技术主要包括排干清淤、水下清淤[7]。河道底泥输送技术有泥驳运输、输泥管运输、皮带机运输、自卸汽车运输、吹泥船运输等。
考虑到河道沿线两岸分布多处排灌两用闸,当地有一定的取水要求,不能将河道断流排干,同时该河道水域较宽,地下水水位较高且丰富,河道与地下水存在互补关系,河道清淤无法采用排干清淤,因此需采用水下清淤技术。
根据本河道清淤特点,结合河道水下清淤及底泥输送技术,初拟2 种方案进行比选(见表1)。最终拟推荐“绞吸式挖泥船+输泥管道”方案。
表1 河道清淤及输送方案比选表
4 底泥处理设计
4.1 底泥处理技术简介
底泥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原位处理和异位处理2大类[8]。
原位处理技术是指在河湖泊涌内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以减少污染底泥总量、减少底泥污染物含量或降低底泥污染物溶解度、毒性或迁移性,并减少底泥污染物释放、改善污染水体活性的底泥治理技术,主要包括原位物理法、原位化学法、原位生物修复法。异位处理技术是指在土壤污染严重的情况下,挖出污染土壤进行集中生物降解,通过向土壤中投入填充剂,如木片、树皮等,以改善土壤结构,使之疏松通气,降解污染物的微生物繁殖,处理后的土壤运回原处。
河道底泥采用疏浚设备将底泥疏浚至岸边后,需通过底泥预处理及脱水,使得底泥能够“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目前技术相对成熟,主要包括物理脱水固结法、搅拌固化法、机械脱水法、热处理法等。
4.2 清淤及底泥输送技术比选
本段河道底泥污染较轻,清淤的主要目的之一为增加河道行洪断面,采用原位处理技术并不适用于本工程。因此在异位处理技术中选2 种处理方案进行比选(见表2)。
表2 河道底泥处理方案比选表
鉴于本工程当地降雨呈明显季节性变化,降雨频繁且集中,加上自然晾晒场面积需求量较大,工程区域可用征地较为紧张,征地协调难度较大,工程距离居民区较近,环保、水保等要求高,自然晾晒方案可靠性较低。
机械脱水法相比较自然晾晒方案,其工程费用相对较高,但是在运行可靠性、适应性、资源化利用、环水保等方面有显著优势。
综合技术、经济、风险等方面考虑,推荐可靠性和环保性更高的方案2,即机械脱水法(板框压滤方案)。
4.3 底泥处理工艺流程及设计方案
(1)清淤底泥通过绞吸式挖泥船、输泥管道等输送到底泥处理厂,进入泥砂分离系统,通过振动筛、脱水筛等设备将垃圾、砂砾进行分离,垃圾外运,砂砾经过清洗堆放至临时堆砂场并实现资源化利用。
(2)泥浆经过泥砂分离系统后自行流入固液分离系统(沉淀池)进行浓度调节,浓缩、静置后泥浆形成沉淀,上部清液析出,溢流至余水处理系统,余水经达标处理后用于厂区洗砂、绿化及农用灌溉等。
(3)经过固液分离系统(沉淀池)浓缩后的泥浆通过绞吸船输送至均化调理系统(调理池),通过管道添加絮凝剂、脱水剂等方式对泥浆进行调理、调质。
(4)经过调理调质的浓底泥通过泥浆泵送至脱水固化系统,采用板框压滤机进行脱水,泥饼脱水达标后通过皮带机输送至泥饼堆场,采用土方填筑等方式消纳。
底泥处理厂工艺流程见图1,平面布置见图2。
图1 底泥处理厂工艺流程图
图2 底泥处理厂平面布置图
底泥处理厂的底泥预处理采用泥砂分离池+固液分离池方案,底泥脱水采用板框压滤的机械脱水法,余水处理采用超磁分离技术。厂区主要由泥砂分离系统、洗砂系统、固液分离系统、均化调理系统、脱水固化系统、余水处理系统等组成,总占地面积约为5.2 万m2(含进出厂道路)。
4.4 底泥处理中的资源化利用
(1)根据工程经验,经过板框压滤机脱水后含水率会大幅降低,通过加入絮凝剂、石灰等对泥饼进行改良、改性,使其强度、渗透性等参数满足土方填筑资源化利用要求[9],可用于堤防填筑、景观回填等。
(2)在砂性底泥处理过程中,分离出的大量中砂经清洗后可用于房屋建筑等工程。
(3)在底泥固化脱水过程中,对产生的余水进行处理达标排放,可用于本工程洗砂、洗车、绿化洒水及农用灌溉等。
5 结 语
根据本工程特点,本文提出“绞吸式挖泥船+管道输送+机械脱水法(板框压滤)+泥饼、砂砾及余水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方案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其底泥疏浚效果较好,能有效避免二次污染,并实现泥饼、砂砾及余水等资源化利用,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