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贮时长对饲草黑麦、小黑麦青贮营养与发酵品质的影响

2021-12-14贾龙王敬宽王艳李帅柳新伟高兴兰

关键词:氨态小黑麦青贮饲料

贾龙,王敬宽,王艳,李帅,柳新伟,高兴兰

(1.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青岛 266109;2.胶州市农业农村局,山东青岛 266300)

但在生产实际利用中,青贮饲料投喂家畜时,如不能一次性消耗,剩余饲料暴露在空气中,易使微生物大量增殖,乳酸分解,营养价值降低[7]。按需求量进行小包装青贮或在营养品质最优时投喂是避免这个问题的主要方案。相同的青贮原料在不同的地区种植青贮时长不同,且不同青贮原料的青贮时长也不相同,因此,确定合适的青贮时长为探究的重中之重。李影正等[8]对青贮玉米不同生育期青贮时长的研究指出玉米的青贮时长为60 d;李茂等[10]探究添加剂对木薯叶青贮品质的影响时得出青贮时长为30 d[9];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混合青贮的时长为45 d;王志敬等[11]人探究了凤梨渣在青贮7、14、21、28、35 d时的青贮品质,得出青贮28 d最佳的结论。同为黑麦草的青贮,在四川地区的青贮时长为45 d[12],江苏地区的青贮时长为90 d[13],晋中盆地为330 d[14]。

在盐碱地环境下生长的青贮饲料目前没有明确的青贮时长,也没有相关的研究报道,所以本研究通过测定在滨海盐碱地条件下生长的黑麦和小黑麦在不同青贮时长下品质和营养指标,以期探求不同品种青贮营养特性的最优时期,为生产应用提供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汀罗镇毛坨村(地理坐标为37°83′N、118°49′E),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9.8~20 ℃,年均降水量274.0 mm,无霜期168~228 d。供试土壤均为滨海盐碱地,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供试土壤基本情况

1.2 试验设计

供试青贮饲料为1个黑麦品种(‘冬牧70’)和4个小黑麦品种(‘小黑麦3241’‘小黑麦1048’‘冀饲1号’和‘冀饲2号’)。试验地前茬作物为棉花,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大小为7 m×10 m,每个处理3个重复。试验于2017年10月20日开始,播种量为225 kg·hm-2,行距是15 cm。常规田间管理。于2018年5月19日在作物灌浆期进行取样。在每个小区选取长势均匀的3点,每点取样面积大小为0.5 m×1 m。将试验材料装入尼龙袋后带回实验室,洗净,晾干,切碎至1~2 cm,充分混合均匀,放入密封袋后抽真空分别避光保存30 d、45 d和60 d。

1.3 青贮发酵品质的测定

使用精密酸度计测定pH(HI2221型);釆用苯酚次氯酸钠比色法测定氨态氮(ammonia nitrogen)含量[15];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总氮(total nitrogen)含量[16];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乳酸(lactic acid)、乙酸(acetic acid)、丙酸(propionic acid)、丁酸(butanoic acid)含量[17]。

1.4 青贮营养品质的测定

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含量[18];利用范氏中性洗涤纤维法和范氏酸性洗涤纤维法测定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含量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含量[19];利用钼黄比色法测定总磷(total phosphorus)含量[19]。

1.5 青贮饲料质量评定方法

质量评定采用1996年农业部下发的《青贮饲料质量评定标准》中的综合评分方法[20]。

1.6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19进行数据统计和制图,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青贮时长对不同品种饲草营养成分的影响

表2为不同品种饲草在不同青贮时长下的营养成分。由表2可知,所有品种水分含量呈增加趋势,在青贮前和青贮30 d后差异不显著(P>0.05)。青贮45 d时水分含量显著高于青贮30 d水分含量(P<0.05),增加了0.75%~4.18%;而45 d与60 d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利用条码标识技术在采购到货、库房盘点、出入库等环节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并提供高效的追溯功能,快速地追溯产品具体信息数据。支持不同包装、定义不同的编码规则;支持脱机、联机两种工作模式;支持脱机扫描设备、支持多单据扫描结果和货物移动单据的自动匹配;支持根据条码查询对应的货物当前所在的位置;支持基于条码的库房盘点管理等。

表2 不同青贮时长下各品种青贮饲料营养成分含量变化

所有品种粗蛋白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青贮30 d时含量最高。从青贮30 d到45 d时含量下降较快,减少了1% ~ 9%。从青贮45 d到60 d时,波动在0.1% 以下,总体趋于稳定。其中‘小黑麦1048’在整个青贮期粗蛋白含量最高,变化范围为14.09%~14.80%。

总磷、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呈逐渐下降趋势。‘冬牧70’‘小黑麦3241’‘小黑麦1048’总磷含量在青贮30 d、45 d和60 d差异不显著(P>0.05);‘冀饲1号’和‘冀饲2号’在青贮60 d时总磷含量最低,都是0.18%。所有品种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在青贮之前最高,在青贮60 d最低,从青贮前到青贮60 d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降低了5.5%~13.31%和5.48%~17.04%。‘冀饲2号’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变化范围分别为61.88%~65.48%和36.40%~38.51%。

2.2 不同青贮时长对不同品种饲草发酵品质的影响

表3为不同品种饲草在不同青贮时长下发酵品质变化。从表3可以看出,随青贮时长增加所有品种pH值呈降低趋势,且青贮30 d和45 d时下降较快,降低了3% ~ 9%。而45 d和60 d的pH值下降不显著(P>0.05)。在青贮发酵整个时期,‘小黑麦1048’ pH值最低,‘冀饲2号’pH值最高。

表3 不同青贮时长下各品种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变化

乳酸、乙酸和氨态氮/总氮的含量随青贮时长增加呈上升趋势。45 d与30 d相比,乳酸含量显著增加,增加了0.10%~0.36%。60 d与45 d相比乳酸含量增加不显著(P>0.05)。除‘冀饲2号’外,其他品种乙酸含量差异显著。氨态氮/总氮在青贮45 d后含量增加不显著,增加量均在0.01%以下,青贮60 d的‘小黑麦3241’含量最高,为7.34%。

丙酸含量均在0.1%以下,所有品种丙酸含量均在青贮30 d时最高,变化范围为0.7~0.1%,其中‘冀饲1号’含量高于其他品种。除‘冀饲2号’丙酸含量随青贮时长推移呈降低趋势,其他品种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但总体趋于降低,从青贮30 d到60 d,所有品种丙酸含量降低了12.50%~66.67%。

丁酸含量‘冬牧70’随青贮时长推移呈不断增加趋势,其他品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差异显著(P<0.05)。‘冬牧70’在青贮60 d时丁酸含量最高,为0.08%,其他品种均在青贮45 d含量最高,其中‘小黑麦3241’最高,为0.1%。从青贮30 d到45 d所有品种丁酸含量增加了16.67%~200%。

2.3 青贮饲料发酵品质指标评定

表4为不同青贮时长下不同品种青贮饲料各有机酸/总酸值和氨态氮/总氮值的评定结果。从表4可以看出,除‘小黑麦3241’在青贮60 d质量等级为良外,其余各品种在各个时期质量等级均为优,总评分都在80分以上。青贮30 d,‘冀饲1号’质量总分最高,为91分;‘冀饲2号’总分最低,为84.5分。青贮45 d,‘冬牧70’总分最高,为88.5分;‘小黑麦3241’总分最低,为82.5分。青贮60 d,‘冀饲1号’总分最高,为85分;‘小黑麦3241’总分最低,为79.5分。综合比较,‘冬牧70’和‘冀饲1号’青贮质量较优,‘小黑麦3241’青贮质量较差。

表4 不同青贮时长下各品种饲草青贮质量评定结果

3 讨论

粗蛋白是衡量饲用价值重要指标之一,粗蛋白含量越高表明饲用价值越大[21]。本试验结果表明,4个小黑麦品种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黑麦品种‘冬牧70’。随着青贮时长增加,粗蛋白含量降低。表明以粗蛋白为指标,青贮时长越长越不利。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越高,青贮饲料消化率越低,采食率越低[22],其含量动态随时长变化与粗蛋白含量动态相似,均随青贮时长增加而降低[23]。因此,在确定青贮时长长短上,需综合考虑对粗蛋白和纤维含量的影响确定青贮和饲喂时间,这与公美玲[24]的研究结果相似。

pH是影响发酵品质重要指标之一,酸性条件有利于抑制青贮过程中丁酸梭菌等有害微生物繁殖,减少蛋白质降解[25]。本试验中,pH值随青贮时长而降低,且在30 d时基本达到了稳定,青贮45 d、60 d时pH虽然降低但差异不显著。氨态氮与总氮的比值反映了青贮饲料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分解的程度,比值越大,说明氨基酸和蛋白质分解越多,青贮质量越差[26]。本试验中,所有品种都表现出氨态氮/总氮值随青贮时长而增加,这也与粗蛋白含量随青贮时长而降低相对应,而青贮45 d、60 d变化较小。

在青贮过程中,有机酸含量可以反映青贮发酵过程及其青贮品质,其中最重要的是乳酸[27]。在本试验中,乳酸含量最高为‘冀饲1号’,为2.56%,其余各品种之间乳酸含量差异不显著。乳酸含量随青贮时长增加而增加,但青贮45 d和青贮60 d的乳酸含量差异并不显著,这与刘蓓一[28]的研究结果相似。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结合营养指标和青贮品质各项指标综合分析,黑麦品种和小黑麦品种青贮在30 d达到了最优品质,青贮30 d和45 d之间投喂最佳。由于缺乏30 d前更为详细的分阶段测定,所以下一步需要进一步细化测定时间,以期确定更为合理的青贮和投喂时间。

4 结论

综合比较青贮饲料‘冬牧70’‘小黑麦3241’‘小黑麦1048’‘冀饲1号’和‘冀饲2号’5个品种,‘冬牧70’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小黑麦1048’的pH最低、粗蛋白含量最高;‘冀饲1号’的乳酸含量最高,氨态氮/总氮的含量最低。青贮时长对所有品种的粗蛋白、氨态氮/总氮、pH、乳酸和乙酸影响显著(P<0.05),而对总磷影响不显著(P>0.05);随着时长增加,乳酸和氨态氮/总氮呈现增加的趋势,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呈减少的趋势。各项指标在青贮30 d基本能达到相关品质要求,黑麦品种‘冬牧70’和小黑麦品种‘冀饲1号’青贮质量较优。结果对于青贮饲料生产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氨态小黑麦青贮饲料
天津滨海湿地一株高效异养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脱氮特性研究
饲草小黑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两种不同青贮剂对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
高温胁迫对小黑麦光合作用影响
氨态氮对湖泊沉水植物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混播方式对小黑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青贮饲料在猪日粮中的的应用研究
无机碳源浓度对厌氧氨氧化的影响研究
氨态氮对养殖鱼类的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