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医养机构老年人慢性病及共病患病现状调查

2021-12-14黄金玉张甜甜田庆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共病医养慢性病

曹 蒙,李 越,黄金玉,郭 晴,张甜甜,田庆丰

1)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 郑州 450001 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郑州 450014

慢性病已成为威胁人群健康的首要因素,成为居民首要死因,而老年人是慢性病易患人群[1]。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54亿,占18.14%[2]。有研究[3-4]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面临着慢性病共病(共存于同一患者体内的2种或2种以上的慢性病)和身体失能的双重威胁,慢性病患病率为79.97%,且慢性病共病给老年人及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河南省医养机构老年人慢性病及共病的患病现状,为医养机构制定和完善老年人慢性病监测防控机制,发挥医养机构医疗优势,降低老年人慢性病罹患率,提高老年人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019年7月对河南省医养机构入住老年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抽样方法第一阶段:依据人均GDP、常住人口数、试点机构数、上报机构数、上报率等指标,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将河南省18个省辖市分为4类;第二阶段:根据聚类结果,每类地区按照40%左右的比例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抽取省辖市;第三阶段:对抽取样本地市的医养机构的入住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153个医养结合试点机构。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医养机构入住老年人;具有一定语言表达能力;年龄≥60岁;自愿参加调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认知障碍者;严重记忆障碍者。根据样本量计算公式估算样本量。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 400份,收回1 350份,有效问卷1 336份。

1.2 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①社会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②生活现状以及患慢性病情况。③对于机构各项服务的满意度。调查中慢性病由调查对象或直系亲属自报,并出具二级及以上医院确诊证明或相关病历资料。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Cronbach′s α=0.869、KMO=0.835)。

1.3 质量控制统一调查方案、测量工具,调查员在进行规范化系统性的培训后开展调查。现场收回检查问卷,发现遗漏及时补充完整,保证问卷的质量。采用双人录入方法录入数据并核查。

1.4 统计学处理用EpiDate 3.1建立数据库,导入SPSS 21.0进行数据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P<0.10)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缺失数据未填充)。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受访1 336名老年人中,男645人(48.28%),女691人(51.72%);年龄60~102(80.17±8.10)岁,80~85岁者占29.19%,85岁以上者占25.52%。居住地在本地城区642人(48.05%),本地乡镇576人(43.11%),外地118人(8.83%);文化程度为文盲437人(32.71%),小学287人(21.48%),初中304人(22.75%),高中及以上308人(29.57%);婚姻状况为丧偶775人(58.01%),已婚416人(31.14%),其他145人(10.85%)。

2.2 医养机构老年人慢性病及共病患病情况1 336名老年人中,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病者占72.68%(971/1 336),共病者占36.68%(490/1 336)。不同性别及年龄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情况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及年龄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情况 例(%)

2.3 医养机构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患病病种分布1 336名老年人中,常见慢性病患病率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高血压、脑梗死、心脏病、糖尿病和脑出血,患病率分别为41.47%(554/1 336)、16.24%(217/1 336)、15.87%(212/1 336)、15.04%(201/1 336)、2.54%(34/1 336),其中高血压居于医养机构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首位。

2.4 医养机构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共病组合的分布调查对象中,常见慢性病共病组合中高血压+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心脏病+糖尿病人数最少,见表2。

表2 医养机构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共病组合的分布

2.5 医养机构老年人慢性病患病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生活自理能力、子女数量以及亲友月均探访次数的医养机构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医养机构老年人慢性病患病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续表3

2.6 医养机构老年人慢性病患病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以患慢性病(0=否,1=是)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P<0.10的变量作为自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其中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生活自理能力、子女数量以及亲友月均探访次数均哑变量化纳入模型。经检验,回归模型总体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3.041,P<0.001)且拟合优度较好(χ2=3.749,P=0.907)。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居住地、生活自理能力、子女数量以及亲友月均探访次数是影响医养机构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主要因素,见表4。

表4 医养机构老年人慢性病患病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医养机构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患病现状本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医养机构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总体较高,为72.68%;患病率居前 3位的疾病依次为高血压、脑梗死、心脏病。另外,存在多病共存现象,共病率为36.68%;慢性病共病以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最高(10.25%)。

本研究所调查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72.68%)高于2005年河南省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62.7%)[5],可能与时间因素和本研究对象的来源为医养机构及纳入年龄标准有关。本研究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调查对象,且80岁以上者占一半以上,相对中老年群体,所调查人群慢性病患病率较高。本研究所调查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亦高于唐聪等[6]所调查的2017年武汉市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这可能与本研究调查的老年群体样本量有关;但本研究结果低于牛虹懿等[7]对2014年浙江省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的研究结果,可能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经济发达地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要高于欠发达地区[8-9]。

本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医养机构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率为36.68%,低于侯宜坦等[10]和黄文静等[11]的研究结果(78.62%、92%),可能与该研究调查对象的来源为医养机构以及纳入的慢性病种类有限和样本量大小有关。此外,在常见慢性病中,高血压、脑梗死的患病率居前两位,表明心脑血管疾病仍然是影响医养机构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与文献[12]报道一致。因此,应该充分发挥医养机构独特优势,做好老年人慢性病动态监测,及时把握共病情况,尝试建立医养机构共病门诊,为共病老年人提高精准诊治策略,降低共病率和失能率。

3.2 医养机构老年人慢性病的影响因素本研究结果表明,家住本地城区、轻度功能障碍、子女数量≥3个、亲友月均探访次数≥5次的机构老年人患慢性病的可能性更大。城区老年人体力活动时间及强度均不及乡镇老年人,且在饮食上较多摄入高脂高热食物,导致其患慢性病风险更大。轻度功能障碍老年人,由于其身体和心理上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导致其对慢性病的重视程度降低,具有较多致病危险的累积,从而患病可能性更大。本研究结果显示,子女数量≥3个的老年人相对无子女或者少子女的老年人,其患慢性病的风险更高,这与以往的研究[13]不同,可能是因为多子女老人无论在身体或精神上都存在很大的压力,从而面临更多的危险暴露导致慢性病患病率高。此外,该研究中亲友月均探访次数≥5的老年人具有更高的慢性病患病可能,这可能是因为亲友经常探访的老年人本身身体状况相对较差。因此,医养机构要引导老年人树立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充分发挥医养结合的优势,对老年人进行科学、定期的病情评估,采取防治结合的全过程管理,制定个性化的跟踪管理策略,对症施策延缓病情进展;另外医养机构要创新健康教育形式,避免一味张贴宣传海报和标语,采用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慢性病预防保健知识;落实子女亲友定期探访制度,鼓励子女多与老年人交流沟通,同时鼓励老年人提高社会参与度[14],定期举办丰富的文娱活动,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给予充分的社会心理支持,从而减少罹患慢性病风险。

猜你喜欢

共病医养慢性病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医养当兴
抑郁状态与慢病共病的老年人健康状态的相关性及干预疗效
浅谈散偏汤合四逆散治疗偏头痛-抑郁症共病
癌症只是慢性病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老年人“共病”问题概述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对照研究